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潜江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识字写字(5分)
1.(2023·潜江)读拼音写词语。
bō nòng háo mài fù yōng chì dào
【答案】拨弄;豪迈;附庸;赤道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注意“拨、弄、豪、庸”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拨弄、豪迈、附庸、赤道。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对拼音非常熟悉,且对课本里所学的词语熟记。只要平时多拼读、多练习,遇到此类题目就不用担心。
2.(2023·潜江)用楷书字体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答案】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把句子“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照着抄写即可,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美观。注意“苟、循”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点评】本题考查书写能力。汉字书写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不要漏写、多写、错写。
二、积累运用(33分)
3.(2023·潜江)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荷(hè)枪实弹 瞠(chēng)目结舌 羽扇纶(ɡuān)巾 摩肩接踵(zhǒnɡ)
B.退避三舍(shè) 叱咤(zhà)风云 背(bèi)水一战 风声鹤唳(qì)
C.同仇敌忾(qì) 为虎作伥(chāng) 从容不迫(cōng) 百折不挠(náo)
D.杳(yǎo)无音讯 随意揣(chuǎn)摩 装模(mú)作样 自给(jǐ)自足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正确;
B 风声鹤的“唳”应读“lì”;不正确;
C.同仇敌忾的“忾”应读“ kài ”;从容不迫的“从”应读“cóng”;不正确;
D随意揣摩的“揣”应读“chuǎi”;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字音的辨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字音包括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字的读音,平时总结时要注意分门别类的积累。
4.(2023·潜江)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秉烛夜游 迫不急待
C.春意盎然 脍炙人口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D.呕心沥血 谈笑风声 舍身取义 繁花嫩叶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故“金壁辉煌”的“壁”错误。
B.有误,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故“走头无路”的“头”错误。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故“迫不急待”的“急”错误。
C.正确。
D.有误,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故“谈笑风声”的“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错了,这就需要平时多对同音字、形近字进行辨析、识记。
5.(2023·潜江)下面字谜的谜底是( )
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串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
A.串 B.吕 C.册 D.出
【答案】C
【知识点】谜语
【解析】【分析】根据会意法,分析题干,明确这个字是“册”,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谜的理解和猜答能力。猜字谜方法很多,如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掌握了这几种方法以后,就可以开展这种猜字谜的活动了。
6.(2023·潜江)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红日”这部革命红色经典。
B.初夏的榕城,绿柳如荫,莺歌燕舞;五月的福州,榕树吐翠,鲜花盛开。
C.“哦!”妈妈恍然大悟:“那当然了,这周末带你出去玩。”
D.一位外宾正在向警察叔叔打听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路该怎么走?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红日”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
B正确。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说”后用逗号。
D有误,这是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7.(2023·潜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考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
D.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缺少了宾语,应该是“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
B有误,语言表达不合理,“无时无刻”需要与否定词“不”连用,组成双重否定句,起到强调作用。故将”都”改为“不”。
C有误,关联词使用有误,将“即使”改为“不仅“;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看成分是否残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8.(2023·潜江)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①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②办教育还得为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③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④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③④②①
【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文段的第1句提到“办教育”与“种庄稼”有相同也有不同,是文段的中心句。紧接其后的句子应该先对“相同”再对“不同”进行分述,因此①排最前,④紧接其后。②③两句说的是“办教育”与“种庄稼”的不同,文段最后一句是讲“办教育”,其前面应是②,所以排列顺序应是①④③②。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句意排列句序的能力。学生一定要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找出隐藏条件,哪些句子之间是有关联的,再进行排序。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9.(2020·鹿城模拟)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填写与其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到真理。当很多人对紫罗兰遇到盐酸变成红色 时,波义耳却从中有所发现,发明了石蕊试纸;当人们对世界地图 时,魏格纳却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答案】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然后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近义词。再结合语境从近义词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即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近义词:不足为奇层见迭出 见怪不怪、不以为奇、无独有偶、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故答案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0.(2023·潜江)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话)
(2)他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缩句,缩到最简)
