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纲要上第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脉络和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纲要上第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脉络和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6 16:00:4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外纲要上第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脉络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3.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4.(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5.下面是宋理宗宝佑四年(1265年)《登科录》 中记载的601名中榜进士社会阶层来源的对比示意图。其主要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的政府
B.平民阶层有望执掌宋代国家的最高权力
C.贵族官僚阶层已在宋代社会中完全消失
D.科举选拔推动了平民向上层社会的流动
6.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职能
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8.(2018高二下·无锡期中)《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  )
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9.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
C.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D.助长了权臣专权乱政贪腐风险
10.(2018·江苏)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11.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
A.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C.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12.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隋朝政府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13.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
A.减免征税 B.按人征税 C.加征商税 D.按地征税
二、非选择题
15.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九品中正制
【解析】【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故选C。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
2.【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由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打破了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符合题意;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中综合素质的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进而得出结论。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由材料“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官僚家庭、名人之家具有入仕优势,D项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中消融的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通过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材料中的刘德仁和李洞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却屡次落榜,这体现的是科举取士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得出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诗才的结论,A选项排除。
在唐代科举制并非是做官的唯一途径,B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选官过程的客观公正的特点,与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无关,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科举制的准确把握,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客观公正。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平民家庭出身的人进入仕途占据多数,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制得到发展完善,促进了平民向上层社会的流动,D项正确;
平民做官人数的增加,并不等于政府成为平民政府,尤其是在封建时代,政府仍是地主阶级的政府,平民不可能成为执政者,AB两项错误;
图示中仍存在贵族官僚,“完全消失”的说法绝对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宋代科举制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可知,三省六部制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可知,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而非限制皇权,B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结合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法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由材料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可以看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有利于加强皇权,B项符合题意;
A与材料无关,排除;
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行宰相权,参预朝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唐高宗继续沿用分割宰相权力的办法来达到进一步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目的。
8.【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C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可知五花判事“各执所见,杂署其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符合题意;
A表述错误;
B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走向顶峰,B错误;
D不符合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彼此合作,减少了决策的失误,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9.【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由材料“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体现了门下省的审核权,这有利于避免皇帝决策的失误,C项符合题意;
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尚书省的职权,排除A;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结合门下省的职责和作用可以得出结论。
10.【答案】D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故A项错误;
中书省起草诏令,而“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故B项错误;
材料中“申尚书省取裁闻奏”“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上传下达而非阻隔,故C项错误;
行政运行的枢纽,与材料中“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相符,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行政上处于连接中央和地方的枢纽地位,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东汉的兴衰
【解析】【分析】由材料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可以看出农民生活困难,C项正确;
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项中土地兼并没有体现,排除;
D对原因的分析不全面,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由材料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分析出生活状况,易错点是错误理解自给自足的足是富足。
12.【答案】D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材料 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可以看出目的是通过控制人口,征收徭役和赋税,D正确;
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项不是主要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结合古代征税的依据可以得出结论。
13.【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和商业受到压抑,赋税制度的变革并不能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A;
B与材料 除征收谷物外相矛盾,排除;
征收货币的做法也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项正确;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唐代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放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结合税制改革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由材料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可以看出与土地无关,D项符合题意;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按籍而征之 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排除B;
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幵不是因为赋税过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 结合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分析即可。
15.【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积极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4)趋势:选拔标准从注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皆有孝悌廉公之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代的察举制,标准是四科的内容。
(2)由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得出九品中正制,由材料 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才素质、大族门第等局限。
(3)由材料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 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4)由材料公侯之子孙,考试来选拔得出选拔标准的变化,由材料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代之以科举制得出选拔方式的变化。
故答案为:(1) 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2) 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 积极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4) 趋势:选拔标准从注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皆有孝悌廉公之行结合察举制的含义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所涉及的角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通过对比材料找出不同,进而分析出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外纲要上第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脉络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C
【知识点】九品中正制
【解析】【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故选C。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
2.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由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打破了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符合题意;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中综合素质的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进而得出结论。
3.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由材料“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官僚家庭、名人之家具有入仕优势,D项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中消融的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通过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
4.(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材料中的刘德仁和李洞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却屡次落榜,这体现的是科举取士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得出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诗才的结论,A选项排除。
在唐代科举制并非是做官的唯一途径,B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选官过程的客观公正的特点,与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无关,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科举制的准确把握,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客观公正。
5.下面是宋理宗宝佑四年(1265年)《登科录》 中记载的601名中榜进士社会阶层来源的对比示意图。其主要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的政府
B.平民阶层有望执掌宋代国家的最高权力
C.贵族官僚阶层已在宋代社会中完全消失
D.科举选拔推动了平民向上层社会的流动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平民家庭出身的人进入仕途占据多数,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制得到发展完善,促进了平民向上层社会的流动,D项正确;
平民做官人数的增加,并不等于政府成为平民政府,尤其是在封建时代,政府仍是地主阶级的政府,平民不可能成为执政者,AB两项错误;
图示中仍存在贵族官僚,“完全消失”的说法绝对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宋代科举制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职能
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答案】B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可知,三省六部制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可知,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而非限制皇权,B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结合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法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B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由材料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可以看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有利于加强皇权,B项符合题意;
A与材料无关,排除;
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行宰相权,参预朝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唐高宗继续沿用分割宰相权力的办法来达到进一步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目的。
8.(2018高二下·无锡期中)《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  )
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C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可知五花判事“各执所见,杂署其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符合题意;
A表述错误;
B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走向顶峰,B错误;
D不符合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彼此合作,减少了决策的失误,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9.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
C.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D.助长了权臣专权乱政贪腐风险
【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由材料“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体现了门下省的审核权,这有利于避免皇帝决策的失误,C项符合题意;
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尚书省的职权,排除A;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结合门下省的职责和作用可以得出结论。
10.(2018·江苏)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故A项错误;
中书省起草诏令,而“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故B项错误;
材料中“申尚书省取裁闻奏”“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上传下达而非阻隔,故C项错误;
行政运行的枢纽,与材料中“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相符,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行政上处于连接中央和地方的枢纽地位,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11.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
A.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C.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答案】C
【知识点】东汉的兴衰
【解析】【分析】由材料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可以看出农民生活困难,C项正确;
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项中土地兼并没有体现,排除;
D对原因的分析不全面,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由材料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分析出生活状况,易错点是错误理解自给自足的足是富足。
12.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隋朝政府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答案】D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材料 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可以看出目的是通过控制人口,征收徭役和赋税,D正确;
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项不是主要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结合古代征税的依据可以得出结论。
13.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和商业受到压抑,赋税制度的变革并不能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A;
B与材料 除征收谷物外相矛盾,排除;
征收货币的做法也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项正确;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唐代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放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结合税制改革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即可。
1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
A.减免征税 B.按人征税 C.加征商税 D.按地征税
【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由材料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可以看出与土地无关,D项符合题意;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按籍而征之 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排除B;
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幵不是因为赋税过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 结合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分析即可。
二、非选择题
15.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积极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4)趋势:选拔标准从注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1)由材料皆有孝悌廉公之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代的察举制,标准是四科的内容。
(2)由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得出九品中正制,由材料 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才素质、大族门第等局限。
(3)由材料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 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4)由材料公侯之子孙,考试来选拔得出选拔标准的变化,由材料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代之以科举制得出选拔方式的变化。
故答案为:(1) 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2) 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 积极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4) 趋势:选拔标准从注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皆有孝悌廉公之行结合察举制的含义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所涉及的角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通过对比材料找出不同,进而分析出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