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学习重点
1、了解写作背景(三·一八惨案经过)。
2、理清文章思路,结合写作背景,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3、分析文章重点段落,品味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传承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树立正确的民族责任感意识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豫才
作者简介
思想家 革命家
周树人
鲁迅(1926年)
4.散文集: 到
主要作品
《呐喊》
《彷徨》
3.小说集: 、 以及《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改编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朝花夕拾》
5.散文诗集: 到
《野草》
2.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阿Q正传》
1.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狂人日记》
作者生平
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弃医从文,以笔为枪
题目
《记念刘和珍君》
1
2
3
4
这是篇悼文,也是一篇檄文。(声讨敌人)
“记念”——纪念
“君”是尊称,表现了作者对刘和珍的敬意。
“君”
今写做“纪念”。“记念”与“纪念”是一组异形词,即意义相同,写法不同。
“记念”
悼念的对象是刘和珍
“刘和珍”
明文体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在剧烈对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武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
特点:
①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②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③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1、阅读课本注解①,简要复述背景内容。
起因:缘何请愿?
过程:谁去请愿?
向谁请愿?
所请何愿?
结果——
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
爱国学生与各界爱国人士
段祺瑞执政府
“反对八国通牒”
“我四万万同胞,宁愿奋斗而亡国,不愿忍辱而苟全。”
3·18
1926年初,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直系军阀吴佩孚联手攻打占领北京的冯玉祥国民军。军阀张宗昌(奉系)派出渤海舰队逼近天津大沽口,与岸上的国民军展开炮战。为了防止渤海舰队利用外国船舶运送弹药,国民军封锁了大沽港。
3月10日,英、法、日、美等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指责国民军封锁大沽口违反了《辛丑条约》,要求立即恢复通航。迫于形势,国民军同意恢复通航。
3月12日,国民军与强行闯关的日军发生冲突。据路透社13日电:“国民军轰击日舰,仅用来福枪,日舰报以机关枪。”
3月15日,参与签署《辛丑条约》的英、日等八国联名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开放大沽口航道等5项要求。他们声称,如果北京政府不答应,各国海军将采取必要行动,大有八国联军重进北京之势。
3月17日,北京政府外交部复函八国公使,全部接受了他们的要求。
国民军与日军势力悬殊
大沽口事件
1
2
三 一八惨案
学生们为爱国请愿而来,却被段政府无情射杀,死后还遭受无耻文人的造谣污蔑,在此背景下,作者怀着满腔的悲愤之情写下这篇悲意慷慨的悼念性抒情散文。
帝国主义的傲慢与北京政府的孱弱,促使学生们走上街头。
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驳复列强最后通牒!段政府因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混乱中,卫兵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77人的“三 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正音
西原借款
三 一八惨案
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爱国示威游行队伍与荷枪实弹的军警对峙
1926年3月23日,三 一八惨案死难烈士追悼大会。
人物简介——刘和珍
“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
背景介绍
刘和珍(1904一1926),江西南昌人。出身贫民,好学上进。就读的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被大家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杨荫榆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刘和珍组织学生奋力彻夜护校。
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 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
背景介绍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后收在《华盖集续编》。
3月18日,以北京为中心发生了请愿事件,针对段祺瑞政府,参加的人以大学生为主。【惨案】
3月25日,举行追悼会,鲁迅前去参加,但没有进去,独在外徘徊。【追悼会】
4月1日,鲁迅写下这篇纪念文章,离事件发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作者一直在深沉的思考,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中。【写作本文】
中华民国十五年
1926
中华民国十五年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为什么以“中华民国”纪年,有何用意?
