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二年级上册 单元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一、教材内容编排 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 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爸爸看到玲玲辛苦画的画不小心被弄坏时,不是责备,批评。而是巧妙地启发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一条小花狗,最终这幅画画面更温馨。从而启发孩子敢于观察、大胆想象,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做事方法。《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二、课程标准要求 课标对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 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交流能力,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针对问题,运用多种方式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有联系生活谈体会的,比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有通过比较,谈自己想法的,比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教学中要重视这些问题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课标对第一学段关于“复述”能力要求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可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本单元课文中,《曹冲称象》的课后题,在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基础上,要求学生先借助关键词句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玲玲的画》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一封信》要求学生把第二封信的内容从课文中圈画出来,再整理成完整的一封信读出来;《妈妈睡了》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课后题着重训练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 课标对第一学段关于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练习,共安排了三次,分别是纪实类、应用类、想象类。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安排的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教材用指导语加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且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对学生写话的内容不作过多要求,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三、语文要素进阶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主要由《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4篇课文组成。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间真情,学会独立、坚强、乐观地处理身边的事情。 教材解读
语文要素 课题 内容 主旨 写法 课后思考题 要素进阶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自主阅读。 2.阅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3.借助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4.初步学会写话。 《曹冲称象》 本课讲述了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 人的智慧是和年龄大小无关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关键的时候要运用自己的大脑来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有这种觉悟,即便是小孩也是拥有大智慧的。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和小曹冲非常有逻辑条理的话语。侧面: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大人们尚且无法回答,而小曹冲迎刃而解。 2.体现曹冲换位思考的机智: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1.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2.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借助关键词句家讲述称象过程。
《玲玲的画》 本课介绍了玲玲把画弄脏的地方补画一笔,变得更好了的故事。 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糟,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其次传达了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要怕,只要有恒心万事能成。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1.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2.读下面句子,在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 试着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
《一封信》 本文写了露西给在国外的爸爸写信的故事。 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1.朗读课文。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谢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内容并朗读。
《妈妈睡了》 本文讲述了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能够体会妈妈与孩子间的美好的爱。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通过质朴、不见雕琢的语言透露出孩子对妈妈满满的爱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事什么样子的。 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你看过家人睡觉的样子吗?说一说。
人文主题 儿童生活(聪明的曹冲,爱画画的玲玲,给爸爸的一封信,睡着的妈妈从多方面体会了儿童的生活。)
语文要素 (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自主阅读。 (阅读)阅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口语交际)借助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写话)初步学会写话。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儿童生活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儿童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品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涉及儿童生活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 1. 自理能力:培养儿童独立完成基本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脸、刷牙等。 2. 社交能力:培养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尊重他人、合作、分享、友善等。 3.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如愤怒、快乐、悲伤等,并引导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4. 健康习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饮食均衡、运动等。 5. 创造力: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核心素养,儿童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交环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二、常规目标 字词句 1.认识7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能正确解析与运用同音字。 2.会写38个字、32个词语,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3.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写句子。 4.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5.能借助词句,试着讲讲故事。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3.《玲玲的画》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4.《一封信》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5.《妈妈睡了》感受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6.背诵《小儿垂钓》。 7.自主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表达 1.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2.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按照顺序说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重难点 1.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例如,《玲玲的画》,针对爸爸的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谈谈自己的理解;学习了《一封信》,谈谈“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最喜欢哪一封信?”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方法。这是锻炼学生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从而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比如,《妈妈睡了》,抓住妈妈睡觉的样子“真美丽、好温柔、好累”,表达孩子对妈妈的关爱。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练习,共安排了三次,分别是计时类,应用类,奖项类,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安排的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教材,用指导语加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且提示了写画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其实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对学生写话的内容不作过多要求,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 儿童生活 计划(13 )课时
大任务:儿童生活
任务一 挑战邀约,发布学习任务 (3)课时
活动1 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开启单元学习,引发学习期待。
活动2 初发布“故事大王”讲故事大赛邀请函,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和重点。
任务二 走进孩童,学习讲好故事 (10)课时
活动1 《曹冲称象》关键在于读好人物语气,曹冲和官员讨论称象的办法时,要读出曹冲的胸有成竹和官员的反问语气,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朗读。
活动2 《玲玲的画》课文情节简单,朗读重点是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读出语气,同时也可以抓住一些提示语“啪的一声、来不及”等词来体会玲玲心情的变化。
活动3 《一封信》对话较多,要读出妈妈和露西的不同语气,还要注意前后两封信中露西的情感变化,朗读第一封信时,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心情;提取出第二封信内容后,可以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悟,老师以愉快的语气带动学生朗读,也让学生体会露西遇到生活中好事情时的快乐心情。
活动4 《妈妈睡了》中有很多“的”字短语,注意要读得轻而短,朗读要注意使用轻柔的语气,妈妈熟睡中的模样,读的声音不能太大,要带着爱意,轻柔地朗读,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同时也感受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活动5 起初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把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所以对学生写话的内容不作过多要求,在书写格式正确的前提下,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活动6 本单元“我爱阅读”部分是《王二小》,了解时代背景很重要,阅读前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一些影视作品等了解“儿童团员、扫荡、八路军、抗日战争”等词语,注重自主阅读、同伴交流。
任务三 小试牛刀,争当“故事大王” (2)课时
活动1 评讲写话内容。
活动2 举行故事大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