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创造性、高级思维和本人的好奇心都会影响学习动机,当学习者认为学习任务具有新颖性和难度,和自己的兴趣有关,并且他们有个人的选择和控制权时,他们的内在动机就会被激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段,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然而,在这些变象背后呈现出“二律背反”的规律。历史总是在曲折迂回中前进,不管历史的进程如何曲折,发展和前进总是主旋律。转型时期历史曲折与发展的背后真相正是“二律背反”规律。本课即是想通过这样的新的思路让学生在常规理解,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方面找出“背反”表现,从而对新旧知识重新加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和前进性,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标题抓住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两大特征——争与变,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即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这一时期虽有动乱、失序的向下发展趋势,更有经济大发展、政治制度大突破、民族大交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向上发展势头,由此推动中国历史向更高层次的大一统迈进,局部演绎了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具体而丰富的历史内容中体会宏观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课内容在单元中上承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殷商之制,下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秦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理解第3、4课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前提。本课内容有三个子目,教材内容设置渗透和贯穿了三个唯物史观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有助于同学们深入理解本课内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对于列国纷争、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等基本知识较为熟悉。经过第一课的学习,对于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有所理解。但学生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未学会从宏观角度、长时段来观察历史,得出新知,对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无法提起兴趣,也较难彻底理解。然而,因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相对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对历史概念做出简要阐述,对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分析。因此,通过教师的引领、生动史实的补充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新知,丰富或更新旧知,并提升相应能力和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1.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宏观数轴架构和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读图识图能力和辨别、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时空观念)2.通过对不同史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把握和阐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历史解释)3.通过研读多种史料,探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之象,初步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史料实证)4.通过对“百家争鸣”现象背景、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真正认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5.通过对诸子百家主要思想的了解和其核心精神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为中国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很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了解老子、孔子学说教学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明确变法运动、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学生小组合作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权力的下移与集中民族的相斥与相融经济的破坏与发展文化下移与显学横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并合作:何为“二律背反”;体会从长时段观察历史,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地位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学习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
一、权力的下移与集中 呈现孔子的言论,引出权力下移的现象: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提供“繻葛之战”的文献史料,印证权力下移现象,让学生阅读、讲述(增加学生古文阅读理解的机会,丰富历史课堂。)提供春秋五霸攻伐地图,在学生回忆基础上,介绍史学界关于春秋五霸的观点(增强学生时空观念,体会诸侯崛起,掌握历史概念,理解历史现象。)追加战国史料、图片,让学生分析战国与春秋的不同(学会比较分析不同,感悟战国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追加史料“鸿之战”和孟子关于战争的言论,让学生比较春秋与战国战争的不同,理解“礼崩乐坏”结合教材带领学生学习商鞅变法,让学生找出权力集中的重要举措呈现春秋、战国两幅地图,让学生找出变化以政治变革为抓手进行小结,展现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发展的轨迹 1.讲故事:学生结合史料,讲解繻葛之战小故事,并分析故事背后的本质2.学生合作探究:弄清春秋五霸、权力下移到诸侯并进一步下移到大夫。战国战争的惨烈和变法引起的权力的上移3.读图、识图4.师生合作:解决该时期在政治上推动国家发展的表现 温故知新,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提醒,完成旧知识的复苏、梳理;通过文献中的小故事增强历史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借助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民族的相斥与相融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展示“华夷之辩”、犬戎灭西周,呈现民族冲突中民族融合的并行不悖小结呈现结构图和文字材料,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华夏族的形成 1.材料阅读、分析2.知识分享: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感知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和融合;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华夏认同中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三、经济的破坏与发展 展示《诗经.唐风.鸨羽》的部分内容和战争的伤亡人数提供丰富的文字、图片史料,适当讲解,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理解小农经济,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奥秘,并制成知识框架师生共同分享成果 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经济的破坏学会从丰富的史料阅读中学习历史、感知历史、认知历史 两组较大差异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复杂性,前进行,关注这一时期农工商业的发展概况
四、文化下移与显学横出 带领学生回顾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春秋战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动荡与学生分析“士阶层的崛起”补充文化下移的表现资料,并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提供诸子百家表格,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完成抛出问题“何为显学”?学生思考回答后呈现文字资料,补充介绍,围绕儒、法、道、墨对“周礼”的不同态度展开分析让学生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体会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及意义 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关任务,重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尝试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政史结合 教师恰时的提醒和史料的补充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知识盲区,继续保持学习兴趣。独立思考与适当书写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学生参与构建、完成本课知识体系 巩固基础知识,形成新的历史理解路径
课后作业 “个人与国家”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关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相关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可以陈述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也可以诉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写作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先秦思想家对个人与国家关系、命运的思考,并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形成理性认识
教学反思
本课以一种新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了春秋战国这一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的发展线索。打破常规,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而典型的史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和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层层递进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作业设计能部分检测学生对本课部分内容的掌握。但由于思路更新会给部分同学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而跟不上节奏;虽然在“二律背反”的结构框架下努力兼顾教材内容,但因板书和PPT中并未呈现,会淡化学生对一些重要话题的记忆和理解。又因过于重视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而导致部分内容不够连贯,讲解不够到位。在检测评价手段上存在缺陷,过于单一,不能以此助推教与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探索,大胆革新。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