以“中华民国”纪年,包含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三民主义”立国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以史家笔法郑重其事地说明写作时间,意味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屠戮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踌躇 桀骜
租赁 黯然 噩耗
不惮 喋血 尸骸
干练 攒射 浸渍
殒身不恤 立仆 惩创
yǔn
xù
dàn
dàng
jié’ào
chóuchú
fěi
è
dié
àn
zì
lù
lìn
liáo
hái
pū
chuàng
gàn
cuán
正字音
梳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七、述说惨案意义
一、交代写作缘由:纪念死者
二、交代写作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三、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
四、记叙得到遇难消息
五、记叙遇难经过
六、总结经验教训
梳理分析鲁迅的情感变化
哀痛
愤怒
理智
整体感知
①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交代写作缘由
②课文中哪几节写了刘和珍的事迹?
答:三、四、五部分
③六、七节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答: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写作思路:交代写作缘由——叙述刘和珍事迹——议论惨案教训和意义
通览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脉络 文章内容 表达方式
叙述写作的缘由(1、2)
烈士的印象及死难经过 (3、4、5)
死难的教训和意义(6、7)
结构梳理
悼念逝者
叙述为主
记忆中的刘和珍
唤醒生者
抒情为主
叙述为主
遭受虐杀和诬蔑
夹叙夹议
遇难经过
叙述为主
经验教训
死难意义
议论为主
叙议抒请
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说明写作的目的
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
地点
事件
“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被白色恐怖笼罩的黑暗社会
遭反动派迫害,被禁止发行
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写作目的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第一部分 第2段)
针对刘和珍来说的:纪念死者。(悲痛)
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样的世上”指反动统治者与其走狗文人交织而成的“似人非人”的世界。
针对段祺瑞政府和走狗文人:揭露暴行,揭穿流言。(嘲讽、痛恨)
③“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对应前文“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针对庸人: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品读重点句子
敢于面对黑暗现实,敢于为推翻这吃人旧社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
真的猛士
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
由于正视现实的黑暗,能够认清祖国人民的悲苦,因此是哀痛的。
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
能够亲身参与改造社会的战斗,感受战斗的喜悦,因此他们也是幸福的。
为人民的深重苦难而哀痛,为献身于改造现实的斗争而幸福,这便是“真正的猛士”的人生态度,也是作者所热烈赞颂的。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备
研学活动:
刘和珍其人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写刘和珍的相关段落
思考: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
①预定《莽原》
②参与学潮运动
③徒手请愿牺牲
刘和珍遗体
女师大学潮——驱“羊”运动
“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
杨荫榆
鲁迅先生挺身而出, 为女师大学生进行呐喊和声援。
“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成职员的时候”
1924年11月,女师大国文系预科二年级有3个学生因为江浙战争,道路被阻隔,两个月内未能按时返校,被杨荫榆勒令退学。但她对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女师大学生自治会要求杨荫榆收回成命,遭到拒绝。杨荫榆的顽固态度激怒了学生,1925年1月18日,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即日起不承认杨荫榆为女师大校长,发动“驱杨”运动。时任教育部佥事兼女师大讲师的鲁迅坚决支持学生的举动。
1925年4月14日,北洋政府任命已于1924年11月担任司法总长的章士钊兼任教育总长。章士钊上任后恢复《甲寅》周刊,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攻击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扬言“整顿学风”,支持杨荫榆镇压学生运动。
5月7日,杨荫榆借纪念国耻日,召开演讲会,登上主席台,学生们发出一片嘘声,不承认她是校长,坚持要她下台。杨荫榆带领警察入校,进行干预。9日,杨荫榆假借校评议会名义,开除了许广平、刘和珍等6名学生自治会干部。
女师大学潮
创作背景
