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课标 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相关内容有如下要求: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017年课标(2020年修订版)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成就
教材 分析 【内容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一课,在本专题起着开篇立意的作用。本课主要包括“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个子目的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尤其是各民族胡汉交融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掀起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交融的高峰,汉族注入“塞外野蛮精悍之血”、胡族吸收“中原礼乐文明之魂”、中华民族新机重启,扩大恢张,开创空前之世局、强盛之隋唐,为第二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埋下伏笔。 本课教学内容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分成了4课进行教学,分别是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而中外历史纲要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了一个课时,教材篇幅也达到7页,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多,与此同时,本课还涉及许多核心概念,如门阀士族、永嘉南渡、淝水之战、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等等。此外,教材在讲述民族交融方面更多的是谈及少数民族汉化,但忽略了民族交融过程胡化这一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基于上述分析,面对庞杂内容已经紧张的教学时间,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陷入拖泥带水的被动局面。因此想要在1个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对于教师以及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横跨4课时,17页教学内容VS浓缩至1课时,7页教学内容 【解决方案】 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以及核心概念的理解。 基于教师教学设计逻辑对教材进行整合,利用士族之兴衰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串联起来形成第一条教学主线,利用民族之交融把教材分散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史实整合到一起形成第二条教学主线,并适当在这部分内容补充民族交融胡化的内容,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服务于教学。 教师通过精选试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学情 分析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1、知识储备:根据对初中课标及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涉及,学生拥有相关知识储备。 2、认知水平:由于初中历史的教学特点,高中起始年级的高一学生相关对相关史实的认识深度还不够。加上高中教材是以纲要的方式呈现,与初中历史微观细节相比,纲要内容更显得“宏大叙事”。此外,初中历史重知识记忆,而高中历史除了需要基础知识记忆之外,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认知水平有一定挑战。
教学 目标 【素养目标】 根据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将本课素养目标培养设定如下: (1)时空观念:能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利用年代尺、历史地图方式对该时期的史事加以描述;厘清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来龙去脉。部分同学能够从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去理解相关史事的意义。(水平层次2) (2)历史解释: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民族交融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叙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过程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水平层次2) (3)家国情怀:借助本课学习,能够基本把握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水平层次3) 【知识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意义。
教法 学法 为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及突破重难点,特设置如下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创设、问题引导、讲授法 2、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情感体验
设计 思路 基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设计思路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秉要执本,不求十全”。 因此本课始终贯穿三条线: 1、士族兴衰线:即利用士族兴衰,贯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让相关基础知识落地,预期绝大部分同学时空观念素养达到水平2。 2、民族交融线:设计学生自主展示、小组讨论等活动,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预期大部分同学历史解释素养达到水平2。 3、价值引领线:利用第二条民族交融线引出汉化”与“胡化”交错的民族交融下的中国历史走向,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是双向的,既让汉族注入“塞外野蛮精悍之血”,又使胡族吸收“中原礼乐文明之魂”,从而让“中华民族新机重启,扩大恢张”,“开创空前之世局、强盛之隋唐”,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并以此延伸出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民族精神,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他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实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的价值引领,以期绝大部分同学家国情怀素养达到水平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大兴安岭嘎仙洞北魏祭祀祖先祝文 以1980年考古工作人员在大兴安岭发现北魏祭祀祖先祝文的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也为后续民族交融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一、士族之兴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更迭 以核心概念“门阀士族”引出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政权更迭的过程,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完善、补充基础知识。 践行“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秉要执本,不求十全”的设计思路,导学案、微课、年代尺与历史地图三管齐下,对教材个别内容进行大胆舍弃(主要涉及南方经济的开发,这部分将放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进行补充),落实政权更迭相关史实,让学生时空素养落地。
二、民族之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汉化与胡化 概念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阐释核心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理解民族交融相关史实奠定基础
学生活动一——【课前整合】结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以及教材文字内容、图片,找出教材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主要史实。 检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利用基础知识建构起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基本历史轮廓。
学生活动二——【课堂探究】教师补充两则材料,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利用材料,通过良构与劣构问题的设置,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民族交融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引导学生意识到民族交融绝非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同时少数民族也深刻影响的汉族,从而勾勒出民族交融的完整轮廓——即“汉化”与“胡化”交错下的民族交融”,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达到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
三、冲突与调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新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孕育 设置问题:“汉化”与“胡化”交错的民族交融下中国的历史走向? 以问题“汉化”与“胡化”交错的民族交融下中国历史的走向为过渡,引入第三部分
展示并解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递进关系过程图 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递进关系过程图,让学生明白民族交融过程中有战争与和平、有政治与经济、有思想和文化,更有汉化与胡华的双向交融,而胡汉交融的最终归属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的递进关系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为例,进一步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递进关系。即胡汉民族交融——汉族注入“塞外野蛮精悍之血”;胡族吸收“中原礼乐文明之魂”——中华民族新机重启,扩大恢张——开创空前之世局、强盛之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结尾:以各民族在交融过程中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历史文化、共同培养伟大民族精神收尾 让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去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民族交融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也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达到家国情怀素养水平3。
课后 巩固 推送习题 对本课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 设计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并对教材个别内容如南方经济的开发进行选择性的“忽略”,但学生在回答民族交融的时候提到了对南方经济的开发,在课堂上未能够抓住机会顺水推舟点出这个知识内容。 2、本课一大亮点就是在整合教材过程中发现了教材忽略了民族交融过程中少数民族对汉族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情境,设置问题把民族交融胡化这个内容进行了补充。 3、困惑:面对纲要教材,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课时紧张,如何处理教材基础知识与学生思维培养的矛盾?高一纲要的教学是着眼学业水平考试还是着眼长远的高考?初中历史教学一定要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基,如何有效做到初高中历史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