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教学理念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是狄更斯代表作《双城记》中的名句,与北洋军阀治下的“荆棘”与“鲜花”并存的中国异曲同工。本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依托前沿权威史料的基础上尝试置身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历史时空,对北洋军阀时期社会动荡而又英杰辈出的复杂时代进行全面客观的历史理解,涵养一百多年前的仁人志士不断追求民主法制和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刚要·上》第六单元第20课,讲述了上世纪一二十代北洋政府时期的相关历史。辛亥革命后,未能在较短时间内重建社会秩序,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相互混战等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民生随之凋敝。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不同阶层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活动,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春天,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民主、科学”的旗号,远在万里之遥的十四万华工在世界面前努力捍卫着国家尊严。这段历史绝不是单纯的“黑暗”能够简单概括,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在一群文人、商人和庶人身上得到了光荣的传承。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迭、人民困苦不堪的现象有了初步印象,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投身民族工业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相对熟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别于初中历史,高中在思考这段历史时更加注重深入剖析,需要思考时代背景与杰出人物的历史选择之间的联系,更要分析不同阶层的历史活动在同一时空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同时还要长远地考虑这一时期民众的思想觉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在思维力上有待激发。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多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3、了解民国建立初期在列强干涉和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岁月,体会民族实业家、爱国知识分子和一战华工等不同阶层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赤子之心,铭记亘古未变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全貌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暗含的中华民族复兴曙光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十五六年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段时光,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本课试以该时代的强人、武人、商人、文人和庶人为切入口,依托相关史料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神入历史,分析袁世凯在民国初能够独揽大权、倒行逆施的客观原因,明确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对袁复辟失败的历史作用,揭露近代中国在军阀混战、列强干涉下的悲惨境地,讴歌爱国人士在经济、文化、战争和外交等领域,通过不同方式捍卫国家尊严、彰显民族气节的伟大精神,揭示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壮大了工人队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培育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从而全方位呈现这一“最好”与“最坏”并存的复杂历史。
七、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四幅照片,猜人物及其身份。引出:有的人是时代强者,有些人一身戎装是为武人,有些是做生意的,我们叫他商人,有的人是文人,而更多地是普通人或者说“庶人”。在他们的人生岁月中,有一段光阴是相互交织的,构成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而从他们身上也能折射出许多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今天我们来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强人的倒逆
1.强者何强?
【任务设计】结合史料,探究袁世凯何以成为辛亥革命后的时代强人。
【教学片断】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虑,为什么时代强人不是孙中山?客观的说,那个时代强者姿态更加清晰的我们说应该是袁世凯,为什么呢?
首先,北洋新军的武力支撑。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动荡的屈辱史,在乱世我们说一个人强往往是什么力量比较强?(生:军事力量)而袁世凯掌握着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队——北洋新军。孙中山的革命力量有,起义军也有,但与北洋军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次,他是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在当时的中国是双半社会,最高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生:列强),那么就看列强支持谁。而列强在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选择了后者。我们来看一段史料:
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致电北京公使朱尔典:“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最后,袁世凯还有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袁世凯在官场沉浸多年,积攒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政治手腕很高超。回忆下辛亥革命的内容,袁世凯代表清政府与革命党进行南北议和,让孙中山心甘情愿地让出临时大总统之位,又让溥仪帝下诏退位,还有在南北议和中曾经有一条说将来的政府应该定在南京,因为我们听说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但后来迁往哪里?北京。手段不可谓不高超。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历史中很有名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被称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包括山东问题、东北问题、聘用日本人当顾问的问题等五块内容。任何执政者都不希望自己的政权刹那间倒塌,所以袁世凯意识到这对自身的统治不利,所以他采取了这些方法。比如说,指示外交总长与日本逐条讨论以拖延时间,越仔细越好;争取出的时间将这些秘密谈判的内容泄露出去,泄露给民众、利用舆论以向日本施压,同时泄露给英美等国,希望重现当年三国干涉换辽的情景以遏制日本;同时还派亲信前往日本,离间日本高层内部,不可谓不用心。后来是日本逼得太紧,加上袁世凯想获取日本的支持以满足自己未来更大的野心,他同意了,但这个条约打了折扣,比如聘用日本人当顾问被日本放弃,说以后再谈。最后签订的条约叫中日民四条约,因为1915年民国四年签订。根据最新的史料,认为袁氏的外交已达到当时中国实力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你当然能采取其他方式,比如战争,二十一条我不满意,我要抗争到底。但在谈判桌上,客观的讲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这样一来,袁世凯时代强人的姿态可以说是很清晰了。革命派确实不支持他,支持孙中山,但在袁世凯的周围也有北洋新军、列强、包括立宪派的支持。比如严复,一生都在追求君主立宪制,对袁世凯予厚望,说他:“文足定顿,武足戡乱。”
【设计意图】结合最新前沿史料《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以袁世凯为线索梳理民国初的相关事实,结合袁个人的历史活动探讨袁世凯在此所扮演的角色,还原一个更加丰满、真实、客观的人物形象,并在基于客观史实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多样化的历史理解。
2.袁氏的倒逆行径
【任务设计】回归书本,探究袁世凯在大权独揽后,是如何倒行逆施并最终失败的。
【教学片断】
师:阅读第一目,思考他是如何倒行逆施的?请5位同学依次回答。对《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做个解释。其他较简单易懂。
生1:1913年11月,解散中国国民党。
生2: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师:《中华民国约法》是正式的法律,历史贬低有加,《临时约法》却地位很高,说是资产阶级第一部宪法,是民主化进程中的丰碑。为什么?
