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08: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古代非洲文明
1.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乌干达西部的铁器时代遗址同津巴布韦的铁器时代遗址的相似处非常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偶合,而且可以说(两地的古代文化)是在同一个树干上长出来的。导致两地古代遗址惊人相似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班图人的大规模迁徙 
B.阿拉伯人的传教活动
C.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2.在东非,中国瓷器在千百年以后仍是考古学家触摸得到的,不像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无影无踪地消失在湿热的气候里,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在东非海岸外沿发现有中国古代沉船。这说明(  )
A.瓷器受到非洲人喜爱 B.中非交往史源远流长
C.丝绸在非洲较少发现 D.宋以后中非交往增多
3.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下列作物是由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的是(  )
A.玉米  B.甜高粱 C.粟   D.马铃薯
4.桑海帝国的统治者把帝国分成十个省,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同时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这表明当时的桑海帝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城市治理先进
C.中央集权确立  D.政治秩序稳定
知识点二 古代美洲文明
5.以下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大纲选录,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一、独特的文字
二、复杂的历法纪年
三、用于祭祀用的金字塔庙宇
四、有壁画装饰的神庙
A.印加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玛雅文明
6.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印加文明  ④阿拉伯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 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A.集市贸易非常活跃  B.城市交通运输发达
C.商业是经济的基础 D.广场建筑技术高超
选考高分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8.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阶段,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美洲三大文明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  )
A.印第安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B.不可避免地遭受外来的侵扰
C.印第安人遭到了种族灭绝
D.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9.古时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发明了“浮动园地”的耕作方法,他们是美洲的(  )
A.玛雅人  B.马里人
C.印加人  D.阿兹特克人
10.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
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
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11.有位荷兰商人在1602年访问非洲西部的贝宁后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进城时,是走在一条未经铺设的大马路上,马路长一里。有一座很高的堡垒,其土墙很厚,周围有一条又深又宽的沟渠。……城里的住宅排列得很整齐,一幢紧挨一幢,间距均等,就像荷兰的住房一样。”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西非国家(  )
A.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B.城市建设规模宏大
C.城市建设规整有序
D.建筑吸收异域特征
12.印加人以善于修筑道路而闻名于世界,15世纪末,印加帝国的道路贯穿全国境内,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程长达1600公里。印加人如此重视交通建设的原因是(  )
A.传递命令调动军队 B.便于人口迁移
C.推动各地经济交流 D.便于领土扩张
13.“世界末日”的传言源自玛雅预言,电影《2012》就是以此为噱头拍摄的,但实际上这是对玛雅历法的误解。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长计历”中的一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这说明(  )
A.玛雅文化缺乏科学性,必须抛弃
B.弘扬科学反对伪科学具有现实意义
C.要尊重异域文明,多包容多接受
D.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
14.下表为古代非洲文明简表。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地区 表述
A 北部非洲 接近亚欧大陆,文明开化较早
B 东部非洲 桑海帝国政治法律制度完备、文化学术繁荣
C 西部非洲 拥有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
D 南部非洲 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13世纪初期,一个被称为“大津巴布韦”的宏伟石制建筑群出现在今大津巴布韦的尼扬达附近。大津巴布韦的石头城墙厚5米,高10米,里面有很多石头建造的高塔、王宫和公共建筑物,它是位于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庞大王国的都城。15世纪末期是其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大约有1.8万人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石建筑群的周围。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的国王控制着内地与沿海之间的贸易并对贸易征税。他们组织黄金、象牙、奴隶和土特产品从产地运到沿海。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摘编自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13~15世纪大津巴布韦的社会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黑格尔对“非洲本土”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该看法?结合古代非洲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1.答案:A
解析:乌干达和津巴布韦古代居民的主体都是班图人的后裔,其古代文明的相似性与班图人的迁徙有密切关系,故选A项;津巴布韦古代文明与古代伊斯兰文明具有明显差异,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所述“铁器时代”的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乌干达和津巴布韦身居内陆,受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不大,故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在东非海岸外沿发现有中国古代沉船”可知中国古代曾经有船队抵达东非海岸,这是中非交往史源远流长的证明,故选B项;材料仅可知中国古代船只曾经抵达东非海岸,且船上有瓷器,无法得知瓷器的数量、形制、销售方向,因而无法得知瓷器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排除A项;材料中“不像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无影无踪地消失在湿热的气候里”是表达丝绸不像瓷器那样易于保存,与在非洲发现多少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宋代的任何信息,根据所学可知,宋代之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主要对外贸易路线,但明清之后实行海禁政策,对外交往整体减少,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