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03 21:16:2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1.(2023·上海)一场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得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A.可以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B.无法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C.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D.无法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2.(2023高二下·玉林期中)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图象(曲线为半圆),由此可知物体是做(  )
A.圆周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3.(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小张打算从杭海城铁海洲站骑行到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他通过高德地图导航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信息,若他按照高德地图提供的方案出行,则(  )
A.“推荐方案”中的1.4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B.“方案二”中的8分钟是指某个时刻
C.“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相同
D.研究两种方案小张的骑行路线时,可将自行车看作质点
4.(2023·黑龙江模拟)小沈同学从桐乡出发去嘉兴,他在导航软件中获得如图所示的信息,按图中导航方案“预计18:37到达”。则(  )
A.“18:37”指时间间隔
B.导航推荐的方案三位移最小
C.方案一的32km除以55分钟为平均速度
D.方案二的平均速度最大
5.(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高度差一定的两点间可以搭建无数条光滑的曲线轨道,让相同小球从起点端静止向下滑落,其中有一条曲线轨道的小球是最先到达终点端,这条曲线我们称之为最速降线。如图所示,6个轨道起始端和终点端高度差相同,其中轨道3满足最速降线,6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从起始端静止释放最后都到达终点端的整个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轨道1滑下的小球位移最小
B.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平均速度最小
C.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
D.各小球滑到终点时的速度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6.(2023·深圳模拟)一只翠鸟发现露出水面的游鱼,从高空由静止俯冲扎入水中捕鱼。若在翠鸟由静止俯冲至水面的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直线,如图所示,其中、均已知,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B.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C.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
D.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
7.(2023高一下·荆州期中)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物理思想或方法,若能体悟将受益终生。以在环形公路上做圆周运动的汽车为例,下列说法中用到的物理思想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行驶的速度范围时可将汽车视为质点——理想模型法
B.线速度,当时汽车的位移将与轨迹半径垂直——积累的思想
C.若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极限的思想
D.若线速度不恒定,能粗略描述汽车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程度——比值定义法
8.(2023·广州模拟)如图,足球场上,某运动员进行“边路突破”训练,沿边线将足球向前踢出,为控制足球,又向前追赶足球,下列和图像能大致反映此过程的是(  )
A. B.
C. D.
9.(2023高一上·龙岗期末)“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若抓拍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100km/h,10点43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110km/h,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
C.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不会判为超速
三、非选择题
10.(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也叫塔式起重机,它可实现竖直、水平和旋转运动达到全方位搬运工程物料,可大大提升工程的效率。某次,一塔吊搬运的物料,它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它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此搬运过程塔架不旋转,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塔架和吊索晃动等因素,取重力加速度,求:
(1)第末物料的速度大小;
(2)第末物料离出发点的距离;
(3)第末物料受钢索的拉力大小。
11.(2023高二下·虹口期中)摆锤内置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时间为,则摆锤经过挡光片时的速度大小为   。
12.(2023高二下·濮阳期中竞赛)在相对地球速率为0.80c的光子火箭上测量苏州大学一堂40分钟的课的时间为   。
13.(2023高一上·怀柔期末)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平均速度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等于该段时间(位移)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即: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位置)的速度,当趋近于零时,
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根据题意,
已知总位移和总时间,可以计算平均速度,无法计算瞬时速度,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等于该段时间(位移)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位置)的速度,当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由此可以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速度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所以物体不可能做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物体加速度不断改变,说明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速度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图像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3.【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 “推荐方案”中的1.4公里是指路程,故A错误;
B.“方案二”中的8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B错误;
C.“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 位移相同,但是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 “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骑行路线时, 自行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自行车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平均速度为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质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作为质点。
4.【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 “18:37”指时刻,是到达嘉兴的时刻,故A错误;
B.三种方案的初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故B错误;
C.方案一的32km 指的是路程, 32km除以55分钟为平均速率,故C错误;
D.根据可知,三种方案位移相同,第二种方案用时最短,故第二种方案平均速度最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分出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知道位移时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5.【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依题意,6个轨道起始端和终点端高度差相同,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所有小球的位移大小是一样的。A不符合题意;
B.依题意,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所用时间最短,根据 易知,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平均速度最大。B不符合题意;
C.根据 ,可知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C符合题意;
D.小球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即 ,可知各小球滑到终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比较位移的大小;利用平均速度公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利用重力和平均速度可以比较重力平均功率的大小;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重力做功可以判别小球滑动到终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6.【答案】B,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由图像可得,变形得,可知翠鸟从高空由静止俯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得加速度为,所以当时,速度最大,大小为,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可得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利用位移公式结合图像斜率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的最大值;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翠鸟运动的距离大小。
