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一、选题立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2、课程分析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课标解读:
从结构上看,新课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将“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两个学习专题置于一个单元内,避免了过去专题史结构下内容重复、时序性不强等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从内容上看,新课标增加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区域开发”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有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对其历史地位形成正确认识。
2.教材分析:
从单元内容看,本单元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国家的发展,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把课程内容结构化、条理化,提炼出本单元的两个大概念“民族交融”和“大一统”,根据单元整体安排,本课集中探究“民族交融”。
从本课内容来看,其由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个子目组成,主要讲述了中国由统一逐渐走向分裂、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历史,上承秦汉大一统时期,下启隋唐大一统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学情分析
初中课标: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高一年级的学生虽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高中知识的深化与本课内容的相对复杂、学生理性思维不足、学科核心素养相对薄弱等因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再精选史料,做进一步的讲解,为学生搭建“支架”,以完成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素养目标:
(1)运用历史地图、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理解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关系,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等史料,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方开发的原因以及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意识。
(3)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推动民族交融方面的影响,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2.重点难点:
依据:
1、学生核心素养相对薄弱,部分概念理解困难。
2、当前史学研究以及课标对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
(1)重点:南方的开发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突破策略:通过史料研读、自主学习、模仿学习等,落实重点知识。
(2)难点:多角度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突破策略:通过材料展示、合作探究等方法,层层递进,突破难点。
五、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史料研习、问题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情境体悟、比较分析
六、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要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一要求在教学取向上为民族交融史作为教学视角提供了依据。
线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发展
一、汉末三国时期——初融
二、两晋十六国时期——加深
三、南北朝时期——高潮
体悟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以《三字经》中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描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自行讲解课前绘制的政权更迭图,根据图示谈一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总体状态、发展态势以及阶段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展示自行绘制政权更迭图,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和对信息的概括能力。
教师总结:大分裂,大动荡,大交融,走向统一等要素构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框架。分裂推动交融,交融促使统一的实现和社会进步。那民族交融是如何推进统一的实现和社会进步的呢?我们首先从汉末三国说起。
一、汉末三国时期——初融
教师活动:出示汉末三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并立图和迁移图。
(教师讲述)在汉末三国时期,随着政局变幻,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南匈奴很多人民来到了并州,对于南下的匈奴民众,当地政府是如何管理的呢?
材料一:梁习迫使匈奴单于和各部诸王降伏,然后把他们都编入户籍,在州内供职。这是地方治理上的一个重大举措。
——裴彭图《新兴郡、九原县置建与并州刺史梁习》
教师设问:1.针对民族内迁,梁习的做法是什么?2.这一做法对民族交融有什么好处?
(教师讲述)值得注意的是,南迁的匈奴部族被并州政府编入单独的户籍,并规定他们以部族为群体集体居住,不得随意迁移。因而,当时没有出现较多的民族杂居现象,匈奴民众与汉族民众的经济文化往来也相对较少。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是小规模、浅层次的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与文字史料,使学生感知三国时期民族迁徙的概况。
(教师讲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汉朝末年的群雄纷争将富庶的中原地区打成了一片白地。一些世家大族为了躲避战乱,向长江流域迁移,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在此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汉族政权对于边疆的治理也得到了加强。
教师活动:展示《卫温浮海夷洲图》
(教师讲述)这是17年台州赠送给国台办的巨幅国画《卫温浮海夷洲图》,它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公元230年春,东吴将军卫温率1万余名军士组成船队,从浙江台州启程,到达了夷洲(今台湾),并在当地进行开发经营活动,这是正史中大陆与台湾通航的最早记录。同时,这一事件也是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力佐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展示框架图)
(教师讲述)三家归晋实现了统一,但西晋统一天下的局面并未能长期维持。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西晋迅速走向衰落,并为少数民族所灭。西晋残余势力避居江南,建立东晋。在近100年里,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十五个政权,社会动荡不休。
二、两晋十六国时期——加深
教师设问:西晋时期民族分布与汉末三国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分析变化,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谈一谈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汉赵)刘渊继承了汉魏时代以来的官制,设置了“三公”、六卿,将所有部门的最高权力都集中于中央政府。后赵的石勒还恢复了“九品中正制”,任用了为数极多的汉人士族为官僚,借汉人士族之力制定了新政权的律令。
(十六国时期)统治者自身所在的胡人民族集团,也开始了他们定居农耕转化的进程。公元294年,慕容廆率其部族移居辽宁西部,“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
以上材料均出自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教师讲述)北方十六国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在政治上,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并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经济上,他们改变游牧和逐水草而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转向农耕化和定居化。
教师设问:与汉末三国相比,两晋十六国时期民族交融有哪些新特征呢?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分析民族内迁的影响,引导学生概括这一时期的交融特点,感知交融加深的表现。
教师设问:“大”在哪里?“多”在哪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对这一时期民族的特点进行进一步挖掘。
(过渡)在黄河流域民族交融得到发展的同时,南方与北方的交融也在加深,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哪些因素推动了南方的开发?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二:丹阳湖地区范围十分宽广。在圩田开发以前,它是一片广阔的湖沼洼地。由于洼地平坦,土质肥沃,又有江湖浸润之利,水土资源十分优厚。
—汪家伦《东晋南朝江南农田水利的发展》
材料三:在农业上,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复合式传播。
—范依畴《衣冠南渡与南北融合》
材料四:(两晋)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比较)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说一说南方开发的具体表现?