故选B项;玉米是美洲人独立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而不是班图人,排除A项;粟是由中国先民最先培植出来的,而不是班图人,排除C项;马铃薯是由美洲人首先培育出来的,而不是班图人,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同时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体现的是桑海帝国通过直接任免地方官员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选C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排除A项;没有比较,得不出“城市治理先进”的结论,且材料强调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涉及政治秩序稳定问题,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独特文字”“历法纪年”“金字塔庙宇”“神庙”,可知这些属于中古时期美洲的玛雅文明,故选D项;印加文明具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详细的人口调查表,排除A项;阿兹特克文明的主要特征是“浮动园地”,排除B项;古巴比伦文明不具有金字塔庙宇,排除C项。
6.答案:A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可知,阿兹特克人国家集市贸易活跃,故选A项;阿兹特克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但材料仅强调了在阿兹特克的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阿兹特克的广场的建造技术,体现的是广场的作用,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阶段”可知印第安文明对外交流少,这会导致其因为缺少必要交流和与其他文明的互通有无而发展相对缓慢,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最终印第安文明惨遭灭绝,文明没有得到延续和发展,排除A项;因为印第安文明相对独立且远离欧亚大陆,所以相当长时间没有受到外来侵扰,排除B项;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和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属于发展落后的结果而非缺乏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据所学,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故选D项;据所学,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排除A项;据所学,马里人没有发明“浮动园地”,排除B项;据所学,印加人没有发明“浮动园地”的耕作方法,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可知,马修发现东非的一些遗址中有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由于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使东非国家深受阿拉伯或波斯文明的影响,这与材料的说法相符,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非文化受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文化的影响,不是“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文化领域,与东非的外贸发达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一些遗址”,未体现广泛传播,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马路长一里,周围有一条又深又宽的沟渠,城里的住宅排列得很整齐,一幢紧挨一幢,间距均等”,可知城市布局合理明确,城市规划规整有序,故选C项;“走在一条未经铺设的大马路上,一座很高的堡垒,城里的住宅排列得很整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贝宁城市建设情况,未涉及到商品贸易情况,排除A项;“走在一条未经铺设的大马路上,马路长一里,一座很高的堡垒,其土墙很厚”,可知城市规模并不太大,排除B项;“城里的住宅排列得很整齐,一幢紧挨一幢,间距均等,就像荷兰的住房一样”,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像荷兰一样,但并未说明建筑风格受荷兰影响,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印加帝国修建发达的道路系统主要是为了便于调动军队和征收赋税,强化帝国的中央权威,故选A项;印加帝国的道路修建和使用主要归政府,排除B项;印加帝国修建发达的道路系统主要是为了便于调动军队和征收赋税,排除C项;印加帝国修建的道路系统主要在国内,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世界末日”“实际上这是对玛雅历法的误解”“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强调的是弘扬科学反对伪科学具有现实意义,B项正确;玛雅文化属于古文明,也有优秀的部分,不应该完全抛弃,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针对不同文明的态度,而是强调科学重要意义,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玛雅文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桑海帝国是西部非洲兴起的重要国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北部非洲接近亚欧大陆,文明开化较早,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拥有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5.答案:(1)城市建筑水平较高;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2)黑格尔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野蛮、未开化。不同意。
理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东非沿海曾出现桑给巴尔等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曾兴起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马里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是重要文化中心。南非出现过津巴布韦国家,城市发展,有宏伟的建筑。
解析:(1)第一小问状况,据材料一“一个被称为‘大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的石头城墙厚5米,高10米,里面有很多石头建造的高塔、王宫和公共建筑物,它是位于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庞大王国的都城”可得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水平比较高;据材料一“15世纪末期是其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大约有1.8万人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石建筑群的周围”可得大津巴布韦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据材料一“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的国王控制着内地与沿海之间的贸易并对贸易征税。他们组织黄金、象牙、奴隶和土特产品从产地运到沿海”可得商品经济繁荣而且对外贸易发达。
(2)第一小问看法,由材料二“‘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可得黑格尔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野蛮、未开化。第二小问你是否同意,黑格尔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否定很明显不符合历史史实,所以是不同意。第三小问理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东非沿岸曾出现桑给巴尔等国家,西非出现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南非出现过津巴布韦国家,他们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所以不能说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野蛮和未开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