27.《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
《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能正确认读“婆”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漏、喂”等13个字和“莫非”等7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梳理故事线索,把握文章大意;多种方法体会人物心理,读懂文中“语言误解”,感受故事巧合趣味。
表达与交流:根据故事大意,理清故事脉络,进行故事复述,尽量避免遗漏重要情节,培养简要复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故事大意,理清故事脉络,进行故事复述,尽量避免遗漏重要情节,培养简要复述能力。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了解“漏”的字理演变,思考:“漏”让你联想到什么?说说“漏”的意思。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借助字典、词典或生活积累等理解文中词语。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活动1:比一比,我能读流利。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流利。
活动2:重点段朗读展示,随文识字写字。
“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这一句是口语化的语言,要读出平时说话的味道。
“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理解“莫非”的意思,抓住“翻山越岭,走南闯北”读出老虎和贼的小心翼翼的心理,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小组讨论: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角色?(雨天;老虎、贼、驴和老夫妻)(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老虎和贼想偷驴)
(3)老虎和贼在偷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波折?
(4)故事的结果如何?(老虎和贼做贼心虚,反被吓昏)
2.简要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任务四:品读课文,感悟文趣
自学批注,寻找“有意思”。根据学习要求自学,见课本P108。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最有意思。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分享交流,说出“有意思”。
活动1:交流文中五次心理活动的句子。
第一次心理活动:“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第二次心理活动:“坏事,‘漏’捉我来了!”“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第三次心理活动:“‘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根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第四次心理活动:“终于甩掉‘漏’了!”“终于甩掉‘漏’了!”
第五次心理活动:“‘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活动2:重点品读第一、三处心理活动。
“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理解“走南闯北”的意思。
发现这个四字词语的特点。
积累类似的四字词,如“惊天动地”、“东奔西走”等。
“‘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根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说说“粘胶、旋风”的意思。
发现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读出贼和老虎眼中的“漏”的厉害。
活动3:交流老虎和贼狼狈受惊样子的句子。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
(3)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4)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5)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看山坡往下滚。
(6)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活动4:理解“纵”的意思,做动作读,体会可笑和狼狈。
活动5:分角色读,读出“有意思”。
任务五:聚焦复述,表达“有意思”。
借助课后P108,自主练习,练习复述故事。
交流。
任务六:课外延伸,总结升华
创编故事:如果老虎和小偷一开始就知道漏是房子漏雨,他们还会害怕吗?那么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了解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推荐:《中国民间故事》、《外国民间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