(3)仿照加点部分,将句子补充完整。
时间是上天馈赠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时间在农民的辛勤耕耘中,结成黄金的麦穗;时间在画家的笔墨流淌中, ;时间 , 。
(4)借景抒情。描写心情“好”与“不好”时眼中的“稻穗”。
①心情好:
②心情不好:
【答案】(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2)他抓住羽毛。
(3)绘成绚丽的画卷;在园丁的悉心培养中;长成高大的树木
(4)今天我考了满分,路边的稻穗来回摇摆,好像在向我祝贺。;今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路边的稻穗不停地摇动,好像在嘲笑我。
【知识点】句式衔接;仿写;缩句
【解析】【分析】(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和“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2)这句话中的主语是“他”,谓语是“抓住”,宾语是“羽毛”,删除修饰语,保留主谓宾即可。故缩为:他抓住羽毛。
(3)仿写句子。例句是“时间在什么中,怎么样”的句式,学生按照该句式仿写即可。
(4)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分析阅读题干,将“稻穗”作为本体,运用借物抒情来描绘心情的好与不好。心情好:想象自己考了满分,看什么都顺眼,什么都在祝贺自己,稻穗也不例外;心情不好:想象自己被老师批评了,这时看谁都感觉在笑话自己,稻穗也一样在嘲笑自己。
故答案为:(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2)他抓住羽毛。(3)绘成绚丽的画卷
、在园丁的悉心培养中、长成高大的树木。(4)今天我考了满分,路边的稻穗来回摇摆,好像在向我祝贺;今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路边的稻穗不停地摇动,好像在嘲笑我。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句子知识。需要学生看清题目,是让我们怎么改。平时要多练习这些常见的句子题型。
11.(2022·怀化模拟)下列两段文字,分别描述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描述的是《 》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
描述的是《 》
【答案】(1)骑鹅旅行记;尼尔斯
(2)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这句话描写的是《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这是描写他变成小狐仙的样子;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这句描写《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
故答案为:骑鹅旅行记;尼尔斯;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2.(2023·潜江)综合性学习。
毕业在即,班里开展了“童年是一首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
第一板块:拍毕业照
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
第四板块:
(2)请给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她)参加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的诗歌朗诵会。
邀 请 函
尊敬的校长:您好!
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六(1)班全体同学
2023年6月29日
(3)在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时,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册好”还是“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你选择一方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我方的观点是:
【答案】(1)撰写毕业赠言
(2)我们班将于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诗歌会,特邀您参加。
(3)自己动手制作,在回忆往昔的过程中再次回味成长,更有纪念意义。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语文实践能力。题目要求围绕“童年是一首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分析阅读题干,从“第一板块:拍毕业照,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可知,第四板块可与毕业有关。如第四板块:设计送自己亲手设计的礼物给老师或者同学,也可以是展望未来等。
(2)本题考查的是邀请函格式。邀请函: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买士活中吊用的种日吊应用与作又种。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这封邀请函是邀请校长参加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因此,时间、地点、内容要写清楚。注意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简明。
(3)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阅读题干可知,本题中要求学生就“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册好”还是“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好”展开激烈的辩论。首先需要学生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自己动手做纪念册或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无论是哪一方的观点,只要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以。例如正方:自己动手制作更好。理由: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再如反方:交给店家制作更好。理由。店家更加专业,能设计出不一样的风格,会更加精致。
故答案为:(1)撰写毕业赠言。(2)我们班将于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诗歌会,特邀您参加。(3)自己动手制作,在回忆往昔的过程中再次回味成长,更有纪念意义。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语文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要求学生平时要多开口表达,多练习。
四、阅读理解(32分)
(2023·潜江)文言文阅读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③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⑤与君先人伯阳⑥有师资⑦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⑧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⑩。
——选自《世说新语 言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②俊才清称:杰出人士,有高雅名望的人。③中表亲戚:泛指内外亲戚。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⑥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⑦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⑧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⑨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⑩踧踖:读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13.下面是对“既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通过 B.通过以后 C.立即通报 D.通报以后
14.下面是对“人以其语语之”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韪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李元礼。
B.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李元礼。