8月1日,杨荫榆在作了周密准备之后回到了学校。前一天,她以学校名义向京师警察厅发出公函,请准于8月1日照派保安警察三四十名到校。这天一早,杨荫榆就率领20多名职员在警察的武力支持下进入学校。一进门就张贴布告,宣布解散闹学潮最厉害的四个班:大学预科甲、乙两部,国文系三年级和教育预科一年级。学生不从,即遭到警察殴打驱赶。学校还停止了饮食和茶水的供应,想用这办法促使学生自动出校,也没有达到目的。
学潮闹到这地步,杨荫榆觉得这校长再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提出了辞呈。8月8日,章士钊批准了杨荫榆的辞呈。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说:“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桎梏,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
女师大学潮
“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
8月6日,章士钊在国务会议上以女师大学生“不受检制,竞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学纪大紊,礼教全荒”为由,提请通过停办女师大令,并在国务会议上得以通过。8月10日,教育部正式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
清息传出后,舆论大哗,特别是女师大学生,群情激愤,拒绝改组。8月10日,鲁迅等6名女师大教师发起成立女师大全体教员大会,宣布成立“女子师范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13日,鲁迅被推举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兼总务主任。
在下令解散女师大后,章士钊派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带领武装人员和流氓、打手,从8月19日起强行接收女师大。学生誓死抵抗,刘百昭一伙便施以武力,把学生强行拖出学校,使不少学生受伤。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教育部派出的打手打伤。当刘百昭扬言要将学生政治领袖武装押送回原籍时,鲁迅又挺身而出,冒着风险掩护几名无处藏身的学生骨干,其中包括许广平。
校舍被占之后,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在西城南小街宗帽胡同找到了一处可以作为校舍的房屋,向社会募捐的收入足够半年的经费,授课教师都义务上课。
女师大学潮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
探究学习
问题:
①×××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③×××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
请找出,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品质。
小处着手、探幽发微:总结刘和珍形象
三个带“然”的词勾画了刘和珍简短而光辉的一生
“ 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然至于泣下”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然前往的”
毅
黯
欣
坚决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积极进取、好学求真——追求民主之坚决不悔
敢于斗争、有责任心——担忧母校之真诚痴心
热忱爱国、殒身不恤——为国请愿之无私热忱
刚
思考:鲁迅选取这些素材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从和自己相关的点开始写,从和自己相契合的《莽原》入手,再勾连到刘和珍领导女师大学潮和徒手请愿牺牲这两个片段。选材中,进步和抗争显然是暗含在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背后的主线。
她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创造》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当时正是 “五四” 运动不久,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潮澎湃,刘和珍思想不断进步,要求废除家庭中的一些陈规陋习。
她在校内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自己担任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带领全校学生起来反对那些不合理的校规,为女学生争取到和男学生一样可以自由出入校门、会客、通信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刘和珍在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日子:
思考:文中鲁迅对刘和珍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始终微笑的
和蔼的刘和珍
原文1: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原文2: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原文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是死掉了……
柔
(她)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qú)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材。 ——林语堂
我永不能忘记你红面庞上深深地一双酒靥,也永不能忘记你模糊的血迹,心肺的洞穿!……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石评梅
思考:为什么鲁迅要反复提及刘和珍的温和与微笑呢?
