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二十四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既属于“慢词”,又属于“长调”。
“慢词”是指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
“长调”与“慢词”不同,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 词人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比辛弃疾小14岁,两人乃至交,并为词坛领袖)。姜夔少随父宦游,父死,流寓湘、鄂。诗人萧德藻赏其才,以侄女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故以之为号。往来苏杭间,与名人多有交游,范成大、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姜夔一生穷困,屡仕未第。他生活在南宋最动荡的年代,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民生疾苦使他感到痛心,这种凄凉的心境反映在他的文学和音乐创作中,有“词中老杜”之称。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历代沿用过邗(hán)、广陵、维扬、江都等名称。早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隋炀帝曾经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 唐诗里的扬州繁华
赠别二首(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南宋时期的疆域格局
□ 南宋时的扬州烽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造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残局。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又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几乎变成一座空城。
隆兴二年(1164年),金兵大举进犯淮南地区,第三次攻破扬州。同年十二月,宋金订立“隆兴和议”,此后双方保持了近四十年的和平关系。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此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词人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想到扬州屡遭金兵洗劫,南宋朝廷却苟安半壁,朝纲废弛,如今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目睹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yú)过维扬。夜雪初霁,荠(jì)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shù)角悲吟。予怀怆(chuàng)然,感慨今昔,因自度(dù)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shǔ)离”之悲也。
【译】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 补充知识:黍离之悲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黍离》这首诗,是周人缅怀故都镐京之作。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后人多用“黍离”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之情。
◇ 朗读《扬州慢》,简要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眼前实景,写出金兵洗劫之后扬州城的萧条景象。
下阕:怀古伤今,写出黍离之悲。
具体来说,“黍离之悲”包含了怎样丰富的情感内涵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怀古咏史诗(“第一单元剩余诗歌.ppt”):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古迹为题材。我们一般从三个视角思考这一类诗歌的主旨:
○ 温故而知新:涉及到【怀古】的诗词,如何分析其主旨?
①诗人对历史事件/人物/古迹有什么紧密的感触和思考?
②通过怀古,诗人对自己的身世/遭遇/境况有什么对照或寄托?
③回到当下,诗人对此地/他人/统治者/朝政/人民/战乱有什么想法?
常见表现手法:借古讽今(伤今、伤己)、借景抒情、用典、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
△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扬州慢》这首词从整体来看,是以咏史怀古为主,还是以伤今惜今为主?
①(古)诗人对历史事件/人物/古迹有什么紧密的感触和思考
②(内)通过怀古,诗人对自己的身世/遭遇/境况有什么对照或寄托
③(外)回到当下,诗人对此地/他人/统治者/朝政/人民/战乱有什么想法
《扬州慢》属于以古衬今,目的是以昔日扬州城的繁华富庶衬托当今的破败荒凉,表达词人的悲痛之意:
∴ ①为辅,③为主,可能隐含②
◇梳理词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首句点明扬州的地位:是淮左地区的重要都会;次句又点明竹西在扬州的地位:是扬州的著名古迹;第三句表明作者是初次到扬州。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名城都会,而扬州城中的竹西亭,又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好去处,这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使初到扬州的作者,很想在这里稍作停留。
开头就点出“名都”、“佳处”,为下文写眼前扬州的破落荒凉作衬托,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这是写进城后的所见所想。唐代诗人杜牧用“春风十里扬州路”象征昔日的繁华,而今日却变成“荠麦青青”,如此萧条冷落。上下两句,今昔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前一句是扬州破败的原因,后两句写战乱的惨状,那屡遭兵火摧残的废池乔木是战火的见证,似乎在向人们控诉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几句表明侵略者的暴行,天怒人怨,草木共恨。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用了移情、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仿佛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尚且“犹厌言兵”,更何况扬州城的百姓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黄昏时分,暮色降临,军营中传来凄厉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过,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令人不胜沉痛之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扬州任职两年,对扬州的歌舞繁华十分赞赏,留下了许多赞美扬州、歌颂扬州的诗篇。可是,如果今日他重到扬州的话,一定会为眼前破败荒凉的景象大吃一惊:劫后的扬州,哪有一点昔日“春风十里”、“歌舞升平”的繁华影子!
“惊”字暗联上片景物,带动下片抒情。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当年杜牧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佳句,为文人称颂不已。如今要是杜郎再来,面对破败荒凉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也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伤感。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当年杜牧曾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反映了扬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而今桥虽在,时已非,只见桥下流水冷清,微波之中摇荡着孤零零的月影,寂然无“玉人吹箫”之声。用一“荡”字,勾联名桥、冷月,就在这长久的静默中,水光月色荡漾着对往昔的怀念,对今夕的伤感。
月亮本就“无声”,其实也无所谓冷暖,但词人使用了“移就”的修辞,写一弯冷月悄然无声地浸在冬至日的寒波中,更显扬州城的凄寂冷清。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时值隆冬,芍药尚未抽蕊开花。但作者想象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的时节,有谁来欣赏呢?真有几分“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这景象,令人百感交集,于是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感时伤乱之情推向高潮。
直抒胸臆,以乐写哀,怜惜桥边红药独自盛开,与“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异曲同工。
归纳: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
冷月、红药
清角吹寒 (以声写静)
看到——
听到——
联想——
杜郎重到虚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虚实结合)
《扬州慢》情感指向:
①对国家/对统治者
②对外族侵略者/战乱
③对扬州人民
④对扬州及其风物
⑤对杜郎
⑥对自己
☆ 总结
昔日:名都、佳处
今日:荠麦青青
比
对
黄昏、清角
正面渲染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杜郎重到须惊
冷月无声
侧面烘托
扬州
春风十里
劫后萧条景象
红药为谁生
艺术手法: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借古伤今,对比反衬,渲染烘托,以动(声)衬静,拟人,用典等。
主旨:表现昔盛今衰,表达黍离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