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8 08: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两国(  )
A.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B.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社会制度截然不同
D.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2.下图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反映了这一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的同时(  )
A.控制了西欧各国 B.冲击了西欧民主
C.促进了欧洲联合 D.摧残了欧洲文明
3.从1948 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知识点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4.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开幕,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表明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作为目标。此次会议促进了(  )
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  )
A.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B.拥有国际问题否决权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
知识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6.“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一极自行坍塌”指的是(  )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
C.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东欧剧变
选考高分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7.有学者指出在杜鲁门主义之下,“美国战后对外进行干涉的整个历史,进一步证明了这项原则。在每一个例子中,都是在反共产主义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然后再加上几条根据战略和经济需要提出的更具体的理由”。该学者旨在强调(  )
A.杜鲁门是美苏冷战的真正挑起者
B.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C.马歇尔计划本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
D.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8.二战后美国非常重视对新独立国家的政府官员、青年学生、劳工妇女等各界领袖进行各种培训。据1967年美国政府统计,在“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87位部长和5位国务卿”。美国的这种做法旨在(  )
A.助推第三世界的发展 B.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
C.获取广阔的世界市场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9.二战后,美国首先在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1949年在日本推行了稳定经济发展的“道奇计划”,又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美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谋求欧洲大陆霸权 B.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C.建立资本主义阵营 D.强化对外控制力量
10.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11.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  )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
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洲的控制
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D.意味着联邦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
12.下表为20世纪中期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及参加国数量情况。据此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
时间 事件 参加国数量
1955年 万隆会议 29个亚非国家
1961年 不结盟运动 开始有25个国家﹐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
1963年 七十七国集团 开始有75国后发展到77国,现有132个发展中国家
A.消除了各国间的分歧与矛盾
B.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C.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旨在与发达国家的实力抗衡
13.《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14.下图是冷战期间的一幅漫画《The Cold War 1945~1991》,该漫画揭示出(  )
A.冷战双方实力对称
B.美苏对抗均采用常规武器
C.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D.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
15.材料 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1952~1960),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1954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此后“专注于对苏联战争潜力有重大意义的物资和设备,不再要求管制那些次要战略物资”,对中国则“继续维持现行管制水平”。从60年代起,直到冷战时代结束,美国冷战战略的打击的对象逐渐从中国转向苏联,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逐渐从禁运战略物资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战略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经济遏制战略的影响。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根本原因是二战后,两国都抱有在全球扩张势力的企图,在国家利益上存在严重冲突,故选D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基础瓦解,是两国走向对抗的直接因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是双方对抗的表面因素,也是两国对抗的表现,排除B项;虽然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截然不同,但也有二战时的反法西斯联盟,所以两国由合作转向对抗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制度的不同,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控制西欧各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它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助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A符合题意;B、C、D说法不符合史实。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美国此举”是指马歇尔计划。结合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经济上遏制了苏联。而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时间是在1947年3月,标志是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因此,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主要原因是新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A错误;华约是苏联和东欧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与题意无关,B错误;根据题意,亚非国家和地区举行的万隆会议对由亚非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C正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起到中心作用”说明日本意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6.答案:B
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瓦解,故B正确。
7.答案:B
解析:这位学者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进行的干涉,是“在反共产主义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揭示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探讨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而不是冷战爆发的挑起者,排除A项;本题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分析杜鲁门主义与冷战进程的关系,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美国有意培养新独立国家各种人才的目的是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项正确;美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助推第三世界的发展和消除种族歧视,排除A项、B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才竞争,不是商品输出,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定西欧的经济秩序,进而控制西欧,实现遏制苏联的目的;道奇计划是为了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因此二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对外控制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谋求欧洲大陆霸权、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及建立资本主义阵营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美、苏两国领导人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B项;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排除C项。
11.答案:A
解析: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联邦德国主动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缓和关系,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苏联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无关,排除B项;两极格局解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排除C项;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体现了联邦德国外交的自主性,但不能因此得出联邦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的结论,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发展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从而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项正确;“消除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并没有能够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并不是为了与发达国家相抗衡,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华约是针对北约而成立的,是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故A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The Cold War 1945-1991》”“no account to be used because the enemy might retaliate”,可知与冷战内容相关,图中英文可翻译为“因为害怕被报复,所以不用账户”隐喻了美苏双方并没有用武器热战,而是进行除了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这体现了美苏双方在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不是双方实力对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不是美苏对抗均采用常规武器,排除B项;材料强调是美苏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1)调整的内容:管制政策上从禁运战略物资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管制对象上从重点关注中国转向苏联。政策调整原因: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实力相对衰弱,中美关系逐渐缓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冲击战略物资禁运体系;高新技术领域竞争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加剧了二战后冷战局面;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有效联系。
解析:(1)内容: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内容上调整为“专注于对苏联战争潜力有重大意义的物资和设备”,重点在打击苏联发动战争的能力,在国家主体上,重点是对中国的遏制,目的是遏制战争潜力的同时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60年代以后,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逐渐从禁运战略物资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打击对象从中国转向苏联。原因:美国遏制战略在50年代进行调整的原因在于赫鲁晓夫执政后,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局势,美国注意力转移,而新中国成立后增强了亚洲的社会主义力量,且与美国在朝鲜发生直接的战争对抗,所以中国成为其重点管制的对象;60年代以后,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相对实力衰弱,逐渐认识到在两极格局中苏联是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战略对手。(2)影响: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首先从性质上看是冷战的重要手段,加剧了冷战局面的形成,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