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蜜蜂》(2)
翅膀一展亮晶晶,
整天飞舞花丛中,
手足不闲爱劳动,
酿造蜜糖好过冬。
本篇课文选自《昆虫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记录了它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作者介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初读课文
我会认:
试 验 证 阻 测
括 误 途 陌 超
shì
yàn
zhèng
zǔ
cè
kuò
wù
tú
mò
chāo
辨
辩
辫
分辨
争辩
辫子
几乎(jī) 几个(jǐ)
尽管(jǐn) 尽力(jìn)
闷热(mēn) 纳闷(mèn)
读一读:
蜜
蜂
辨
阻
跨
括
检
确
误
途
陌
我会写
查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为了证实蜜蜂( ),做了个试验,得出了蜜蜂有一种( )的结论。
法布尔
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4. 蜜 蜂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证明是作者放飞的。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
1.“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读一读: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检查蜂窝时,我又发现了15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 )它们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但
尽管
都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
回来了。
的的确确
一天,我(先)在我家花园的
蜂窝里捉 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
纸袋里。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再)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
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他们的背上
做了白色的记号。
(还)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
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另外三只哪去了?
能,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可能风大,蜜蜂折断了翅膀,回不了家了;也可能是蜜蜂遇到伤害,出于自卫,蜇人后死了!
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
实验结论是什么?
肯定的地方
有疑问的地方
→
→
→
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究竟是一种什么本能?
14. 蜜 蜂
1.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实验过程。
先……接着……然后……最后……
2.去掉实验的一个步骤行不行?
不行,缺少实验的科学性。
捉蜜蜂,放入纸袋;
带到四公里外,做记号,
放飞蜜蜂;
记录飞回的蜜蜂的数量和时间。
实验过程
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蜜蜂
实验目的——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捉蜜蜂——做记号
实验结论——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放蜜蜂——测能力
板
书
设
计
看蜂窝——解疑问
严谨求实
善于观察
14.蜜 蜂
小结
我们随着科学家法布尔做的试验认识了小小的蜜蜂蕴含的巨大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
科学家观察细致、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靠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表现了法布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作风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拓展延伸
2、课外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读一读,多了解学习昆虫方面的知识。
1、进一步搜集关于蜜蜂的知识和其他具有不同本领的小动物的资料
鸽子具有辨别地球磁场变化的器官,鸽子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常好,它有强烈的认巢性,通过太阳或星星的方位,准确地判断回家的方向,无论把它带到几千里之外,它也能飞回老家。所以古代人用鸽子作为通讯工具。
鸽子
狗
狗的嗅觉、听觉非常灵敏,记忆力很强,凭着这些特殊的能力,狗即使离开主人多年,重逢时也能相认,还能找回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