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秦的统一过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及秦末农民起义等内容有过重点学习,具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但初中的学习内容主要停留在事实性知识。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探究欲望,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经过第二课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但学生对于秦政治制度的构建及作用、秦灭亡的原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等内容还缺乏理性认识,基于学情,结合高中从具体史实向能力素养的考察特点,本课拟采用创设历史情境,通过故楚地秦人、秦建制与治政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分析史料,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分析
宏观: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社会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
中观: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三课。中华文明自古具有多元一体的文明特性,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融合,为统一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微观:本课分为秦的统一,秦的暴政以及秦的速亡三个子目,子目间为递进关系。为适应部编版新教材教学的需要,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核心大概念,以秦楚关系为主线,重构教材。按照强秦灭楚、移秦易楚、亡秦必楚、秦楚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分别讲述秦统一的背景,政治制度的构建,秦亡的原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 以时间轴为载体,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梳理,知道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秦走向统一、秦汉更迭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将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置于春秋战国背景下进行考察,理解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必然性,适度延申楚汉战争时期的胜利是秦制战胜楚制,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理解秦开创的国家体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春秋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秦形势图、西汉形势图的对比、联系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统一趋势、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把握相关史事时间、空间联系的能力。
2.史料实证:通过实物家书、睡虎地秦墓秦简、睡虎地秦墓墓地报告等实物史料形成对教材主体知识的补充,培养学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教学主干知识更全面、丰富的解释,体会实证精神。通过史料掌握秦制的构建,提高提取史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3.历史解释:以南郡作为秦统治下的一个缩影,探究秦制的构建,分析秦政治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秦亡于政而非制”做出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的能力。通过问题链的方式,理解秦暴政而亡的原因,补充秦亡暴政而亡这一单一结论下隐含的时间和手段问题。融入最新学术论点,文化冲突说,急政引发暴政说,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4.唯物史观:通过秦建制和治政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理解秦兴是因为其制度构建起民众对秦的国家认同,秦亡是因为暴政失去民心,初步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家国情怀:通过感悟家书中的国事和家事,以及理解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明白家国不可分割,国家的统一安定是家庭幸福安乐的基础,初步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制度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影响,秦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秦制的建立、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设计思路
本课的核心大概念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大概念下统摄“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民族交流融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核心知识。本课以秦楚关系为主线,重构教材。以两封故楚地秦人家书创设历史情景,按照强秦灭楚、移秦易楚、亡秦必楚、秦楚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分别讲述秦统一的背景,政治制度的构建,秦亡的原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同时,通过实物史料的补充,增添历史细节,提升学生兴趣。
通过微观史学的方式,折射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及影响:背景部分,讲述秦灭楚的必然性到偶然性;制度构建部分,通过秦对南郡的治理作为秦统治下的一个缩影,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构建秦政治制度间的逻辑联系,以小见大,突出秦政治制度的作用。秦亡原因部分,先从个例出发,南郡治理问题,层层推导秦建制与治政之间的矛盾,强调秦亡的必然性,补充教材单一结论后的逻辑关系。进一步用亡秦必楚回归主线,显示出由楚灭秦的偶然性,同时为下部分内容做铺垫。通过秦制胜楚制、实物史料、地图突出教材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资源:地图 实物史料 文字材料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史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视频】一封故楚地的秦人家书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记录木牍家书的时间、人物、事件 学生回答: 时间、事件:秦王政二十四年,秦灭楚决战 人物:黑夫和惊、衷 地点:南郡安陆(战国前期属楚,今属于秦地) 陈(淮阳)、反城 (过渡)这封家书写于秦灭楚的决战中,是秦统一战争中重要一役,秦为何灭楚?