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文山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7 22: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文山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题为单选,每题1.5分;31-40为多选题,每题2分,共65分)
1.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B_),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bb),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 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B. 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C. 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1/4
D. 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2.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  )
A.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 实验→分析→假设→验证 D. 实验→假设→验证→讨论
3. 金丝雀的羽毛颜色有绿色和棕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人养了一对绿色金丝雀,其子代中雄性都为绿色,雌性绿色∶棕色=1∶1。据此现象分析,控制金丝雀羽毛颜色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A. 常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 Z染色体上
4.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 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体
C. 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过互换
D.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无同源染色体
5. 如图是某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该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能女性大于男性
B.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I-1、Ⅱ-5均为杂合子
C.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6患病的概率是1/2
D.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6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6. 如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精氨酸的合成只受一对基因的控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C. 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 四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7. 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8.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中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
B.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来实现的
C.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D.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9. 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基因数目或基因序列的改变。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模式,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后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 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 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 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10.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1. 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 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 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X
12. 下列有关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数目加倍
B. 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核DNA含量加倍
D. 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
13. 下图是动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 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 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 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14. 如图所示,甲~戊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显微照片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甲时期实现了细胞核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 图丙中的染色单体数和染色体DNA含量均与图戊相同
C. 图丁中的染色体比图戊更为分散,更便于观察
D.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从甲依次进入丙、戊、丁、乙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
15.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 C B. H C. O D. N
16. 下列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
A.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 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17. 下表是有活性的番茄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如图是番茄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数量最多的元素也是a
B. 若图表示细胞鲜重,则甲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表中的b
C. 若表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含量和番茄细胞中完全相同
D. 若图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甲化合物应为蛋白质
18.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做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9. 棉花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  )
①高尔基体 ②溶酶体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右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H5N1病毒无图示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⑨
C. 硝化细菌细胞不含⑥,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D. 蓝细菌细胞不含⑦,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1. 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构成ATP的小分子物质,a、b表示某种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磷酸基团 B. 乙表示脱氧核糖
C. 丙表示腺嘌呤 D. a、b表示特殊的化学键
22.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豌豆细胞含28条染色体。下列对豌豆细胞有关“数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叶肉细胞含28条染色体
B. 豌豆的根毛细胞含14个核DNA分子
C. 处于分裂前期的豌豆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 
D. 染色单体和着丝粒的数量始终相等
23. 下列关于细胞生长、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在生长、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B. 细胞分化时,细胞数目增多,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C. 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D. 细胞的分化是建立在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的,但分裂的细胞不一定进行细胞分化
24.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环境影响
25. 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有红色和褐色两种,颜色的遗传因子组成与相应的表现类型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褐色母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 B. 褐色母牛产下的褐色小牛必为雄性
C. 红色公牛的子代雌性可能为褐色 D. 红色公牛的子代雄性必为红色
26. 蓝细菌细胞的DNA分子为环状,酵母菌细胞的DNA分子为链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 环状DNA分子中(A+C)/(T+G)≠1
C. 环状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 环状DNA分子比链状DNA分子更稳定
27. 假设有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 60、20 B. 80、40 C. 40、20 D. 40、30
28. 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科学家发现了世界首例染色体异常核型:46,XY,t(6,8),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某女性患者的第1和5号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异常核型可表示为46,XX,t(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易位
B. 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的第6和8号染色体易位
C. 只有缺失和重复这两类染色体变异才能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D. 染色体易位不属于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
29. “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是白居易的一首描写白菜的诗。研究表明,“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现象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
B. 细胞内的结合水增多,抗寒能力增强
C. 细胞内的自由水增多,细胞代谢旺盛
D. 白菜变甜是因为糖类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
30. 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 上表数据说明,甲植物比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C. 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都逐渐增大
D. 在30~45 min期间,甲、乙两种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1. 下列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 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 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 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32.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因生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兰花细长的花距是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33. 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渗透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管中水位高度高于乙管 B. 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C. 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 两管的葡萄糖浓度均为8%,淀粉均为4%
34.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色素丁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
B.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C. 在开花季节采摘水稻的新鲜叶片做实验,其结果与图中结果相似
D. 研磨时未加CaCO3,滤纸条上四种色素可能都不出现
35.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则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的供能场所是①
B. 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则除图中标号所示细胞器外,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C. 若该细胞来自某低等生物,则由⑥可知该生物一定为低等植物
D. 若该细胞来自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合成的场所是⑦
36. 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元素
B. 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 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 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37.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 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 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38.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B. 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h)
C. 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 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
D.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向右移动,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39.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如下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另一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所有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都正常,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B. 细胞分裂能否进入后期与来自两极纺锤丝的均衡拉力有关
C. Mad2蛋白功能异常,细胞将在染色体错误排列时停止在分裂中期
D. 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40.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结构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自噬属于细胞凋亡
B. 细胞自噬可以发生在细胞生长的各个阶段
C. 降解受损或功能退化细胞结构的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D. 细胞自噬是由基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过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41. 如图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42. 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_, 需要解旋酶、__________酶参与。
(2)RNA复制酶可以参与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可发生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发生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4)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则此酶参与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__,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和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④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将消化道中的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吸收进血液。如图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示意图。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侧,细胞膜凸起形成结构③,该结构可以____________,有利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道中吸收营养物质。
(2)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的病毒家族,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新冠病毒与图中结构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化学组成最相似,该结构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指令,主要通过________(填序号)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
(3)某同学用包裹药丸的球形蜡质盒、铁丝、硬质泡沫塑料等制作了结构②的模型,该模型是_______模型,该同学在设计并制作时认为模型的美观与否是第一位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5. 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接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之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中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图1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鳉鱼种群的基因库。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两湖鳉鱼之间存在____________;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1. A 2. C 3. D 4. C 5. B 6. B 7. D 8. C 9. D 10. C 11. B 12. D 13. C 14. B 15. A 16. D 17. D 18. C 19. C 20. B 21. B 22. B 23. B 24. B 25. A 26. A 27. A 28. C 29. C 30. A 31. ABD 32. ABC 33. AC 34. AC 35. CD 36. ABD 37. ABC 38. BCD 39. AC 40. BD
41. 【答案】(1)常 X (2)AaXBXbAAXBXb或AaXBXb (3) 1/24 1/8
42. 【答案】(1)DNA复制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 (2)e (3)b、c a、b、c (4)d RNA RNA
43. 【答案】(1)分裂(分化) 分化(分裂) 基因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44. 【答案】(1)扩大细胞膜面积(扩大吸收面积) (2)核糖体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链 ⑥ (3)物理 不同意 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45. 【答案】(1)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 (2)生殖隔离 遗传多样性 (3)Y1~Y3 18%
答案第2页 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