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中国历史的起始章节,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时期,社会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汉时期。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朝代多、领域广。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各诸侯国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诸子百家争相阐发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都成为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集中反映和推动力量。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秦的统一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所作为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秦汉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互动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特征入手,分析并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2.通过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文献记载等史料,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3.通过对图片、文字等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初步认识不同史料在实证中国国家组织出现过程的价值。
4.了解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绵延不绝,提升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2.难点:中华文明起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教法学法
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案、PPT课件、学生预习教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古代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请学生结合常识列举一二。引导学生思考:传说是否可以成为历史史料?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实证中华文明的起源呢?
(设计意图:通过神话传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拉近远古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讲授新课】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认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指出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并说一说今天的我们是如何确认最早的人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通过发现的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来确认的。
教师总结:我们现在能够确定的已知最古老人类是元谋人,是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所呈现的客观事实来确定的。可见,神话传说不能作为历史记录的直接证据。
(设计意图:通过对我国最早人类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理解神话传说不能作为一手史料运用。)
2.旧石器时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标出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时间信息,并说一说我国远古人类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标注时间信息、思考回答。时间跨度大;分布并非集中某一地区,而是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附近;大多数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地域内。
教师活动:出示在北京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和过火兽骨的图片,说一说北京人的生存情况。
学生活动:北京人开始学会制作工具并学会用火。
教师讲述:学会用火对人类大脑的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将时间信息标注到地图上,帮助学生感受旧石器时代的时间跨度之大,也进一步熟悉我国远古人类分布的地理特点,形成时空架构,为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特点做好辅垫。)
3.新石器时代
教师活动:出示距今约1万年的石器图片,让学生对比与北京人所制作石器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观察、回答。石器形状更多样,制作更细致。
教师讲述:可见这一时期远古人类的石器有了本质的变化。在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的时代,石器制作以打制为主,称为旧石器时代。从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5000多年至2000多年称为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一找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存都有哪些;用时间表的形式归纳一下这些文化遗存,找出它们反映出哪些新的生活状况,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中标注出其位置。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成时间表,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中标注出其位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标注好的地图,归纳中华文明发展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更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从这些遗存中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共同点,例如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教师总结:从各地的文化遗存分布看,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发掘出的实物看,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生活更丰富,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工具上,物质生产方面除了农业还有了制陶等手工业,而且还有了原始的审美、艺术和宗教。这些共同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向着“多元一体”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的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概念;通过在地图上标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典型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的地理位置,形成时空架构;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生活状况的观察和概括,帮助学生熟悉分类归纳的历史解释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化遗存共同点的概括,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向。)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将石器时代梳理成时间表,思考为什么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进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教师讲述:伴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远古人类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概念写进刚才梳理的时间表,并说一说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教师活动:PPT呈现材料
材料 文明是指人类脱离了野蛮状态的社会状况,文明的因素包括:家族制度、生产工具、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法律、国家等。国家尤其重要,也可以说文明是在国家形态下创造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材料,思考、回答。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教师总结:伴随着部落和部落联盟、阶级的出现,人类即将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加深对整个石器时代时间概念的宏观认识;通过对比分析新、旧石器时代的进步,帮助学生熟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即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通过在大事年表中加入社会形态的概念,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熟悉相关概念,理解文明社会的到来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
教师活动:请学生结合常识和预习,讲一讲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传说。
学生活动:讲述三皇五帝的传说。
