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央行政机构和赋税制度的基本演变情况。
2.运用史料对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
3.利用时间轴,将选官制度的变革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下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的社会因素。
4.通过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学习,得出制度创新是大一统王朝绚烂辉煌的重要保障。
重点难点
1.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2.难点: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特点、评价。
教法学法
讲解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案、PPT课件、学生预习教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PPT展示材料:
材料 咏史(节选)
西晋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教师活动:《咏史》一诗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为何如此“得意”?
学生活动:围绕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唐朝选官制度作答。
【讲授新课】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出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理到隋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思考选官制度的标准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从军功、品德、家世再到才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40页“历史纵横”栏目,说明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学生活动:汉代察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了推行的基础。
PPT展示材料:
官员与中正九品对应关系
学生活动:说明九品中正制的时间、方式、标准和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委任“中正官”对人员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标准确定品级,朝廷以此授以相应官职。后来就只注重家世门第。
教师活动:对九品中正制进行评价。九品中正制是汉代察举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制度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需要,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为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科举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依据教材,梳理出科举制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隋文帝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材料二 待政权稳定后,隋文帝下诏“以志行修谨、平清干济二科举人”,开始取缔九品中正制度,另有秀才、明经等科初创。隋炀帝更进一步要求,“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并创造进士科……及至唐朝,开科取士成为常设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此外,科举取士的程序日益严格,分级考试,逐层淘汰,更有武后策问贡人于洛城殿,创殿试先例。
——摘编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明科举制度有哪些进步之处。(从选官标准的落实、选拔方式、社会影响方面)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从标准落实上看,九品中正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科举制较好地保持才识标准,选官客观性强。从选拔方式上看,九品中正制举荐和评级的选拔方式相对随意,科学性较差;科举制公平、客观,人为干预可能性降低,同时科目较多,利于选拔人才,利于规范性操作。从社会影响看,九品中正制容易被世家豪族控制,社会分化明显,不利于社会稳定,科举制社会各阶层均有入仕机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分层,官员素质的提高利于国家的统治。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王定宝《唐摭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41页“学思之窗”,根据以上材料,思考科举制的影响。
学生活动:强化对教材评价的理解。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PPT展示材料:
时间 夏商周 战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袭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血缘 军功 品行 门第 才学
特点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 提升军事实力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分科考试
演变趋势 标准越来越科学客观;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 形制越来越规范;中央集权强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学生活动:讨论后梳理答案。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渐趋向公开、公平、客观。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选拔方式逐渐严密科学。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教师活动:补充科举制的世界影响。科举制对朝鲜、日本等东亚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持续了千余年。西方英、法、美等国吸取了科举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精神,建立起近代文官制度,影响十分深远。
二、中枢政务机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出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制度的变化。
学生活动: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汉代的内外朝制,再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 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往尚书省施行。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贞观三年,太宗又对群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
——摘编自晁中辰《中国谏议制度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生活动: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削弱了相权。影响——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监督和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成熟的标志之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比较秦汉以来中枢机构的变化,并概括演变趋势。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填充表格。
时间 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制度 三公九卿 中朝、外朝 尚书令-尚书台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相权 丞相集权(决策、行政、任免、审议和司法) 西汉:相权被削弱;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省共同 辅助决策 三分相权, 分工明确
演变趋势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官制的制度化、合法化
三、赋税制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出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魏晋南北朝实行租调制,唐代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时期实行两税法。
教师活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通过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叫作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关乎百姓的基本生活,对封建国家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结合PPT图片说明租、庸、调各自的含义,尤其强调以庸代役的历史进步性,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PPT展示材料
材料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缴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两税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生活动:特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征缴地税。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43页“问题探究”,说明两税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何弊病。
学生活动:讨论后总结。“量出为入”造成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核户等造成负担不均。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指出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春秋至唐初赋税制度的变革
朝代 赋税制度 特征 演变趋势
春秋末 初税亩 履亩而税 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从不定时收税到夏秋两税
两汉 编户齐民 租税轻,丁税重
魏晋、北魏 租调制 定额租调、徭役
隋-唐初 租庸调制 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唐中后期 两税法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制度在传承中创新。魏晋时期在两汉察举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其发展演变为隋唐时期新的选官制度突破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为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