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自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自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7 13: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自学案
学习目标
能用向量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和简单夹角问题,并能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了解向量法、综合法与坐标法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体会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数学整体性的理解,发展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知识清单
距离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是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在直线上的投影向量为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2)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
(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其中一条直线上取定一点,将所求转化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
如图,在上分别取点,求出与的方向向量都垂直的向量,则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即为异面直线的距离,为。
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在直线的投影向量为,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PQ=______________。
平面的线面、面面间的距离
转化为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夹角
异面直线所成角
设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与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则,其中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线面所成角
设直线AB与平面所成角为,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其中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面面夹角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其中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问:(1)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一般如何求解?
两平面的夹角与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有何关系?
(3)两平面的夹角与这两平面形成的二面角有什么关系?
自我检测
已知直线过定点A(2,3,1),且为其一个方向向量,则点P(4,3,2)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A1B1,BB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与CN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线段BB1,B1C1的中点,则直线MN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__________.
(多选题)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若,则直线//平面
B. 若,则直线⊥平面
C. 若,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D. 若,则平面的夹角为
5.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1)求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BC1与平面AB1C所成角的正弦值。
6.直三棱柱中,,D为的中点,E为的中点,F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
,,,.
(Ⅰ)求证:平面;
(Ⅱ)求平面ASD与平面SDC夹角的余弦值;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自我检测答案
; 2. ;3. ; 4. BCD;
解:(1)依题意可知B1A,B1C1,B1B两两互相垂直,以B1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0,1),B1(0,0,0),B(0,0,1),C(0,1,1),
C1(0,1,0),,设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的角为,则,所以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由(1)可得,设平面AB1C的法向量为,则令x=1,则y=2,z=-2,故,设直线BC1与平面AB1C所成角为,则,所以直线BC1与平面AB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证明:在直三棱柱中,平面,且,则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则,
(1)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故,
平面,故平面.
(2),,,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取,可得,.
因此,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为.
(3),,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取,可得,则,
因此,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7.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
,,,,. ……………(1 分)
(Ⅰ)证明:因为,,,
所以,.
即,. …………(3 分)
因为,
所以平面. ……………(4 分)
(Ⅱ)解: 由(Ⅰ)可知为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5 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而,,
则即不妨设,可得. ……(7 分)
因此有.
即平面ASD与平面SDC夹角的余弦值为. ……………………………(9 分)
(Ⅲ)解:,,,
作平面,垂足为,
设,且.
由,,得
解得 ……………………………(11分)
所以,. 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