C.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陈韪。
D.孔文举就把李元礼说的话告诉陈韪。
15.“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B.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C.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D.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16.借助注释理解短文内容,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文举的机智,至少写两点。
【答案】13.D
14.C
15.B
16.一是为了能拜访李元礼,巧攀亲明释疑,得到众人的赞赏,可见他的聪明机智。二是应对陈疑的轻薄,以牙还牙让陈疑自取其辱,可见他的脑子活泛,机智的同时还能言善辩。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文言文的知识。学生平时要多积累文言文实词含义,解答问题要去短文中找原句,翻译可以借助注释。
1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既通,前坐: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既通”的意思是通报以后。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人”指别人。第一个“语”指的是孔文举说的话,第二个“语”的意思是“告诉,和.....说”。“之”指陈韪。句子意思是: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陈疑。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结合句意理解,“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的意思是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根据句意应划为: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语段内容理解,先写了李远礼很有名望,衬托孔文举成为座上宾的机智,运用亲戚关系进入,反驳刁难,孔文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可见孔融是个非常聪明,口齿伶俐,反应很快的孩子。
故答案为:一是为了能拜访李元礼,巧攀亲明释疑,得到众人的赞赏,可见他的聪明机智。二是应对陈疑的轻薄,以牙还牙让陈疑自取其辱,可见他的脑子活泛,机智的同时还能言善辩。
(2023·潜江)阅读。
一滴残墨和一块手机电池
【材料一】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673万台喷墨打印机、560万台激光打印机、86万台数码复印机在运行。按照国际标准,每台喷墨打印机每年平均消耗4.7个墨盒。中国虽低于这一标准,大约也会产生6000万个废弃墨盒、2700万个激光打印耗材硒鼓。另据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就至少会产生300万个有毒墨盒,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有效回收。每年有4万千克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粉尘进入上海的天空,北京地区应该有7万千克,全国则应该是270万千克。
【材料二】
手机的更新换代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电池。把废旧手机电池作为普通垃圾扔掉,危害相当大。资料表明,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而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水。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不止一次问起垃圾都去哪儿了?怎么处理的?习近平主席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主席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17.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运用了 、 和 三种说明方法。
18.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
19.结合三则材料可知,我们应该把墨盒和手机电池放到张贴了哪一个标识的垃圾桶里?( )
A.A B.B C.C D.D
20.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社区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请你代拟一条宣传语。
【答案】17.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18.墨盒和手机电池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让垃圾资源化,做好垃圾分类
19.D
20.垃圾分类我先行,举手之劳处处做。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此类题型一定要从文中找答案,有些题目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答题。
17. 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辨析。“1673万、560万、86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另据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就至少会产生300万个有毒墨盒,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有效回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北京地区应该约有7万千克,全国则应该约是270万千克”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18.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结合内容可知,从材料一可知,“墨盒对空气的污染”,从材料二可知,“废旧手机电池对水的污染”。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垃圾分类。
故答案为:墨盒和手机电池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让垃圾资源化,做好垃圾分类
19.考查了对课外知识的积累。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材料可知,墨盒和手机电池是有害垃圾。
故答案为:D
20.考查了如何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可以想想生活中见到的标语。如:科学垃圾分类,文明你我同行。
故答案为:垃圾分类我先行,举手之劳处处做。
(2023·西塞山)阅读。
____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像陀螺一样奔来跑去,忙个不停。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摁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21.给文章加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坐电梯 B.真没想到 C.爬楼梯 D.送货工
22.第3自然段第1句话描写送货工外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送货工善良老实 B.表现送货工勤劳朴实
C.表现送货工黑瘦执着 D.表现送货工执着坚毅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B.比喻,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C.夸张,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D.夸张,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24.第8自然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前后照应 C.总结上文 D.对比衬托
25.“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作者纳闷了什么呢?把纳闷的内容写下来。
26.文章第9自然段,为什么要写有个女人的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说说你的理解。
27.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作说明。
【答案】21.D
22.B
23.A
24.A
25.他怎么不乘坐电梯啊?