生3:原有的责任内阁,国务员有“副署”的权力,事实上是对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现在总统制,学习美国,总统是权力中心,权力增加。
师:这无疑是在集权。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
生4:1914年12月,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生5:1915年8月,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
生6:1915年10月,接受“劝进”,复辟帝制
师: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成为现实后,这一公然违反民主共和的举动使全国人民被点燃了怒火。“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相继爆发,特别是护国运动,革命党人在云南首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的部下也通电全国不支持称帝。在全国人民的反对浪潮中,袁世凯仅仅几个月就被迫取消帝制,本人也在不久之后忧愤而死。他死后,能稳定住中国政局的人没有了。
【设计意图】根据历史发展周期表,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系列活动。对比《临时约法》与《中国民国约法》,传递民主法制精神。通过对袁世凯执政时期的史实阐述,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基本表现,为引出下文做好准备。
(二)武人的纷争
【任务设计】结合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的政局发展,了解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野心。
【教学片断】
师:原有的北洋军阀分为三大派系,奉系、皖系、直系。还有地方军阀,桂系、滇系和四川、山西等地。彼此之间又是相互混战争斗,比如“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中华民国军政府的建立最后也被证明各怀鬼胎。因此孙中山愤而辞去海陆军大元帅,并说了一句:“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而这些纷争也只是冰山一角,在袁世凯死后的十二年,三大派系轮番上台,列强在背后摇旗呐喊,12年有15位掌权者,长的不过3年8个月,短的仅仅10几天。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如何形容?
生:列强干涉、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重大史实将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局动荡清晰地呈现,为其他教学内容留出课堂的空间。
(三)商人的活跃
【任务设计】通过实业家张謇,引出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的表现。利用乡土历史中的和丰纱厂并结合教材,探究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教学片断】
师:在政治黑暗的同时,其他领域却透射出几束光芒。来看第三目商人的活跃。张謇本是清末状元,仕途一片光明,但他却放弃功名从事商业,请问他的志向是什么?
生:“实业救国”。
师:这一时期,商人可谓迎来了春天,无论是年均投资总额还是年均新增厂家数都大大超过了之前,而说道近代商业的发展,宁波帮肯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他们有的在上海滩叱咤风云,有的在本地也办起了民族工业,最著名的莫过于“三支半烟囱”:和丰纱厂、太丰面粉厂、永耀电力公司、通利源榨油厂。我们来看和丰纱厂,旧址在现在的和丰创意广场,是现在维科家纺的前身。翻看历史一看,发现和丰纱厂在20世纪10年代无论是厂家规模还是盈利的利润都是空前未有,而从宁波民族工业又可折射出全国民族工业都在蓬勃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原因何在?(阅读书本)
生:中华民国建立,扫除政治上的束缚;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列强忙于一战;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师: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运动揭示着民族意识从少数人的觉醒来到了多数人的勃发,而这个意识又是近代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板书:民族意识勃发)。另外,老师还注意到教材最后一句话,说工人阶级壮大(板书)到200多万,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结合之后的史实,说说你如何理解“不可忽视”这个词?
生: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阶级基础。
【设计意图】结合和丰纱厂等乡土的民族工业,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和感知,将历史感悟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高对周边史料的挖掘能力,认识一战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作用。
(四)文人的疾呼
【任务设计】回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教学片断】
师:商人在为国家积极奔走的同时,发现他们并不是独行侠。刚才我们看到胡适、陈独秀等人,很容易联想到一场运动?
生:新文化运动
师:这场运动时期有本杂志很有名。《新青年》)这一时期有两位先生很受推崇?