秦为何能统一? 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神入历史,吸引学生学生兴趣,并进行时空定位;通过睡虎地秦简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一:强秦灭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背景 1.秦灭楚的必然性 材料一: 问题1:上图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预习成果展示】 思想:大一统思想的出现与发展,统一成为人们的共识。 社会: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材料二:母亲收到这封书信后,请及时给黑夫与惊回信,并告知黑夫相家爵是否到来——睡虎地楚地秦人家书 问题2:秦为何能灭楚? 问题3:根据秦楚关系时间轴,概括秦灭楚采取了哪些手段?为灭楚提供了怎样的条件? 通过春秋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秦形势图的对比、联系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统一趋势。 与教材进行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通过秦楚关系的变化,理解秦统一的可能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移秦易楚: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构建 (过渡)公元前231年秦发动统一战争,其中,从公元前226年——前223年,从蚕食到侵吞,秦逐渐吞并了楚的全部疆域。随着军事战争的胜利,秦也将行政措施推广到全国各地。 1.从军事占领到行政管理 (预习展示)秦统一后在全国设立了哪些行政制度? 学生:展示并解说。 2.从楚故都到秦属郡 (过渡)这些措施的治理效果如何?让我们将目光转回家书中一个特殊的地方——黑夫、惊的家乡南郡。秦之南郡曾长期为楚国都郢,历代楚王在此苦心经营400年,至今都留有楚王城的历史遗存。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占郢都,楚朝廷东迁,秦政权在此设立南郡加以治理,至秦统一六国时,秦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持续了五十七年。秦统一战争中,前线部队中不乏南郡的兵源,南郡也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秦统一战争中的重要战略要地。故楚地民众为何成为秦兵抗楚?秦制又是如何改造故楚地的呢? 材料一:惊听闻新地的城中大多人烟稀少城内空虚,政府已经下令将那些违反秦国法令的人迁入新地充实城中人口了……新地有盗贼出没,请衷不要去新地。急急急。 ——睡虎地秦简家书 问题1:秦采用怎样的措施解决新地人少的问题?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睡虎地秦墓M11,墓主“喜”是在南郡属县担任过令史的地方官吏。在他的墓中随葬有大批竹简,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杂抄》《日书》《为吏治道》《语书》等法律文书。 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時,喜产。
今元年,喜傅(《汉书.高帝纪》注:“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
〔四年〕,□軍。十一月,喜□安陸□史。
六年,四月,為安陸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獄鄢。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終。自占年(自我申报年龄)
——摘编自《编年记》 材料三: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导)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 ……今法律令已具矣……故腾为是而脩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知)之……以次传;别书江陵(县名)布,以邮行。 ——南郡守腾(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语书》 问题3:南郡守腾颁布了怎样的措施治理地方?其目的是什么? 问题4:政令传达方式说明秦制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喜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简文还记载了喜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 问题:官吏来源是什么?跟先秦时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 材料六:母亲收到这封书信后,请及时给黑夫与惊回信,并告知黑夫相家爵是否到来——睡虎地楚地家书 材料七:《日书》(选吉凶日,占卜用书)“必有爵” 问题4:材料反映出民众有怎样的观念? 问题:秦制在全国的推广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过渡:从法律身份认同(基础)到思想文化认同(手段)再到制度认同(目的),最终形成对秦国的认同。正是在这种认同下,实现了故楚地民众从“楚人”到“秦人”的转变,秦在南郡建立起有效统治,只是治理南郡的经验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与教材进行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介绍南郡,呼应导入中家书中的地点,同时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索兴趣 以南郡作为秦统治下的一个缩影,从个例到共性,探究秦制的构建及意义,通过问题链的形势,帮助学生理解秦政治制度间的联系。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合知识,从全国的视角展现秦制促使民众产生国家认同的原因。从而理解秦政治制度建立的作用。
三.亡秦必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 1.秦建制与治政的矛盾 (1)严刑峻法导致暴政 材料一:现在法令已经公布,听说官吏、百姓犯法有奸私行为的尚未敛迹,私自的爱好和旧有的习俗仍不改变……现在我要派人去巡视,检举是不服从法令的人,依法论处,对令、丞也要处分。还要考核各县官吏,哪一县官吏有犯令而令、丞没有察处的,要将令、丞上报处理。 ——南郡守腾(摘编自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语书》) 问题1:秦通过法律整合故楚地习俗和文化效果怎么样?如何进一步保证效果? 生:原有民众习俗没有改变,官吏和百姓犯法。律令贯彻不利;以法治吏,形成暴政 教师:从楚地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出秦法和地方习俗之间的矛盾难以完全消除,为了进一步整合思想,推行秦制,秦必然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文化政策。 (2)文化专制激化社会矛盾 学生回答:焚书坑儒 (展示材料) 焚书范围:六国历史记载+私人收藏书籍 保存:秦国史书+博士文献+实用书籍 坑儒:坑杀散布反对秦始皇统治言论的儒生460余人 师: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什么? 