7.【答案】A,D
【知识点】极限法;理想模型法
【解析】【解答】A.在研究汽车行驶的速度范围时汽车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将汽车视为质点,这是理想模型法,A符合题意;
B.线速度,当时汽车的位移将与轨迹半径垂直,这是极限的思想,B不符合题意;
C.若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这是积累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D.若线速度不恒定,则角速度能粗略描述汽车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程度,这是比值定义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当时间趋近于0时,汽车的位移于半径垂直,这是极限思想;当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这是累积的思想。
8.【答案】A,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运动员将足球向前踢出,由于地面有阻力作用,足球做匀减速运动,运动员向前追赶做加速运动,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足球做减速运动,运动员做加速运动,且踢球时两者在同一位置,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由于足球受到阻力作用所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速度的变化可以判别对应速度时间图像及位移时间图像。
9.【答案】B,C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AB.因为vA=100km/h<120km/h,vB=110km/h<120km/h,所以不会判为超速,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题可知,轿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min=0.2h,则轿车的平均速度 ,该轿车超速,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利用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判别是否超速;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进而判别是否超速。
10.【答案】(1)解:物料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时,物料在x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物料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故时,物料的速度大小为
(2)解:内物料沿x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沿y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故此时物料离出发点的距离为
(3)解:对物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受重力、钢索拉力,其合力沿x方向;其中,
则第末物料受钢索的拉力大小为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分析】(1)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出此方向的速度,再求出y方向的速度,根据求解;
(2)求出内物料沿x方向的位移大小和y方向的位移大小,再根据计算;
(3)对物料受力分析,根据三角形定则求解。
11.【答案】光电门;
【知识点】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本实验中,需要测量摆锤在某一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且实验装置中用到了挡光片,因此摆锤内置的传感器应为光电门传感器;
利用光电门测速,实际是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可知摆锤经过挡光片时的速度为
v=
【分析】光电门传感器感应光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光电门测速公式v=。
12.【答案】66.7分钟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
【解析】【解答】在相对地球速率为0.80c的光子火箭上测量苏州大学一堂40分钟的课的时间为
【分析】根据求出时间大小。
13.【答案】(1)解: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前1s的平均速度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小些,因为汽车做减速运动;
(2)解: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
【知识点】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运动的位移,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所以前1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开始制动的瞬时速度大小;
(2)已知汽车后2s内的位移,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1.(2023·上海)一场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得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A.可以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B.无法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C.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D.无法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答案】C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平均速度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等于该段时间(位移)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即: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位置)的速度,当趋近于零时,
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根据题意,
已知总位移和总时间,可以计算平均速度,无法计算瞬时速度,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等于该段时间(位移)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位置)的速度,当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由此可以判断。
2.(2023高二下·玉林期中)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图象(曲线为半圆),由此可知物体是做(  )
A.圆周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速度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所以物体不可能做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物体加速度不断改变,说明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速度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图像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3.(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小张打算从杭海城铁海洲站骑行到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他通过高德地图导航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信息,若他按照高德地图提供的方案出行,则(  )
A.“推荐方案”中的1.4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B.“方案二”中的8分钟是指某个时刻
C.“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相同
D.研究两种方案小张的骑行路线时,可将自行车看作质点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 “推荐方案”中的1.4公里是指路程,故A错误;
B.“方案二”中的8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B错误;
C.“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 位移相同,但是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 “推荐方案”和“方案二”的骑行路线时, 自行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自行车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平均速度为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质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作为质点。
4.(2023·黑龙江模拟)小沈同学从桐乡出发去嘉兴,他在导航软件中获得如图所示的信息,按图中导航方案“预计18:37到达”。则(  )
A.“18:37”指时间间隔
B.导航推荐的方案三位移最小
C.方案一的32km除以55分钟为平均速度
D.方案二的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 “18:37”指时刻,是到达嘉兴的时刻,故A错误;
B.三种方案的初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故B错误;
C.方案一的32km 指的是路程, 32km除以55分钟为平均速率,故C错误;
D.根据可知,三种方案位移相同,第二种方案用时最短,故第二种方案平均速度最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分出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知道位移时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5.(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高度差一定的两点间可以搭建无数条光滑的曲线轨道,让相同小球从起点端静止向下滑落,其中有一条曲线轨道的小球是最先到达终点端,这条曲线我们称之为最速降线。如图所示,6个轨道起始端和终点端高度差相同,其中轨道3满足最速降线,6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从起始端静止释放最后都到达终点端的整个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轨道1滑下的小球位移最小