生:民主、科学
师:这一时期文人意识到要学习西方传播而来的民主、科学思想。“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救亡图存的口号,之前洋务运动说学习器物,后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说学习制度,但都失败了。现在可以说是中国最聪明的人说,要学习思想,为什么?(结合教材)
生:人民的思想未被解放。
师:没错,洋务运动就不用说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怎么发动群众,并不是人民不想帮你,而在于他们不知道你要带给他们什么。如果你告诉他们,你们是自由平等的,以后不用跪了、站起来,不要相信人血馒头,这是愚昧的,于病情无补,应该相信科学。这样人民才会加入你的队伍,一起去推翻旧社会。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师:对比西方,以英国为例,先解放思想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再改变制度如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最后更改器物如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发现,中国学反了,也很好理解,因为世人都习惯了从最简单的做起,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终于在这一时期认识到要学习思想。
师:刚才我们提到《新青年》,这是当时宣传新思想的阵地,另外还有一所大学——北京大学。这所大学在之前还真不咋地,地理位置在故宫东北角大概1公里。因为招收的基本是官宦子弟,纨绔之风盛行,直到有个人来当了校长——蔡元培。(照片展示)
师:正是从这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然后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如陈独秀说:唯有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拯救中国各领域的黑暗。同时这场运动还是一场文学改良运动,因为思想解放运动靠文言文来传播的话,受众面太小,所以胡适提议“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连旧势力的代表溥仪也跟随了这股浪潮。
【设计意图】联系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制度”最终失败,凸显近代中国唤醒民众觉醒的重要性,从而烘托新文化运动的深远作用。陈列北大红楼的若干照片,感受一百年前不屈的文人在思想领域倾尽己力的伟大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五)庶人的流离
【任务设计】掌握北洋政府在外交上趋于主动,感受一战华工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教学片断】
师: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民不聊生(板书)、流离失所成为了常态,本课开篇的图片就揭示了当时的农民逃荒的场景。有些人为了生计,甚至要奔赴异国他乡,就是一战时期远赴欧洲的中国劳工。
师:今年是一战结束100周年,100年前,北洋军阀在紫禁城太和殿广场举行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阅兵仪式,庆祝自己一战战胜国的地位。参加一战,是北洋军阀内部一直以来的呼吁,教材中也提到“为了争取国际地位、遏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从晚清的被动挨打转变为趋于主动(板书),这从北洋政府在边疆问题上的诸多谈判也可以看出。
师:照片中这些士兵军容齐整、似乎不可一世,其实他们基本没去过欧洲参战。北洋军阀的军费基本用于国内混战,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但同时又不想失去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后来看到英法因为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口,劳动人大量缺乏。于是,人口第一的中国就成为了他们需要的对象,所以奔赴欧洲的是这些人(照片,中国劳工,一共14万)。
师:他们来到欧洲,要从事繁重的劳务工作,比如挖战壕,生活条件极其糟糕,但仍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你说他们出发前相互约定:我们要为国争光,努力为国家赢得胜利。这我是不信的,他们更多的是出于生计所迫,因为招工合同上写着1法郎一天,一个月大概5银元,相当于150斤大米,10斤肉,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是非常有诱惑力的。然后他们来到了欧洲,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屈辱,也带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一丝不苟,在欧洲赢得了尊重(英法对华工的肯定),也为国家赢得了许多(巴黎和会顾维钧为什么能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很大程度上底气来源于这些华工,他们大多来自山东),有些人也为自己赢得了幸福(最后一个华工朱桂生,与法国女子结婚,300个人类似经历)。
师:相比较之前那些历史的杰出人物,他们可能是历史老人眼中的小人物,但他们才是我们在那个时代最可能重合的身影。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很可能就是这些劳工,在英法士兵可以欢呼胜利的时候,我们还要去战场清理未爆炸的炸弹然后继续牺牲,也可能在开赴欧洲的路途中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葬身鱼腹,14万人去,11万人回,牺牲的几万人只有1874人墓碑上留有名字。这就是一战时的劳工,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国家的尊严。
【设计意图】任何人都在不同形式上参与了历史的前进,相比较杰出人物来说,庶人更贴近我们自身。在一个个普通的劳工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强大文化底蕴。他们的朴实、他们的勤劳、他们的自律,都让世界为之侧目,这是体现家国情怀的绝佳载体。
【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历史,这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但有些能人在权力和欲望面前迷失,有些民间商人却为国家积极奔走,有些书生大声疾呼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还有一些普通人在特殊的场合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国家的尊严。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它就像生活一样,有时候就是泥沙俱下,就是荆棘与鲜花并存。当然,我们希望鲜花能多一点。
【课后拓展】
最后简单联系下新高考,现在最后一题有了论述题,12分。四年前,为了纪念一战开始100周年,《看历史》杂志出了这样一刊“1914,这个国家会好吗”。摘要是这样写的:新生的中华民国已历三载,但政争、战乱和贫困,却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不见终结。百年后,他们的选择仍然会引发我们长久的思索:1914,这个国家是否会好起来?学完今天这课后,相信同学们心里的答案会更加清晰,谢谢大家的配合!下课!