26.交代送货工不乘坐电梯的原因,他怕身上的汗馊味招人讨厌。
27.一是自尊自爱,他怕汗馊味影响他人而不肯乘坐电梯;二是勤劳,他经常在小区里奔来跑去,忙个不停;三是朴实,从他的衣着打扮和宁可扛货物跑楼梯而不坐电梯可以看出来。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五、习作表达(30分)
28.(2023·潜江)习作
题目:这是一道风景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背影是一道风景,父母的爱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让人陶醉,每一道风景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请以《这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心目中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书写工整;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如果需要,可用化名(假名)代替;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这是一道风景
我的家乡很美,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
家乡的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笔直地站立着,像一排排士兵守着自己的家园。从远处看,山上像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远远望去,山野又换上了彩色的衣裳。而这时的我喜欢和姐姐到山上玩耍。
夏天,山上的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大伞,我们可以躲到树下乘凉。山上的小花也都躲在树的下面偷偷开放。
秋天,大山就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树木变成了金黄色,地上也铺满金黄色的叶子。庄稼丰收了,果子熟透了,我们可以到树上摘野果子吃。有时候还在地上打滚,身上也都是黄色的。
冬天,大山又披上了白色的衣服,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我和姐姐喜欢上山玩滑力坡,有一次,姐姐滑进了人家的菜园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一高兴忘记我正站在塑料布上,结果我滑倒了,从山上滚了下来。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在地上边笑边打滚。山是白的,树是白的,我们的全身也是白的,我们感觉很开心。
家乡的山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例如生活中的美景、悠久文化是一道美景、清晨街上的那一抹橘红是一道风景等。写自己印象最深的,要求书写时纹理清楚,内容真情实感,书写字迹工整,美观,合理即可。开头:开篇点题,并引起下文。中间:书写时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其中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事情的过程详细介绍清楚,内容中的特点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本文以“这是一道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尾呼应,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了家乡四季的美景。全文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潜江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识字写字(5分)
1.(2023·潜江)读拼音写词语。
bō nòng háo mài fù yōng chì dào
2.(2023·潜江)用楷书字体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二、积累运用(33分)
3.(2023·潜江)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荷(hè)枪实弹 瞠(chēng)目结舌 羽扇纶(ɡuān)巾 摩肩接踵(zhǒnɡ)
B.退避三舍(shè) 叱咤(zhà)风云 背(bèi)水一战 风声鹤唳(qì)
C.同仇敌忾(qì) 为虎作伥(chāng) 从容不迫(cōng) 百折不挠(náo)
D.杳(yǎo)无音讯 随意揣(chuǎn)摩 装模(mú)作样 自给(jǐ)自足
4.(2023·潜江)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秉烛夜游 迫不急待
C.春意盎然 脍炙人口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D.呕心沥血 谈笑风声 舍身取义 繁花嫩叶
5.(2023·潜江)下面字谜的谜底是( )
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串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
A.串 B.吕 C.册 D.出
6.(2023·潜江)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红日”这部革命红色经典。
B.初夏的榕城,绿柳如荫,莺歌燕舞;五月的福州,榕树吐翠,鲜花盛开。
C.“哦!”妈妈恍然大悟:“那当然了,这周末带你出去玩。”
D.一位外宾正在向警察叔叔打听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路该怎么走?
7.(2023·潜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考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
D.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
8.(2023·潜江)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①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②办教育还得为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③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④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③④②①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9.(2020·鹿城模拟)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填写与其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到真理。当很多人对紫罗兰遇到盐酸变成红色 时,波义耳却从中有所发现,发明了石蕊试纸;当人们对世界地图 时,魏格纳却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10.(2023·潜江)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话)
(2)他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缩句,缩到最简)
(3)仿照加点部分,将句子补充完整。
时间是上天馈赠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时间在农民的辛勤耕耘中,结成黄金的麦穗;时间在画家的笔墨流淌中, ;时间 , 。
(4)借景抒情。描写心情“好”与“不好”时眼中的“稻穗”。
①心情好:
②心情不好:
11.(2022·怀化模拟)下列两段文字,分别描述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描述的是《 》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
描述的是《 》
12.(2023·潜江)综合性学习。
毕业在即,班里开展了“童年是一首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
第一板块:拍毕业照
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
第四板块:
(2)请给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她)参加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的诗歌朗诵会。
邀 请 函
尊敬的校长:您好!