材料五:(东晋时南方)荆州“田土肥美”,交州一年两熟,“恒为丰国”…… 豫章一带的妇女,有“夜浣纱而旦成布” 者……首都建康中“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设计意图)通过对南方开发原因和表现的分析,突破重点。
(过渡)南方的开发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其中的典型当属客家文化。
教师活动:展示福建客家土楼照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就是客家人所建,土楼内有充足的空间安置人员、粮草,对外则可以完全封闭成碉堡,方便抵御外部攻击。很多学者认为,今天的“客家话”,就是西晋时期都城洛阳通行的官方语言—“晋语”,因此有“南人至今能晋语”的说法。
(设计意图)感知这一时期南北在文化方面的交融。
(教师讲述)面对战乱,北方一些汉族向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迁徙。
教师活动:展示敦煌壁画《播种》。
(教师讲述)牛耕的出现说明了汉族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教师活动:展示框架图
(过渡)经过十六国时期的长期战乱,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三、南北朝时期——高潮
教师活动: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孝文帝要进行改革呢?
材料一:因为在孝文帝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这位汉族出身的太后(冯太后)发挥了相当重大的作用。
——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材料二:(孝文帝)《五经》之义,览之便讲……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魏收《魏书》
(教师讲述)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孝文帝改革拉开了序幕。
教师活动:出示文字材料展现改革的措施,并提出设问:1、孝文帝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交融? 2、结合教材31页,与十六国时期的君主相比,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他首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接着就开始了全方位的汉化改制,如: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语为汉语,以实现鲜卑与汉人融为一体;他又定姓族,建门阀,扶植重用汉族士族门阀势力,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合流;同时,以及尊儒崇经,恢复礼乐,兴办学校,选贤任能等。
—管芙蓉《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
(教师总结)“深”体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感知到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深入。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孝文帝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四:百国千城,无不追随,胡人的商队和贩客,每天都朝国境涌来,仰慕北魏风土而到此定居的人不可胜数,当时仅归化北魏的外国人就有万余户……天下很难得到的物资全都汇聚于洛阳。
—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材料五:北朝的强盛来自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规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教师设问:为什么说“融为一体”?孝文帝通过汉化改革实现了政治上的趋同,通过均田制实现了经济上的趋同,通过尊儒崇经实现了文化上的趋同。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趋同也使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增强
(设计意图)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分析以及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设问: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东西魏对于汉化政策又是什么态度?
材料七:东魏、北齐对汉化政策的反扑最为激烈,主要表现在:恢复鲜卑话;提倡胡俗;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态度,只重用鲜卑贵族。。
—李红阳《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考察》
材料八:北周继续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表现在:继续实行改汉姓的制度;提倡儒学;倚重汉人,并不断调适民族关系。
—李红阳《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考察》
教师讲述:在东魏与西魏的对抗中,北周灭掉了北齐,赢得了最终胜利。之后,北周外戚杨坚代周建隋,统一天下,揭开了隋唐盛世的序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北齐北周对于汉化政策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顺应民族大交融的历史潮流。
(过渡)最后我们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善民族交融的思维导图,谈一谈,民族交融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民族交融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完善“民族交融”思维导图,深化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教师活动:播放音乐《一眼千年》
结语:一眼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既是我们国家分裂割据,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交融的第二次高峰期。一眼千年,我们的历史就是各民族融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我们各民族共同发展、多元繁荣的历史。一眼万年,中华民族必将在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中,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七、反思困惑
1、本课的主要特点是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角度,聚焦“民族交融”,突出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整合,脉络清晰。
2、在教学中,综合利用探究学习法、史料解读法,教学目的基本达到。
3、本课知识点较多,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很困难,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深度学习,有待进一步改进。
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