八、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标、新教材与核心素养的三管齐下,给众多一线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考和尝试,本课就是笔者在宁波市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上的一次课堂展示。本课线索经仔细斟酌后,最终选择了以“鲜花”与“荆棘”并存、“最坏”与“最好”同行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凸显时代主题。
1、课后评价。观摩本课的老师们基本全程被本课纷繁生动的史料所吸引,和丰纱厂等本土民族工业的史实颇具吸引力,借由不同阶层的人透视整个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相当引人入胜。但笔者与一些教师交流时,都觉得本课精彩有余、深度不足,很多教学环节只能点到为止,颇感意犹未尽。
2、课时作业的设计思路和评价原则。
(1)设计思路。考察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考察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考察新文化运动的运动内容;考查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状况,考察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论从史出的能力。
(2)评价原则:灵活性、层次性、预见性、独立性。
例题:
1.1912年2月至1913年7月不到两年时间,袁世凯政府被迫更换了四届内阁,甚至出现国会在一天之内提交6份弹劾方案的情况。这主要反映( )
①革命派与旧势力斗争难以妥协 ②立法与行政权缺乏制衡 ③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④袁氏复古尊孔遭到抵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2.读下图,对下图所示历史现象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主要得益于一战期间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B.创造了民国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高纪录
C.面粉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改变了当时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的现状
3.《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4.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
5.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严复对友人说欧洲战事或许在这年春夏间可决胜负,“但兵亊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据此可知,严复( )
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
B.主张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
C.預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
答案:
1.【答案】A
【解析】材料“不到两年时间,袁世凯政府被迫更换了四届内阁”体现革命派与旧势力斗争难以妥协,故①正确;材料“国会在一天之内提交6份弹劾方案”反映立法与行政权缺乏制衡,故②正确;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的时间是1915年,与材料“1912年2月至1913年7月”不符,故③错误;袁氏复古尊孔的时间是1914年,与材料“1912年2月至1913年7月”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主要得益于1914年—1918年的“一战”,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故选A项;1936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到高峰,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面粉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非近代产业的资本占比变化,排除D项。
3. 【答案】D
【解析】“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表明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作用是有限的,但不是毫无作用,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不能体现程度高,故C项错误;“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表明一战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4.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17年起,为数渐增……真正轰动一时……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结合所学,1917年新文化运动发起了“文学革命”,故选D项;自强求富,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A项;实业救国论,以张謇等人为代表,早在19世纪末就已提出,排除B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排除C项。
5. 【答案】A
【解析】关于对德参战议题,严复认为“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故A项正确;严复主张“乘机利用”,而非静待时机,故B项错误;严复主张“乘机利用”,而非坐以待毙,故C项错误;材料中严复主张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没有涉及整顿内政,故D项错误。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新教材一课时的内容之多,本课的内容跨度与现行教材相比,一课至少相当于3课时,在内容安排上如何取舍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问题。
2、袁世凯而非孙中山是当时时代强人的分析是本课对传统认知的一个突破,参考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书籍,若条件允许,可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内心真实想法做一个大胆的、体现史料实证的教学尝试。
3、本课的史料极其丰富,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但在深度上,感觉还是欠缺了一点,“最坏”与“最好”的观点都有相当多的史料来依托,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表达观点的课堂探究只能改为课后拓展,假如在课堂上呈现并加以点评的话,效果可能更好。
4、部分教师与笔者交流时,提到感觉该课是老教材《新文化运动》的翻版,前四目为背景,最后一目为运动的过程和内容。这一看法忽视了新教材以通史为脉络,各目内容在该课中的地位一致的客观情况,观念上需要及时更新。
5、本课在涉及民族工业方面提到了本土相关史料,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国情怀,建议其他同仁也在乡土史方面多挖掘多利用。
十一、点评
本课以一组历史人物照片为引子,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众生相及历史整体面貌生动具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补充了诸多袁世凯的历史活动,史料实证民国初年袁氏当政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全面客观地揭示了推动历史进程的诸多因素。又利用本土和丰纱厂的相关史实,以小见大回顾了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加深历史理解。通过展示笔者实地探访北大红楼的研学照片,时空相联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加之课堂后半段对一战中华工的浓墨重彩,彰显历史长河里各色中国人的共通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特质,涵育家国情怀。最后,本课用“鲜花”和“荆棘”并存画龙点睛,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社会状况相呼应,相信能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