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六(1)班全体同学
2023年6月29日
(3)在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时,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册好”还是“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你选择一方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我方的观点是:
四、阅读理解(32分)
(2023·潜江)文言文阅读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③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⑤与君先人伯阳⑥有师资⑦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⑧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⑩。
——选自《世说新语 言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②俊才清称:杰出人士,有高雅名望的人。③中表亲戚:泛指内外亲戚。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⑥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⑦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⑧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⑨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⑩踧踖:读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13.下面是对“既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通过 B.通过以后 C.立即通报 D.通报以后
14.下面是对“人以其语语之”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韪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李元礼。
B.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李元礼。
C.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陈韪。
D.孔文举就把李元礼说的话告诉陈韪。
15.“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B.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C.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D.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16.借助注释理解短文内容,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文举的机智,至少写两点。
(2023·潜江)阅读。
一滴残墨和一块手机电池
【材料一】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673万台喷墨打印机、560万台激光打印机、86万台数码复印机在运行。按照国际标准,每台喷墨打印机每年平均消耗4.7个墨盒。中国虽低于这一标准,大约也会产生6000万个废弃墨盒、2700万个激光打印耗材硒鼓。另据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就至少会产生300万个有毒墨盒,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有效回收。每年有4万千克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粉尘进入上海的天空,北京地区应该有7万千克,全国则应该是270万千克。
【材料二】
手机的更新换代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电池。把废旧手机电池作为普通垃圾扔掉,危害相当大。资料表明,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而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水。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不止一次问起垃圾都去哪儿了?怎么处理的?习近平主席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主席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17.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运用了 、 和 三种说明方法。
18.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
19.结合三则材料可知,我们应该把墨盒和手机电池放到张贴了哪一个标识的垃圾桶里?( )
A.A B.B C.C D.D
20.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社区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请你代拟一条宣传语。
(2023·西塞山)阅读。
____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像陀螺一样奔来跑去,忙个不停。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摁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21.给文章加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坐电梯 B.真没想到 C.爬楼梯 D.送货工
22.第3自然段第1句话描写送货工外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送货工善良老实 B.表现送货工勤劳朴实
C.表现送货工黑瘦执着 D.表现送货工执着坚毅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B.比喻,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C.夸张,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D.夸张,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24.第8自然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前后照应 C.总结上文 D.对比衬托
25.“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作者纳闷了什么呢?把纳闷的内容写下来。
26.文章第9自然段,为什么要写有个女人的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说说你的理解。
27.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作说明。
五、习作表达(30分)
28.(2023·潜江)习作
题目:这是一道风景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背影是一道风景,父母的爱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让人陶醉,每一道风景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请以《这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心目中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书写工整;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如果需要,可用化名(假名)代替;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拨弄;豪迈;附庸;赤道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注意“拨、弄、豪、庸”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拨弄、豪迈、附庸、赤道。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对拼音非常熟悉,且对课本里所学的词语熟记。只要平时多拼读、多练习,遇到此类题目就不用担心。
