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说明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②阿尔及利亚独立 ③加纳独立 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3.二战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断瓦解。其中,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历史事件是( )
A.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
B.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纳米比亚的独立
D.1960年非洲17个国家宣告独立
知识点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4.虽然国际贷款和援助大量进入,但非洲仍有33个国家被联合国核准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这说明非洲(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特征
B.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
C.区域集团改善经济秩序
D.政治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5.二战后,“去殖民化并没有结束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或给先前被统治的民族带来和平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
A.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团结的局面
B.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D.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选考高分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6.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这说明( )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
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
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
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
7.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8.古巴革命后,由于新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和企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转口贸易“码头”,失去了进一步剥削和掠夺古巴的机会。这说明古巴革命( )
A.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9.近代以来,非洲岛国赤道几内亚首都的名称发生多次变更。1827年,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1843年,西班牙人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
B.地名的变更常与殖民侵略和民族意识有关
C.欧洲国家习惯于通过奴化手段对外扩张
D.不严谨的人为因素往往造成地名变化无常
10.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表格反映了( )
A.英国始终占据西方殖民体系的主导
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美国
C.在③阶段德国成为崛起的殖民大国
D.伴随时代发展西方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11.一位英国首相访问非洲后,发表谈话:“改变的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股民族自觉的风气是个政治事实,因此我们国家的政策必须将它考虑进来。”不久,独立运动纷纷出现。材料表明( )
A.一战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B.非洲殖民体系在当时已完全崩溃
C.英国首相尊重非洲地区传统文化
D.殖民者的无奈和殖民主义的衰落
12.下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由此可以推知( )
时间 1976年 1992年 2000年 2008年 2015年
比重 70% 68% 66% 52.8% 47%
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
13.1997年夏,在“金融强盗”索罗斯等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A.力图参与世界竞争 B.脱离了本国的国情
C.忽视国际经济合作 D.经济联系相对密切
14.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一吨茶叶可换回17吨化肥,到80年代只能换回8吨;以前一吨香蕉可换回一吨钢,到1979年则需两吨香蕉换回一吨钢。该现象表明,这些发展中国家( )
A.需努力吸引外国资本
B.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C.理应加强区域合作
D.应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非洲大陆已经被瓜分完毕。西方殖民当局以暴力为手段,强行推行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制度,对殖民地进行残忍的统治和疯狂的掠夺。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势,激发了非洲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黑人知识分子一马当先,提出了泛非主义。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海内外的泛非主义组织共同行动起来。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纷纷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了“国际非洲人埃塞俄比亚之友”“国际非洲人服务署”“埃塞俄比亚教研会”和“埃塞俄比亚世界联合会”等组织。——摘编自舒运国《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
材料二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政府代表齐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起草并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告非洲统一组织成立。非统组织是泛非主义的组织载体,是泛非主义在新形势下的新型组织,承担着完成非洲大陆的整体独立,并且把非洲独立国家引上联合统一之路的历史使命。在1979年第16届非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蒙罗维亚宣言》中提出:“我们各自代表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共同承担义务推动非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便促进和加强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流。”——摘编自舒运国《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泛非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泛非主义的影响。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非洲的独立,无法体现其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排除A项;材料与美苏无关,排除B项;“彻底”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与巴基斯坦于1947年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1962年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加纳于1957年独立,成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首个独立的非洲国家;埃及于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故正确的顺序为①④③②,C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故C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多年来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来看,非洲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合作,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通过合作推动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改善秩序,而是促进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通过合作提升国际地位,而是促进经济发展,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二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有所团结,如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故A项错误;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是“先前被统治的民族”不能和平与繁荣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从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它们相对贫穷,为工业国家提供原材料并依赖富裕国家的商品和援助,在政治上,很多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仍然受到殖民主义的深刻影响,因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是造成它们落后的根源,故C项正确;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虽然将主权移交给印尼,但是仍然保留有许多特权,说明荷兰和印尼之间有妥协,意味着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的特点,故选A项;荷兰答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说明它不再占领印尼,排除B项;荷兰对印尼仍然保留有许多特权,但是已经决定将主权移交给印尼,并不意味着仍能实际控制印尼,排除C项;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是走向瓦解的,而且也不能根据印尼一个殖民地来说整个世界殖民秩序确立,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了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选A项;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排除B项;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转口贸易‘码头’”“失去了进一步剥削和掠夺古巴的机会”等内容可知,古巴革命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故选A项;材料内容涉及古巴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不能扩大为削弱美国对全球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而不是古巴革命,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涉及古巴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对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和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体现的是殖民侵略,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地体现的是民族意识,故选B项;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后对殖民地的命名问题,而不是扩张手段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的地名变化无常不是因为不严谨的人为因素,而是殖民扩张与反抗殖民扩张的原因,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从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的殖民地从1500年开始不断增长,再到2000年基本消失,反映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殖民体系最终瓦解,D项正确;A项太绝对,不符合数据,排除;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排除B项;③阶段英国成为崛起的殖民大国,排除C项。
11.答案:D
解析:二战后,民族意识的增强导致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这股民族自觉的风气是个政治事实,因此我们国家的政策必须将它考虑进来”反映了殖民者的无奈和殖民主义的衰落,故选D项;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意识的增强导致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非洲殖民体系完全崩溃,排除B项;英国首相并非尊重非洲地区传统文化,而是迫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压力,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由图表可得,七国集团1976~2015年间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渐降低,这说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在逐步增强,导致其比重相对下降,故选C项;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还处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阶段,排除A项;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而不是严重衰退,排除B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说明这些国家经济联系相对密切,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这些国家力图参与世界竞争的信息,排除A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波折不能说明它们都脱离了本国的国情,且材料强调是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所致,排除B项;东南亚国家较为重视经济合作,排除C项。
14.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存在严重不合理情况并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
15.答案:(1)背景:殖民侵略的加剧,非洲各国各民族面临共同威胁;种族和文化上的渊源;非洲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各种泛非组织的推动。
(2)影响:促进了非洲地区和国家的联合;有利于非洲的一体化和经济发展;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1)据材料一“西方殖民当局以暴力为手段,强行推行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制度”可得殖民侵略的加剧,非洲各国各民族面临共同威胁;据材料一“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势,激发了非洲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可得种族和文化上的渊源和非洲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据材料一“黑人知识分子一马当先,提出了泛非主义”可得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据材料一“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纷纷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可得各种泛非组织的推动等。(2)据材料一“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可得促进了非洲地区和国家的联合;据材料二“承担着完成非洲大陆的整体独立,并且把非洲独立国家引上联合统一之路的历史使命”可得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据材料二“我们各自代表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共同承担义务推动非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便促进和加强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流”可得有利于非洲的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得非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