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9课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9课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类
1.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故垒西边”中的“故”作“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
B.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
C.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D.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证以亡命收系卖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谅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觅可疗疾,今官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大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逐以亡命/收系妻子/
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专门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C.祔庙是指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祔”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D.中国的古典文献中分别常用“朔”“望”“晦”来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每月的最后一天。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夷简一心为国,勇于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他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加以理会,应将诋毁者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B.吕夷简政绩突出,得到赏识。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屏风上记下了他的姓名,表示要重用他。
C.吕夷简为人机巧,受到牵连。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和夏竦,两人就向郭皇后供出他也曾依附太后,最终他被贬官为武胜军节度使。
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他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让他用来治病。三年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②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奴娇·赤壁怀古》)
10.下列各项词理解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属:劝)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应)
B.白露横江(横:充满) 一尊还酹江月(酹:洒酒酬月)
C.今者薄暮(薄:稀薄)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D.顾安所得酒乎(顾:可是,只是) 顾而乐之(顾:环顾)
11.下列对以上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写赤壁夜游,良辰、美景、好友,充满了“乐”;材料二侧重叙事,无酒、无肴、江山面目改易,充满了遗憾。材料三由赤壁场景写到周瑜,再联系到自身,抒发了豪放旷达的胸襟。
B.材料一二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材料一描绘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初秋景色,材料二则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初冬景象。
C.材料三触景生情,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大气磅礴,境界宏阔,被誉为宋词“豪放派”的典型。
D.材料一言清风明月,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直接化用佛家语。材料二状捕获的鱼“状如松江之鲈”,用西晋张翰的典故,透露出道家隐逸的志趣。材料三的最后两句,暗含年华老去而功业无成的失落,又露出儒家的底色。
12.“江水”和“明月”是三则材料中共同的意象。下面对于这两个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一组诗文都写苏轼在明月之夜泛舟赤壁,纯粹因为是游的时间和地点,使“江水”和“明月”成为上述诗文中的核心意象。
B.由赤壁想起英雄,由江水想起时间,由月亮想起造物,三则材料中的“江水”和“明月”很自然地把月夜的行踪、赤壁的场景、历史的人事、旷达的情感熔铸在一起。
C.“江水”的消和长、“明月”的盈和虚等特征,容易引发人们从变化与恒定、刹那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等角对历史人事、自然宇宙进行观。
D.人生短暂,逝者如“江水”,盈虚消长,“明月”无尽藏,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激发起共鸣和遐想,因此诗文中的“江水”和“明月”,有着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启迪。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三、语言表达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上下文文意和句式,在甲、乙两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在辛弃疾的笔下,江南是女性的,茅檐低小,稻花飘香,柔媚温婉; 甲 。 乙 ;落日当楼,断鸿悲歌,拍遍栏杆是志士不尽的慷慨。他是诗人,他更是志士;他是游子,他更是主人。浪漫的低吟也好,慷慨的高歌也罢,柔情万种,壮怀激烈,都是对这一片残山剩水深深的爱恋。
甲:
乙:
四、微写作
15.(中华经典诗词100首)要收录历代经典的诗词佳作,因为数量所限,《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篇豪放派词作中只能选择一首,主编犹豫不决。请你帮他推选出一篇,并阐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A 8.C 9.①按照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例(范例)。
②等到宣布制令时,夷简正在朝会上领班,听到提名,大惊,不知原因。
10.C 11.A 12.A 13.①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②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
14. 甲:江南又是男性的,楚天千里,雨打风吹,刚强雄健 乙:明月惊鹊,清风鸣蝉,闲听蛙声是诗人无边的浪漫
15.《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