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08: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排名 1860年 1890年 1900年
1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法国 法国
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 罗素强调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知识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3.《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就某次战役这样记载:“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直到坦克的出现,我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材料所述的战役(  )
A.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标志着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
C.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4.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  )
项目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钢 19 21 16 25 58 16
煤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
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5.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材料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美国家带来政治经济危机
C.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家职能发生变化
D.战争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6.1919年巴黎和会后,美国国会否决了《凡尔赛条约》。此后,美国召集华盛顿会议,迫使日本将山东权益交还中国。美国意在(  )
A.联合中国以抑制日本扩张
B.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C.取代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
D.维持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
7.“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  )
A.“集体安全”和“全体一致”
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
C.“维护和平”和“全体一致”
D.“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
选考高分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8.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
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
B.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中约有3000人死亡,长眠异国他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11.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 000 美元。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
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
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
D.美国与德国殖民矛盾十分尖锐
12.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 D.战争的积怨
13.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
14.《魂断蓝桥》讲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玛拉在失业、饥饿、寂寞和空虚的折磨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生的罗伊后,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  )
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情绪
B.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
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摘编自[日]村田雄二郎《超越富国强兵之梦——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
材料三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恰当的。但是,当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答案: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因此1860年英国居首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逐渐被反超,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牌殖民国家与新兴强国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所以A项错误,D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一战1914年爆发,C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一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不满造成了战争的爆发,因此本题选择B项。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强调其持续发展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D项错误,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料叙述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波兰自身的问题。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直到坦克的出现,我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可知此次战役是索姆河战役,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故选C项。A、B两项指马恩河战役。D项指凡尔登战役。
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4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相差不大,但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大大超过同盟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故D项正确;表格体现了两大战争集团实力的变化,但不能体现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是否发生转折,故排除A、C两项;B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但表格信息并未体现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排除。
5.答案:D
解析:题干“实在是不可思议……既悲伤又恼怒”等字眼意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发生改变,即材料反映了战争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D项符合题意;A项自身正确但材料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治经济危机的问题,材料也没涉及国家职能的变化,所以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都有重要利益,为了限制日本势力过大,保持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美国要求日本将山东交还给中国,D项正确;美国的做法只是为了限制日本,并非是为了联合中国,A项排除;美国想要占据更多的领土,不是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项排除;美国的决定涉及美、日在东亚地区的利益,不涉及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C项排除。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材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体现的是“集体安全”的原则;根据材料“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知其目的是维护世界的和平,故选D项;“全体一致”,即每个会员国均有一票表决权,形成决议采取全体一致原则,与材料无关,排除A、C两项;“委任统治”,即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进行治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8.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故B正确。A说法错误,普法战争期间没有形成两大集团的斗争;C是漫画中形势的背景;D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即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通过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形成的军事态势,是一种已经形成的客观形势,故A错误;“经济上的竞争”并不是经济危机,排除B;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排除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从材料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煦对中国劳工的高度评价,可看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美国的军火交易主要是和协约国进行的,与同盟国之间几乎没有,这主要和协约国的封锁及美国的对外政策有关,故C项正确;美国在1917年加入了一战,A项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答案:D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法德两国的战争积怨,故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8年12月评论美国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中国独立主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反应,而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民众对于西方大国强权的不满,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十四点原则”中涉及国家主权,民族独立,赢得了民众的喜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陈独秀对于威尔逊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中国外交失败的结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是由于美国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的情节:一战使一对恋人分离;一战让女主人公失业、饥饿、饱受失去恋人的痛苦和沦落风尘;意外邂逅让女主人公选择自杀。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一战带给了人们巨大的精神创伤,故C项正确。
15.答案:(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2)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
(3)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控制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没能有效地制止侵略和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国联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抵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为以后国际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借鉴作用。
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可以得出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可以得出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可以得出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2)“影响”,根据材料二信息“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等。(3)“评价”,根据材料二信息“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英法控制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没能有效的制止侵略和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抵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为以后国际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借鉴作用等角度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