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战当前,闻令而动,英雄向险而行。每到危难关头,( )——除夕夜,3支军队医疗队、450名勇士先期抵达武汉,第一时间批量接收患者,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诊治危重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万多名医护工作者,悬壶入荆楚,白衣作战袍。和湖北50多万名医护工作者携手,在救治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6.3万名公安民警、5.6万名公安辅警,在荆楚大地驻守医院、转运病人、执勤路口、日夜奔波,在各自岗位上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总人数超过10万名的社区工作者、注册志愿者、机关干部,走出家门,服务社区,排查患者,清洁消杀,在武汉三镇筑牢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体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A.无穷力量被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
B.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无穷力量
C.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使得无穷力量激发出
D.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力量是无穷的
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冬奥会最大的现场就在北京,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言懿行都会生动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B.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全力以赴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娓娓动听的故事出现。
C.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是天使,更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D.在TikTok首席执行官凯文突然辞职后,瓦纳萨临危受命,带领着这款流行且充满争议的应用走向未知的未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末年初,武汉暴发新冠(guān)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组织各类医疗队紧急救援武汉,共同抗疫,共度时艰,历时三个多月,赢(yíng)得了抗疫战的胜利。
B.制作桂花蜜,先将清洗后的桂花倒入沸水,稍稍煮过便捞起冷却,飘(piǎo)洗,待沥干水分后与白糖拌和均匀,再封存于罐子中。几日后香甜的桂花密便酿(liàng)成了。
C.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网上发布后,倍受争议,因其语言晦涩(shè)难懂,引来了网友一片吐(tǔ)槽声,有的言词偏激,也有评论客观、理性。
D.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也要注意家廷场(cháng)所,懂得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淘(tāo)作用,万不能寄望早成名挣大钱,而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好、运用好、发展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豪情满怀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书写新的恢宏史诗。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 ,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胜利万岁》
③必须时刻保持 的谨慎、 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A.制定 宣告 如履薄冰 见叶知秋 B.制订 宣告 如坐针毡 见叶知秋
C.制定 宣布 如坐针毡 见机行事 D.制订 宣布 如履薄冰 见机行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
钟华论
①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②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______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______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______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______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③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识,破除沉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④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⑤——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⑥——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⑦——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⑧——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将过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6.对第①段的两个“大考”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用“大考”比喻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便于生动展开论述。
B.使用递进的关系,提升了认识高度,使文章有高屋建瓴之势。
C.引出第④段“反思”与“改变”,和⑤到⑧段构成总与分的关系。
D.和第③、第⑧段的“大考”相关内容,形成呼应,论证集中深入。
7.第②段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暴露\反映\警示\折射 B.反映\警示\折射\暴露
C.暴露\反映\折射\警示 D.反映\折射\警示\暴露
8.第⑥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对此进行鉴赏分析。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A
6.B 7.C 8.引用俗语,将枯燥的理论说得形象生动;使用比喻,生动形象说明疫情之重以及战胜疫情的决心之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