教师总结:关于中国国家的起源,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厚。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为共尊为华夏始祖。五帝中最后两们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三皇和五帝都是古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部落首领,他们带领部落成员进行生产生活。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至此,我们看到了部落联盟中权力传递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与教师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三皇五帝的传说及禅让制的含义。)
2.夏朝的建立
教师讲述:这一权力传递方式到禹时发生了变化。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位,成为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夏朝有哪些国家制度的体现。
材料一 PPT展示《夏朝中心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左传》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禹刑”据《尚书·吕刑》序说又称为赎刑。其具体内容虽然已经无从知道,但是夏朝确乎有了刑法,则还是可信的。《孟子·滕文公》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可见夏朝已经出现了关于贡赋的具体规定。夏启在甘地讨伐有扈氏的誓词中曾经提到“六事之人”,亦即《尚书·甘誓》所谓的“六卿”,这表明夏朝已经分官设职。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有刑法、有贡赋、有官职、有国家范围和都城。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对夏朝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考古发掘方面,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设计意图:通过对夏朝政治制度的归纳,提升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商和西周
1.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常识,说一说商代夏的过程。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教师讲述:与夏朝不同的是,史书上有关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特别是近代以来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有力是验证了史书中关于商朝的记录。甲骨文是商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卜辞记载战争的史实相当多,通过这些卜辞,我们了解到商王朝统治者重视战争和祭祀,王权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描述商朝的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教师总结: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朝的政治制度称为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在这些地区,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PPT),概括商朝控制范围有何特点,并思考商朝为什么实行内外服制。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商朝控制范围广阔,不仅有直接控制区,还通过外服间接控制一些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还有文化影响到的区域,通过外服,也扩大了商王的影响力。
教师总结:通过内外服制,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对边远地区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商代夏的过程,提升学生历史叙事的表述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商朝作为“信史”开始的依据,熟悉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甲骨文内容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商朝地图的观察和教材的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商朝的政治制度与其控制范围扩大之间的关系,认同我国早期国家的疆土范围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
2.西周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通过预习,讲述商朝灭亡的原因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
教师活动:西周建立之后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观察《西周分封示意图》(PPT),说一说图中体现分封制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西周在广阔疆域范围内分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归纳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原来商代重要属国奄国所在,奄国是周公东征主要讨伐的对象之一。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的另一个主要讨伐对象的所在。燕国,是姬姓王室召公长子克的封国,它的受封是为了防范北方少数民族。晋国,是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国,它的受封是为了保证镐京和东都洛邑的通路。宋国,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
——摘自《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分封的对象有王室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分封的目的主要是对曾叛乱地区的管理、防范少数民族袭扰。
教师活动:分封诸侯国“宋”的目的材料中没有体现,结合地图上宋的位置,是否可以了解?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分封商朝贵族,可以安抚先代臣民,而宋的位置介于同姓亲族封地之间,又可以有效地监督宋对周王室的臣服。
教师总结:我们将这些目的汇总起来,可以理解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通过分封诸侯王,拱卫周天子的统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对比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有何不同。
材料 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商朝的外服是臣服于商统治的方国和部落,就地管理;西周分封制是将王室亲族分封到各地。
教师总结:西周将同姓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将部分人口以及西周的政治、文化也带到了这些地区,使得不同部族混居,文化交融,强化了对周天子统治的认同,也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
教师讲述:此外,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制。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亲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概括宗法制的含义。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政治权力的继承关系。在贵族集团内部,形成相对的大小宗关系,从而分等级继承政治权力与地位。
教师总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早期国家的政治体制。这一套政治体制建立了比商朝更严密的管理体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然而,随着代元亲疏,这套政治体制也存在着必然崩解的隐患。
教师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西周灭亡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由于“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西周实行“共和行政”;少数民族趁机攻破镐京。
教师总结:西周末年,周王昏庸暴戾,社会矛盾尖锐,加之少数民族入侵,导致西周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周分封示意图》以及文字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提升阅读不同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层级设问,深入挖掘材料信息,认识分封制内涵、作用以及宗法制的内涵,帮助学生熟悉分析、概括等历史解释的方法,体会分封制以“分”的形式,推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涵养家国情怀;通过讲述西周灭亡的过程,夯实学生的预习成果,提升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预习,归纳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状况。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石、木、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土地制度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课堂小结】
中国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着崩解的隐患,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又将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