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5: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授课教师 陈思成 授课班级 高一
授课时间 高一上学期第3次授课 教学准备 PPT
教材分析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封建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非凡,是中国封建社会之始。秦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也代表了唯有真正的变法方能胜利。此外,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深刻影响了汉初的统治政策。同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被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本课内容也上接第2课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启《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三课共同组成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包含早期中了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内容。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秦的统一、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秦的速亡。这三个子目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秦的统治里面暗藏着暴政因素,而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也体现了一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秦既有统一之伟大,也有弊政一端。
学生情况 学生在初中课程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秦统一中国》、第二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第三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学习中对于秦开创大一统局面、秦的灭亡以及西汉的建立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且正值青春期,此时对历史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教师积极调动课堂氛围。 虽然学生拥有一定的初中学习基础,但是本课的高中学习不但新增了一些史实性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抽象分析和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一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这两方面尚存在不足。 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多使用材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上,这样既能有效避免与学生已有知识重合,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材料(教师提供),归纳出秦统一天下的三个原因:人心思一统、秦的地理优势和商鞅变法,并理解到商鞅变法的影响是根本原因(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2. 通过听教师讲述和观察历史地图,知晓秦统一的大致过程和秦的疆域(时空观念)。 3.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认识到郡县制的内容,并通过与分封制的比较理解郡县制的意义。通过绘制“三公九卿”思维图,知晓“三公九卿”制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听教师讲述知晓秦的经济文化措施。 4. 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学生归纳出秦暴政的内容,也即是秦速亡的重要原因。 5. 通过教师的讲述,知晓秦灭亡的过程和刘项二人的不同。 6.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思考从秦的兴衰中获得的治国理政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 引导-发现 教学方式和方法 讲授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环节 教师教授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展示教材17页中的“史料阅读”中贾谊的《过秦论》节选: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提问学生:贾谊认为秦国由胜利而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秦 “取之守之”主要用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 贾谊的观点到底究竟具不具备合理性呢?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回答:“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法家思想” 以贾谊的《过秦论》导入,以问题式导入,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学生的思索。秦与法家思想的关系也是全课的一条暗线。
第一部分 历史选择了秦 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秦朝的统一国家的建立 军事层面的统一: 提问:为什么是秦国完成了天下的大一统? 展示材料: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偌,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材料二、“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危诸侯。” 那么这三个原因里面哪一个是最为根本的呢? 天下百姓渴望得到统一,对于六国而言条件都是相同的;秦国地理条件优越,对于历代秦国君主而言条件都是相同的;为什么是秦始皇这是能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商鞅变法让秦国在此时积累了远超六国的国力。 帮助秦一统天下的是法家思想。 展示:“秦朝形势图”,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随后秦朝又南征南越,北伐匈奴,强化了对南北疆的控制。 制度层面的统一: 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秦朝的上层建筑是模仿夏商周三代,还是变革革新,成为了新的问题。 地方上: 秦始皇召开御前会议专门讨论帝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地方行政体制。儒家代表人物法古的王绾和法家的变古的李斯在这次会议上展开了一场斗争。 展示材料: 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李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王绾主张施行和周朝一样的封邦建国制度,而李斯则提出应该在全国施行郡县制。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郡县两级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立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 中央内: 奉行法家的李斯曾说:“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提倡君主专制主义。 最终秦朝实行皇帝制度。 同学们根据教材绘制:“三公九卿制图示” 皇帝之下设有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管具体事务的诸卿。“三公九卿制”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大臣权力被分散,相互制约。 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整顿风俗、迁徙贵族。 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措施也具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全国实行统一的负税征收,方便国家的财政管理,也促进了经贸往来;文字的统一有助于国家政教的推行和各地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思考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战乱,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代沿袭。 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阅读材料,学生归纳总结出秦能够一统天下的三方面原因,即人心思一统;地理位置优越;商鞅变法秦遵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对于秦统一天下的重要性 学生知道秦朝统一天下的时间和秦朝的疆域 学生能够区别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理解郡县制内容 学生再现“三公九卿”结构图,理解秦皇帝制度中的君权的高度集中 学生了解秦统一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学生在老师指引下理解秦统一的意义 通过史料阅读,学生归纳秦统一的原因 学生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学生锻炼思维导图的能力,理清结构关系,提高归纳能力 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第二部分 苛政猛于虎 秦因商鞅变法而国富民强,最后一统天下;又在制度建设中大量实践了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于秦而言可谓是功勋卓著。可为什么贾谊将秦的二世而亡也归结在了秦采用法家思想上呢? 结合教材内容,同学们归纳一下,秦朝都有哪些暴政行为? 材料一、大兴土木兴建秦宫秦陵,修筑长城,外出巡游封禅; 材料二、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材料三、焚书坑儒。 与儒家的爱惜民力,蔑视民生的民本思想不同的是;秦朝在统一全国之后仍然采用戕残民命的法治实践,造就了一个黑暗的时代。此时奉行的法家思想将秦朝的治国理政引向了失败的深渊。 学生思考归纳出秦暴政的表现:征发繁重;秦法严苛;焚书坑儒 在老师的总结下,理解秦的暴政与法家思想的关联 将法家思想和秦灭亡相联系,串联“秦与法家”的暗线
第三部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一夫作乱而七庙隳”,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一批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天下的起义却越来越多,反秦的力量越来越大。最终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宣告了秦朝的灭亡。随后是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为什么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建立了新的王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 刘邦项羽“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劫掠,分封失当
了解秦灭亡的过程和西汉的建立 学生区别刘邦项羽不同
结课 同学们我们再回到课前的那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贾谊的观点呢? 法家思想的确深刻地影响着秦的兴亡。无论是战争期间秦国的富强,还是大一统完成后的制度建设,法家思想都曾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也正如贾谊所言,秦统一之后“道不易,政不改”,特别是继续采取法家的“暴虐”之道治国,这无疑是秦速亡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战争期间和和平期间,应该采用不同的主导思想。当“攻”与“守”的政治形势完全不同之时,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倘若仍然采取单一、僵化的主导思想治国,这只会迎来失败。这也是秦帝国留给后世的历史教训。 学生全面认知法家思想和秦兴亡的关系;同时理解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回答导入部分的问题;同时学生获得历史感悟,思考治国理政的方法,也思考思想对政治建设的影响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