2.【答案】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把句子“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照着抄写即可,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美观。注意“苟、循”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点评】本题考查书写能力。汉字书写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不要漏写、多写、错写。
3.【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正确;
B 风声鹤的“唳”应读“lì”;不正确;
C.同仇敌忾的“忾”应读“ kài ”;从容不迫的“从”应读“cóng”;不正确;
D随意揣摩的“揣”应读“chuǎi”;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字音的辨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字音包括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字的读音,平时总结时要注意分门别类的积累。
4.【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故“金壁辉煌”的“壁”错误。
B.有误,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故“走头无路”的“头”错误。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故“迫不急待”的“急”错误。
C.正确。
D.有误,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故“谈笑风声”的“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错了,这就需要平时多对同音字、形近字进行辨析、识记。
5.【答案】C
【知识点】谜语
【解析】【分析】根据会意法,分析题干,明确这个字是“册”,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谜的理解和猜答能力。猜字谜方法很多,如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掌握了这几种方法以后,就可以开展这种猜字谜的活动了。
6.【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红日”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
B正确。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说”后用逗号。
D有误,这是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7.【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缺少了宾语,应该是“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
B有误,语言表达不合理,“无时无刻”需要与否定词“不”连用,组成双重否定句,起到强调作用。故将”都”改为“不”。
C有误,关联词使用有误,将“即使”改为“不仅“;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看成分是否残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文段的第1句提到“办教育”与“种庄稼”有相同也有不同,是文段的中心句。紧接其后的句子应该先对“相同”再对“不同”进行分述,因此①排最前,④紧接其后。②③两句说的是“办教育”与“种庄稼”的不同,文段最后一句是讲“办教育”,其前面应是②,所以排列顺序应是①④③②。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句意排列句序的能力。学生一定要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找出隐藏条件,哪些句子之间是有关联的,再进行排序。
9.【答案】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然后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近义词。再结合语境从近义词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即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近义词:不足为奇层见迭出 见怪不怪、不以为奇、无独有偶、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故答案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0.【答案】(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2)他抓住羽毛。
(3)绘成绚丽的画卷;在园丁的悉心培养中;长成高大的树木
(4)今天我考了满分,路边的稻穗来回摇摆,好像在向我祝贺。;今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路边的稻穗不停地摇动,好像在嘲笑我。
【知识点】句式衔接;仿写;缩句
【解析】【分析】(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和“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2)这句话中的主语是“他”,谓语是“抓住”,宾语是“羽毛”,删除修饰语,保留主谓宾即可。故缩为:他抓住羽毛。
(3)仿写句子。例句是“时间在什么中,怎么样”的句式,学生按照该句式仿写即可。
(4)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分析阅读题干,将“稻穗”作为本体,运用借物抒情来描绘心情的好与不好。心情好:想象自己考了满分,看什么都顺眼,什么都在祝贺自己,稻穗也不例外;心情不好:想象自己被老师批评了,这时看谁都感觉在笑话自己,稻穗也一样在嘲笑自己。
故答案为:(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2)他抓住羽毛。(3)绘成绚丽的画卷
、在园丁的悉心培养中、长成高大的树木。(4)今天我考了满分,路边的稻穗来回摇摆,好像在向我祝贺;今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路边的稻穗不停地摇动,好像在嘲笑我。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句子知识。需要学生看清题目,是让我们怎么改。平时要多练习这些常见的句子题型。
11.【答案】(1)骑鹅旅行记;尼尔斯
(2)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这句话描写的是《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这是描写他变成小狐仙的样子;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这句描写《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
故答案为:骑鹅旅行记;尼尔斯;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2.【答案】(1)撰写毕业赠言
(2)我们班将于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诗歌会,特邀您参加。
(3)自己动手制作,在回忆往昔的过程中再次回味成长,更有纪念意义。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语文实践能力。题目要求围绕“童年是一首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分析阅读题干,从“第一板块:拍毕业照,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可知,第四板块可与毕业有关。如第四板块:设计送自己亲手设计的礼物给老师或者同学,也可以是展望未来等。
(2)本题考查的是邀请函格式。邀请函: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买士活中吊用的种日吊应用与作又种。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这封邀请函是邀请校长参加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因此,时间、地点、内容要写清楚。注意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简明。