生:文化专制 师:这种手段能使六国接受秦的文化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统治时间过短,文化的统一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光靠法律和行政命令的手段难以完全实现文化的整合。(时间、手段) 教师总结:急则切,切则严,严则酷,酷则暴,暴则亡。急政在一定程度导致了暴政,激化秦与六国的矛盾。这也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3)沉重赋税,繁重徭役 材料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史记》 材料三: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50万士卒 修筑长城征派40万人 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有300万人 ——摘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教师总结过渡:对于秦亡的原因,柳宗元评论说,”秦亡于政而非制”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生思考回答:秦推行秦制,客观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但其急政和以法律行政手段强制性推行的方式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建制与治政之间的矛盾。 教师:统一的国家建立初期百姓最渴望什么? 学生:和平安宁 教师:秦的统治者并没有看到百姓的这种诉求,激烈巨大的变革,单一的法律行政管理手段,沉重的负担,却反而使各国人民,在外来的压迫面前,强化了对己经灭亡的故国的认同,并在反秦的旗帜下团聚起来。陈胜敏锐地发现了这种民欲的变化,率先用楚国的名号发动了反秦的战役。 2.亡秦必楚的应验 (教师讲述秦灭亡过程) 问题:为何说亡秦必楚? 学生:秦楚历史纠葛、楚旧贵族势力强大 通过问题链,以及追问的方式,理解秦暴政而亡的原因。补充秦亡暴政而亡这一单一结论下隐含的时间和手段问题。添加最新学术论点,文化冲突说,急政引发暴政说。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陈胜发动起义的原因,承接课程主线,秦楚关系,为下部分内容做铺垫。 通过对“秦亡于政而非制”做出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的能力。 从秦亡的必然性回归楚灭秦的可能性,回归课程主线,并为下部分秦制战胜楚制做铺垫
四.秦楚之间: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思考 材料一: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史记·萧相国世家》 以秦吏为骨干的行政体系,能够兼顾专业性与稳定性,为萧何利用户籍和赋役等制度组织兵员、征调粮草,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有生力量和后勤补给打下坚实基础 —《败亡与重生》 1.问题:根据材料一回答,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秦制胜楚制 教师引导:从楚汉战争秦制胜楚制到汉代汉承秦制,这再一次证明了秦制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应运”之制,秦制带给我们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为后世所继承。 材料二:睡虎地组遗存主要包含三种考古学文化因素。第一种是秦文化因素。第二种以小口瓮 、广肩罐 、罐形壶等遗存为代表,它们主要见于江汉平原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遗存中,应该是当地受秦文化传统影响而产生的地方性因素。第三种是楚文化因素。 ——《关于秦汉时期楚文化的探讨》 2.问题:根据材料二回答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学生:促进文化交融、民族交融。 3.长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如何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视频】睡虎地秦简家书对统一的渴望 通过楚汉战争刘邦战胜项羽原因的探讨,补充教材观点,并再次证明秦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突出秦制建立意义的重点。 通过实物史料补充历史细节,突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通过战国到西汉疆域图的变化,理解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使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本版图,为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突出教学重点。 首尾呼应,同时突出主体
九.板书设计
从强秦灭楚到亡秦必楚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强秦灭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背景
二.移秦易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构建
三.亡秦必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
四.秦楚之间: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思考
十.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
教学过程上:按照强秦灭楚、移秦易楚、亡秦必楚、秦楚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分别讲述秦统一的背景,政治制度的构建,秦亡的原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重难点突出。
教学方法、手段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
(1)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构建其秦政治制度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
(2)有效利用多媒体,展现丰富图片、视频、材料,同时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采用新情景——两封故楚地秦人家书,新角度——秦楚关系,新材料——睡虎地秦简等
4.以小见大,从个性到共性,从必然性到偶然性,通过秦楚关系折射出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背景、过程、曲折及意义。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
本课通过秦楚关系演变以小见大折射出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背景、过程、曲折及意义。但从历史解释层面来说,由于微观史学过度关注细节,在解释历史突发事件时其关注的核心往往局限于“短时段”因素。此外,从关注对象而言,微观史学局限某个特殊的地域,研究适应于某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这种构建课堂的方法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故而,采用从个性到共性,从必然性到偶然性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捕捉宏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