强调刘和珍性格的温和
反衬反动政府的凶残
体现痛惜、悲愤的心情
激发人们的同情心理
探究学习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温和善良而又有思想、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答题思路:身份形象+性格特点+人物品质
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
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真的猛士
庸人
有恶意的
闲人
无恶意的
闲人
苟活者
原文原句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庸人”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
”后死者“/”苟活者“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苟活到现在的我”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真的猛士”
敢于面对黑暗现实,敢于为推翻这吃人旧社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庸人”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庸人” :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
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参与抗争,且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有恶意的闲人”: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
“苟活者”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者”:鲁迅先生的自我贬抑,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
颇为怀疑
文本解读
第四节:通过对噩耗由怀疑到确信的思想活动,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的感情。
听到噩耗
尸骸为证
听到污蔑
发出号召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文本解读
“卫队居然开枪”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还有一具……” “而且又证明着这……”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表示意外。“颇为怀疑”:进一步说明徒手请愿而遭杀害是意象不到的,政府屠杀爱国群众的时间是骇人听闻的。
“然而”后摆出了无可置疑的事实。
“还有”、“而且”一连串的事实否定了原先的怀疑,十分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罪恶行径。
①在铁证面前,段政府竟然还能如此卑劣地反咬一口,污蔑刘和珍、杨德群是“暴徒”。
②“接着”揭露奴才紧跟主子,一唱一和的无耻嘴脸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段政府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
沉默的两种前途:
一种是在沉默中继续力量,觉醒起来,爆发革命;——警告敌人
一种是在沉默中一味忍受,苟且偷生,最后灭亡。——警醒世人
逆来顺受的沉默。
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育的“沉默”,
文本解读
第五节:追忆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进一步揭露杀人这的凶狠残暴,赞颂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和临难从容。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绝非受人利用,驳斥流言的无耻诽谤。
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对刘和珍“欣然前往”的注释;对段政府预谋杀人的指斥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三个女子临难从容
三位为国请愿的女青年在枪林弹雨(惊心动魄)中毫无畏惧,殒身不恤。(伟大)
“伟绩”和“武功”是反语。正面的意思是“罪恶”和“暴行”。借用反语加上“杀戮”和“惩创”,对反动军人和八国联军加以嘲讽与抨击。
【解读】这句话又提到了三·一八惨案:中国军人指的是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八国联军指的是在“大沽口事件”中联手向段政府提出八国通牒的八个国家。“妇婴”和“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群众,这一点和“三个女子”相同。
全国都在沉痛悼念“三一八惨案”的烈士们时,段政府和侵略者们或许正在开庆功会,因为于他们而言,杀害请愿学生,以有限的生命来震慑愤怒民众,达到暂时的政治稳定,这何尝不是“奇功一件”?
然而,民众真正铭记和爱戴的是像刘和真这样的为民请命的爱国青年,历史最终也会选择这样人。因而,事实上,反动派和侵略者们是失败的。所以作者说他们的“功绩/武功”“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记念刘和珍君》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是作者对三·一八事件意义的议论,请大家一边听录音,一边在找出作者对事件意义的所持的观点。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第六节:三·一八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第七节
文本解读
①“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比喻
本体:人类历史 喻体:煤的形成
付出巨大的代价 大量的木材(条件)
历史只前进一小步 只是一小块(结果)
文本解读
②“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作者虽然反对徒手请愿,但他坚信青年们的血不会白流。”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第六节
死难者活在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心灵中了。
文本解读
第七节: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当局者 竟会 凶残
流言家 竟至 下劣
爱国女子:从容
执政府门前竟会是死地!卫队竟会对徒手请愿的群众开枪。
流言家竟至如此之堕落!颠倒黑白地为当局者开脱,污蔑群众是“自蹈死地”。
三位女性辗转于屠刀弹雨中,竟能从容不迫,临难不惧,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对比/反衬
文本解读
③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自贬,称自己为“苟活者”,但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
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主旨概括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
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既有对烈士的哀悼、赞美与惋惜之情;又有自己对死者的敬意和内疚;既突出地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懑和无以言说的憎恶之情;又有对民众间存在着的愚昧思想的唾弃和抨击;作者号召人们起来革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景的期待。
艺术特色
一、修辞手法运用巧妙、灵活、多样。
1、用比喻来“说理”
“人类的血战……更何况是徒手”
这个比喻浅显,却生动、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而抽象的道理
2、用反语来杀敌
“太平”
“伟绩”
“武功”
艺术特色
3、用对比来“塑形象”
有恶意的闲人
“苟活者”
“庸人”
无恶意的闲人
真的猛士
艺术特色
4、用反复来“抒愤怒”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呜呼,我说不出话”
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无言的苦痛、愤怒、悲哀与告祭的心情。
艺术特色
三、叙议抒请和谐统一
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第一层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第二层次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第三层次以抒情为主,兼有议论。且无论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彩。
表格
学习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你有什么收获?
结课感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