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采用“导学导用”的模式,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三皇五帝至夏、商与西周的时空演进构建教材,以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先民的出现、文明的奠基、文明的曙光、文明的产生、文明的发展为明线,以从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发展历程和早期国家特点为暗线。通过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考和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时空背景下理清中华文明的产生历程,在完成课程目标基础上培育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方面,以唯物史观解析国家的产生、中华文明起源的历程,以时空观念掌握掌握原始社会分期和早期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史料实证掌握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用历史解释解读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以家国情怀分析石器时代中国代表性文化遗存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具有典型的故事性、直观性,高中历史侧重于学术性,高一学生处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学术性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教师需根据学情构建知识体系,增加课件的故事性与直观性,然后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性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课时1课时,为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第1课,下启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材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主要介绍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及其特征;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讲述三皇五帝到夏朝的历史概况;第三子目“商和西周”讲述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概况。
四、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在阅读多种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培养时空观念素养,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商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难点: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浏览教材,熟悉教材。
连接语:同学们好,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课,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快速浏览2-8页,回答本节课的题目是什么,有几个子标题,有几幅历史图片?(哪些是地图?哪些是考古史料?)
学生回答:略
2、解读教学目标。
衔接语:回答的非常好。请进一步思考从教材三个标题和历史图片可以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同学们先别着急回答,观看课程标准并集体朗读后,可能你会有收获!
学生:朗读目标。
教师:同学们读的非常响亮!课程标准就是本节课重点知识点。课程标准中有两个核心词语需要掌握,就是文明与国家。
概念解读——文明: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界定为:……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概念解读——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二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稳定的公职人员——官僚机构),强制性机构和统治的存在等。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2013》
思考:构成文明的四要素有哪些?构成国家的要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文明:政治组织、城市、文字、冶炼金属。
国家:阶级与阶层,公共权力。
解读前言。
请带着对文明与国家的理解,开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之旅!请先看屏幕历史图片。回答图片展示是什么的化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元谋人门齿化石,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元谋人以来,中华大地境内还有哪些古人类文化遗存呢?这些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有着什么联系呢?
4、小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完成早期人类与早期国家政权更迭的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图片》和早期国家政权更迭,得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5、探究旧石器时代的中华先民。
教师: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如何一步步产生发展的呢?我们先从文明的初创者——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开始。
接下来,结合图片,(找学生上黑板画对号标记)画出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中华先民遗址?同时,解读下题:高一(1)班学生总结了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生活状况,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打制石器;②从事渔猎和采集;③已经学会用火;④过着定居生活;⑤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⑥主要使用打磨结合的石器;。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选④⑥?
学生回答:按教材介绍,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6、探究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中华文明的奠基。
教师:回答的很正确。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人群性质的中华先民,到了旧时代晚期,中华先民们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当历史的步伐进入距今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之际,中华先民的生活出新了以下变化:
同学回答下列图形对应的遗址名称以及所属文化遗存类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从考古图片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中华先民生活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正是这些变革为中华文明奠定了最初基础!有哪些变革呢?
解读变革:生活状态材料(找学生回答问题)
7、探究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的中华文明出现曙光。
教师:当历史步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之际,中华先民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在变革中出现了突破,中华文明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比如良渚遗址(材料略)。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指出文明需具备国家、城市、文字、冶炼金属等四要素,结合上述资料分析良渚遗址具备文明的特征么?
8、探究三皇五帝到夏朝时期中华文明的产生。
教师:良渚遗址充分证实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华文明即将产生。 接下来,让我们观看视频,了解中华文明产生的具体情境!
学生:观看视频(略)
教师:在学习良渚遗址和观看视频后,某同学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从私有制、阶级、到产生国家的突破,据此,他总结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历程,你认为他总结的对么?
生产力提高(根本)→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公共权力设立→国家 。
其实,在前面的合作探究中,我们知道从新石器时代到国家的产生,有一个过渡时期,被称为三皇五帝,这个时期中华文明已经产生!比如
(1)高一(1)班某同学做了以下笔记,你认为有误的是:
A.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炎黄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C.五帝后期,中国历史进入万邦时代 D.五帝时代实行王位世袭制
(2)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对夏朝历史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是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D.“家天下”变为“公天下”
(3)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 A、姜寨遗址 B、牛河梁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4)思考:夏朝具备国家的特征么?
9、探究商与西周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
教师:虽然对夏朝存在争议,但可以得到确切证实的是此时期中华文明已经产生,到了商周更是得到发展。商周的中华文明又是什么情形呢?先从商代开始!
教师介绍:甲骨文和内外服: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教师:商代的内外服在西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教师带领学生解读分封制:问题探究:1.举例说明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问题探究:阅读P7宗法制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宗法制的基础;2.宗法制的核心。
合作探究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教师:中华文明在商周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经济文化层面也很繁荣,教师解读图片。含青铜器(何尊、四羊方尊、甲骨文、铭文);农业(农具、井田制: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手工业:青铜器种类繁多,绢帛的出现;
历法:夏小正、殷历、干支纪日法。
教师:让我们把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发展再次总结。
(1)夏: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商:内外服制度 周:分封制特点:“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商文字:甲骨卜辞、青铜器。特点:商人尊神事鬼,宗教观念十分强烈,占卜、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活 动。商王依靠占 卜,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神的意志,以利推行。到后来,商王的头衔上也有了帝的称号——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夏:王位世袭制,西周:青铜器,宗法制,特点: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 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 等级完全一致。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课堂总结并补充板书。
旧石器:中华先民、从原始到母系 →多元
新石器:文明奠基、从母系到父系 ↓
三皇五帝:文明产生、国家雏形
商与西周:文明发展、早期国家 →一体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
春秋战国?
课后作业:历史探索:参观涟水博物馆或淮安区青莲岗遗址。
随堂练习:导学案习题。
八、板书设计:在总结中书写板书。以板书引出第2课的讲授。
九、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的布局调整。
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皇五帝到夏、商与西周等时序将三个子目内容重新整合,便于学生掌握脉络和形成系统的时空观。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的导入、新课讲述、小结,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材料选取的典型性与原始性。
材料的选取考虑学情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图片、表格以及文字材料的选取,尽量结合教材,不脱纲,不空谈,不浪费,充分适应学生学情。问题的设计不繁琐、不深奥,要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不足。
对教材的挖掘还需深入,课件和教材应该有效结合。史料的选取需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史料不宜过多,需要深挖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