(3)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阅读题干可知,本题中要求学生就“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册好”还是“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好”展开激烈的辩论。首先需要学生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自己动手做纪念册或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无论是哪一方的观点,只要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以。例如正方:自己动手制作更好。理由: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再如反方:交给店家制作更好。理由。店家更加专业,能设计出不一样的风格,会更加精致。
故答案为:(1)撰写毕业赠言。(2)我们班将于7月2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诗歌会,特邀您参加。(3)自己动手制作,在回忆往昔的过程中再次回味成长,更有纪念意义。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语文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要求学生平时要多开口表达,多练习。
【答案】13.D
14.C
15.B
16.一是为了能拜访李元礼,巧攀亲明释疑,得到众人的赞赏,可见他的聪明机智。二是应对陈疑的轻薄,以牙还牙让陈疑自取其辱,可见他的脑子活泛,机智的同时还能言善辩。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文言文的知识。学生平时要多积累文言文实词含义,解答问题要去短文中找原句,翻译可以借助注释。
1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既通,前坐: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既通”的意思是通报以后。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人”指别人。第一个“语”指的是孔文举说的话,第二个“语”的意思是“告诉,和.....说”。“之”指陈韪。句子意思是:别人就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陈疑。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结合句意理解,“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的意思是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根据句意应划为: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语段内容理解,先写了李远礼很有名望,衬托孔文举成为座上宾的机智,运用亲戚关系进入,反驳刁难,孔文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可见孔融是个非常聪明,口齿伶俐,反应很快的孩子。
故答案为:一是为了能拜访李元礼,巧攀亲明释疑,得到众人的赞赏,可见他的聪明机智。二是应对陈疑的轻薄,以牙还牙让陈疑自取其辱,可见他的脑子活泛,机智的同时还能言善辩。
【答案】17.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18.墨盒和手机电池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让垃圾资源化,做好垃圾分类
19.D
20.垃圾分类我先行,举手之劳处处做。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此类题型一定要从文中找答案,有些题目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答题。
17. 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辨析。“1673万、560万、86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另据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就至少会产生300万个有毒墨盒,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有效回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北京地区应该约有7万千克,全国则应该约是270万千克”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18.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结合内容可知,从材料一可知,“墨盒对空气的污染”,从材料二可知,“废旧手机电池对水的污染”。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垃圾分类。
故答案为:墨盒和手机电池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让垃圾资源化,做好垃圾分类
19.考查了对课外知识的积累。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材料可知,墨盒和手机电池是有害垃圾。
故答案为:D
20.考查了如何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可以想想生活中见到的标语。如:科学垃圾分类,文明你我同行。
故答案为:垃圾分类我先行,举手之劳处处做。
【答案】21.D
22.B
23.A
24.A
25.他怎么不乘坐电梯啊?
26.交代送货工不乘坐电梯的原因,他怕身上的汗馊味招人讨厌。
27.一是自尊自爱,他怕汗馊味影响他人而不肯乘坐电梯;二是勤劳,他经常在小区里奔来跑去,忙个不停;三是朴实,从他的衣着打扮和宁可扛货物跑楼梯而不坐电梯可以看出来。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28.【答案】这是一道风景
我的家乡很美,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
家乡的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笔直地站立着,像一排排士兵守着自己的家园。从远处看,山上像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远远望去,山野又换上了彩色的衣裳。而这时的我喜欢和姐姐到山上玩耍。
夏天,山上的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大伞,我们可以躲到树下乘凉。山上的小花也都躲在树的下面偷偷开放。
秋天,大山就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树木变成了金黄色,地上也铺满金黄色的叶子。庄稼丰收了,果子熟透了,我们可以到树上摘野果子吃。有时候还在地上打滚,身上也都是黄色的。
冬天,大山又披上了白色的衣服,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我和姐姐喜欢上山玩滑力坡,有一次,姐姐滑进了人家的菜园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一高兴忘记我正站在塑料布上,结果我滑倒了,从山上滚了下来。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在地上边笑边打滚。山是白的,树是白的,我们的全身也是白的,我们感觉很开心。
家乡的山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例如生活中的美景、悠久文化是一道美景、清晨街上的那一抹橘红是一道风景等。写自己印象最深的,要求书写时纹理清楚,内容真情实感,书写字迹工整,美观,合理即可。开头:开篇点题,并引起下文。中间:书写时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其中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事情的过程详细介绍清楚,内容中的特点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本文以“这是一道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尾呼应,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了家乡四季的美景。全文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