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1课时
课程分析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解读:在对比新老课标后发现,新版课标更强调一个“变”字;取消“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只在教材中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提及。这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范式及背后的欧洲中心视角正从历史研究的主要舞台退场,更多从中国视角审视明清早期工业化的发展与制约因素。结合课标解读,这提醒我们,学习本课应在早期全球化视野下看中国社会发展并进行中西对比。
教材地位: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15课。单元课题为“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面临的挑战”,明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集大成的时期。又因后期落后于世界潮流,为近代中国的危机埋下隐患,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大单元设计角度看课标要求,学习要点是认识明清版图奠定和经济思想变化,同时强调明清社会逐渐暴露出的危机和潜在的问题。从本课地位来看,本课重点讲述了明清经济文化的变化和挑战,与前两课内容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在实现近现代贯通、中西方关联、诸单元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也有内容多、跨度大的特点,需要取舍和整合。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发现,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明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较为熟悉,而对中西对比存在的危机相对陌生。对明清文艺作品较为熟悉和感兴趣,但对背后蕴藏的时代变迁较为陌生。 解决途径:通过抓住明清经济的变与不变、中西新文化的同与不同的矛盾冲突,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渗透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历史长时段和全球视野出发,认识在世界形势下中国社会的迟滞。 (唯物史观【水平2、3】、时空观念【水平3】) 从各种类型的史料中提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重大变化的信息,对明至清中叶经济、思想变动和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水平3】 、历史解释【水平3】 ) 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国家发展。(家国情怀【水平3、4】 )
重点: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思想出现的新变化。 突破:以“变”为主线,精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研读思考,分析明清在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难点:明清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突破:设置讨论环节,学生合作探究,理解明清经济文化新变化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矛盾。
教法:情境创设、史料探究、问题引导
学法:归纳总结、研读史料、合作讨论
设计思路: 采用核心问题+问题群的形式展开教学设计,深挖核心问题,助推整合教学。以核心问题“变”统领全课,分解为三个有内在层次的问题群。将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的变与不变一一呈现。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展示材料: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社会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的研究》 教师:很多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社会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明清时期到底在哪些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中国有没有实现社会转型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变”,也为后来的“不变”埋下伏笔。
一、 经济之变 在第一篇章经济之变中,首先用苏州地主谭晓致富的故事作为过渡,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的地主谭晓致富的手段和传统地主有何不同? 通过分析可知:传统地主主要靠地租积累财富,而材料中的地主谭晓主要靠销售农副产品致富。 通过材料中的地主致富手段和传统地主对比,指出类似的现象从明朝中期起逐渐增多,这显示出明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继而设置学生分析环节,结合材料分别概括明清时期在农业(材料一)、手工业(材料二)、商业(材料三、四、五、六)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教师再进行总结,明清在经济领域出现的变动有: 农业: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出现..... 商业:长途贩运贸易发达、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白银货币化、江南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 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明清经济变化,尤其是江南的手工业发展与世界同步,也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盛世危机的学习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1、分层设计问题,理清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突破核心问题中的第一个子问题:经济之变。 2、结合材料概括、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材料: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将强劲的活力输入社会肌体,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文化潮流涌动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 ——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过渡: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促使了当时的思想领域悄悄出现变动。那么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解读材料,概括思想家的主张。 设计意图:落实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让学生理解明清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推动思想领域的变化,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 思想之变 在第二篇章思想之变中,通过精选材料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几位进步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归纳,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对权威的挑战;对专制的批判;对商业的提倡;对人文的向往。 教师进而指出:这种批判旧制度、挑战传统观念的变化,不仅仅出现在思想领域中,也反映在明清时期的文艺领域,请同学举例说明。请同学结合导学案上展示的几部文艺作品(或者其他文艺作品)的一些情节来分析。 设计意图:1、通过典型材料分析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使学生由表及里,突破明清之变的第二个子问题:思想之变。 2、通过对一些学生相对较熟悉的文艺作品的相关情节分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能够认识文学作品在社会史研究中的价值。
过渡:这些时代的叛逆者们,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三、 世界之变 引导学生把曹雪芹的《红楼梦》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对比。这两部作品出现的时代比较接近,也有着相同主题,但结局却有微秒的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体现出与封建势力坚定的不妥协精神,最终换来两大家族握手言和。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则选择对旧家族、旧观念的妥协。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历史不同的发展方向:一为在农业社会中沉沦,一为实现社会转型,走向工业文明。 这一妥协现象不是个例,在明清小说、戏曲等领域学生也能找到诸多案例。设问:为何思想文化呈现出这样的妥协性?进而首尾呼应,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刚才学习过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但是中国没能实现社会转型,继续在农业文明中沉沦,而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却在这场世界大角逐中胜出,实现社会转型,走向工业文明。历史在此出现了大分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流的含义,播放材料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的小组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西出现分流的原因,运用唯物史观形成历史思维并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小组讨论后展示成果,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技等多角度进行中西对比分析,教师进行引导。追问学生明清时期中国是否有机会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接轨?整合本课科技史部分内容,引出明朝中后期的西学东渐。在此基础上对本课进行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采用递进式设问的方式,通过解读材料的关键信息,明确国人对西学的主流态度是鄙夷否定,重实用技术而轻科学原理。潜在的学习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机会就此溜走。 总结:在明清时期中国虽然在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新变化地位不占主流,中国社会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最终没能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而在这一时期,英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美国,法国,普鲁士也奋起直追。引入著名学者戴逸的话,印证这一时期的中国,盛世之下,危机重重。很快,明清帝国由强盛走向衰落。
三、 世界之变 读史可以使人明鉴,学习这一段历史,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教师总结:纵观古今,历史长河中,大国盛衰只在一瞬间。大唐盛世,何其华美,安史之乱后从此走向衰落;大宋王朝,何其富庶,金人铁蹄踏过,从此偏南一隅。明清帝国坐拥财富无数,却无法突破制度的瓶颈,无法实现社会转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曾经盛极一时,却很快被日不落帝国的车轮滚滚碾过。历史的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警醒,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一直在不断追赶世界潮流,在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的我国,走在了强国的道路上,但是我们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今天身处盛世的我们,更应巨安思危,要不断开拓创新。如何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力与活力,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悟盛世之下,东西分流,危机四伏。为讲解下一单元晚清的落后挨打埋下伏笔。同时升华主旨,树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意识,涵养家国情怀。
板书设计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之变:农业、手工业、商业 “变” 思想之变:思想、文艺 不变、启示 世界之变:中国、西方
课后反思 亮点: 选择一个小切口,以“变”为主线,精选材料,看经济思想的变与不变;通过精选材料,分析思想领域的“变”和“不变”,以中西文艺作品的对比,看新文化的同与不同。以小见大,纵横交织,促进深度学习。 2.历史与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初步尝试。以文学作品折射时代社会之变,整合一些典型文艺作品的相关情节,解读信息,引出历史相关话题,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3.用核心问题+问题群的课堂设计方式,抓住历史深度学习的要素,通过问题解决达成深度学习,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反思: “小说证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本课进行了初步探索。由于课时有限,深入研究还依赖于以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努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