B.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平均速度最小
C.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
D.各小球滑到终点时的速度相同
【答案】C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依题意,6个轨道起始端和终点端高度差相同,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所有小球的位移大小是一样的。A不符合题意;
B.依题意,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所用时间最短,根据 易知,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平均速度最大。B不符合题意;
C.根据 ,可知从轨道3滑下的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C符合题意;
D.小球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即 ,可知各小球滑到终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初末位置可以比较位移的大小;利用平均速度公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利用重力和平均速度可以比较重力平均功率的大小;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重力做功可以判别小球滑动到终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6.(2023·深圳模拟)一只翠鸟发现露出水面的游鱼,从高空由静止俯冲扎入水中捕鱼。若在翠鸟由静止俯冲至水面的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直线,如图所示,其中、均已知,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B.翠鸟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C.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
D.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
【答案】B,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由图像可得,变形得,可知翠鸟从高空由静止俯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得加速度为,所以当时,速度最大,大小为,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可得翠鸟在空中运动的距离为,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利用位移公式结合图像斜率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的最大值;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翠鸟运动的距离大小。
7.(2023高一下·荆州期中)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物理思想或方法,若能体悟将受益终生。以在环形公路上做圆周运动的汽车为例,下列说法中用到的物理思想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行驶的速度范围时可将汽车视为质点——理想模型法
B.线速度,当时汽车的位移将与轨迹半径垂直——积累的思想
C.若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极限的思想
D.若线速度不恒定,能粗略描述汽车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程度——比值定义法
【答案】A,D
【知识点】极限法;理想模型法
【解析】【解答】A.在研究汽车行驶的速度范围时汽车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将汽车视为质点,这是理想模型法,A符合题意;
B.线速度,当时汽车的位移将与轨迹半径垂直,这是极限的思想,B不符合题意;
C.若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这是积累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D.若线速度不恒定,则角速度能粗略描述汽车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程度,这是比值定义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当时间趋近于0时,汽车的位移于半径垂直,这是极限思想;当线速度逐渐减小,但运动的路程继续增大这是累积的思想。
8.(2023·广州模拟)如图,足球场上,某运动员进行“边路突破”训练,沿边线将足球向前踢出,为控制足球,又向前追赶足球,下列和图像能大致反映此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A,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B.运动员将足球向前踢出,由于地面有阻力作用,足球做匀减速运动,运动员向前追赶做加速运动,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足球做减速运动,运动员做加速运动,且踢球时两者在同一位置,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由于足球受到阻力作用所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速度的变化可以判别对应速度时间图像及位移时间图像。
9.(2023高一上·龙岗期末)“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若抓拍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100km/h,10点43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110km/h,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
C.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不会判为超速
【答案】B,C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AB.因为vA=100km/h<120km/h,vB=110km/h<120km/h,所以不会判为超速,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题可知,轿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min=0.2h,则轿车的平均速度 ,该轿车超速,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利用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判别是否超速;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进而判别是否超速。
三、非选择题
10.(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也叫塔式起重机,它可实现竖直、水平和旋转运动达到全方位搬运工程物料,可大大提升工程的效率。某次,一塔吊搬运的物料,它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它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此搬运过程塔架不旋转,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塔架和吊索晃动等因素,取重力加速度,求:
(1)第末物料的速度大小;
(2)第末物料离出发点的距离;
(3)第末物料受钢索的拉力大小。
【答案】(1)解:物料在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时,物料在x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物料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故时,物料的速度大小为
(2)解:内物料沿x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沿y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故此时物料离出发点的距离为
(3)解:对物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受重力、钢索拉力,其合力沿x方向;其中,
则第末物料受钢索的拉力大小为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分析】(1)x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出此方向的速度,再求出y方向的速度,根据求解;
(2)求出内物料沿x方向的位移大小和y方向的位移大小,再根据计算;
(3)对物料受力分析,根据三角形定则求解。
11.(2023高二下·虹口期中)摆锤内置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时间为,则摆锤经过挡光片时的速度大小为   。
【答案】光电门;
【知识点】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本实验中,需要测量摆锤在某一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且实验装置中用到了挡光片,因此摆锤内置的传感器应为光电门传感器;
利用光电门测速,实际是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可知摆锤经过挡光片时的速度为
v=
【分析】光电门传感器感应光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光电门测速公式v=。
12.(2023高二下·濮阳期中竞赛)在相对地球速率为0.80c的光子火箭上测量苏州大学一堂40分钟的课的时间为   。
【答案】66.7分钟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
【解析】【解答】在相对地球速率为0.80c的光子火箭上测量苏州大学一堂40分钟的课的时间为
【分析】根据求出时间大小。
13.(2023高一上·怀柔期末)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解: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前1s的平均速度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小些,因为汽车做减速运动;
(2)解: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
【知识点】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运动的位移,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所以前1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开始制动的瞬时速度大小;
(2)已知汽车后2s内的位移,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