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时间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图1.1在兴隆观测站拍摄的星轨照片
第一章 地球运动
第一节
和
转
地
的
转
球
自
公
01
区域认知
通过示意图,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04
地理实践力
观察北极星,推测当地地理纬度,观察太阳和星空运动特点,说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03
人地协调观
根据地球自转的速度,合理选择航天基地,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02
综合思维
结合示意图,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及太阳折射点的移动。
核心素养
1
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不停地旋转。
指向:
特点:
(1)地轴
自转概念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北端指向北极星、假想轴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与其他星球一样,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时间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图1.1在兴隆观测站拍摄的星轨照片
地球自转,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相等,北半球某地北极星仰角高度为该地地理纬度
一、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N
S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西向东
N
S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北极(N)俯视
逆时针
南极(S)俯视
顺时针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一、地球自转
自转周期
选定的参考点不同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恒星日
23小时
56分4秒
太阳日
24小时
恒星
道
地
球
公
转
轨
恒星日
太阳日
太阳
β
α
N
A
恒星
太阳
360°
360°59′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平常所说的一天
一、地球自转
自转速度
A1
A2
B1
θ2
θ1
B2
角速度
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 /h。
360°
24时
15 °
小时
=
=
=
1°
4分钟
地球自转角速度
一、地球自转
自转速度
线速度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公式:v =
(r=Rcos)
A1
A2
B1
θ2
θ1
B2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线速度=0
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等于15°/h,(极点角速度=0)
考虑到天气的稳定、安全应急设施完备、撤离通道通畅、达到应急救援等条件,载人航天均选在发射经验较为丰富的酒泉发射场;
而相较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更多选择在文昌发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较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更重,需要更大的动力脱离地球,选择文昌发射场,纬度低,可获得较大的线速度,节省飞船燃料。
相较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对于紧急救援的要求稍低,减轻西昌发射场发射压力
中国四大航天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
气象条件
纬度因素
地势因素
海陆位置
交通因素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势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内外交通便利,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拓展提升:航天发射基地选址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
地球公转
二、地球公转
公转概念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二、地球公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二、地球公转
公转周期
恒星日
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二、地球公转
公转周期
恒星日
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的时间间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二、地球公转
公转轨道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轨道
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位置
二、地球公转
公转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1.471亿km
日地距离
61’/d
角速度
30.3km/s
线速度
1.521亿km
日地距离
57’/d
角速度
29.3km/s
线速度
二、地球公转
公转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公转速度最慢
公转速度最快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面扫过的面积相等。
二、地球公转
公转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逐渐变慢
逐渐变慢
逐渐变快
逐渐变快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速度最慢
速度最快
运动 特征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 西 向 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恒星年 速 度 角速度 极点为0,其余各地为15°/h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差异
北半球夏半年的天数是186天,冬半年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冬天比夏天要过的快呢)
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远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北半球夏季地球运动在远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慢,所用时间较长;而冬季在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快,所用时间较短,所以夏季较冬季长
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黄赤交角相关概念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一轴:地轴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01
02
03
(二)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
太阳光
地心
太阳直射点
指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
A
C
B
D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二)二分二至的地球位置
(二)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 26‘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二)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太阳直射赤道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太阳直射赤道
(三)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二)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三)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南纬23° 26'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春分
秋分
冬至
冬至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冬至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23.5°N
23.5°S
次年春分
(三)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课堂小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
1.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
A. A与B之间 B. B与C之间
C. C与D之间 D. D与A之间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山东舰的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 ,b ,c ,d 。
(2)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到 和 之间(填字母),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 。
(3)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 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
位于 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2.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d a
南 加快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