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汉在秦完成统一,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的体制的基础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对封建制度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情分析
高一学习要迎接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也有部分首选历史学科学生为参加高考打基础,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汉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2.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汉朝时期我国的疆域。明确汉朝的时空观念。
3.探讨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治世局面的出现与西汉、新、东汉的衰亡的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4.概述两汉文化的成就,能够从中认识到文化成就是汉代大一统国家的盛世景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和睦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条件,培养家国情怀。
5.通过本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具体知识的学习,初步理解经济、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强化唯物史观。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
2.学习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这是在汉长安城遗址中出土的瓦当,上面用篆书印有四个字——汉并天下。在瓦当上制作“汉并天下"既是对建立西汉历史过程的纪念,更是对再次实现大一统的称耀。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首先来看这节课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
这是鼎盛时期西汉和东汉的疆域图。
一、再现大一统 西汉建立
“汉并天下“结束了秦末的混乱局面,再现大一统局面。这里解释一个概念:大一统指的是国家在政治治理、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统一,这个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汉初的社会状况如何?
生:……
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面对这种状况,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具体: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生:文帝景帝统治期间,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也就是郡县与分封并行。为什么推行郡国并行制呢?这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密不可分。
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由此可见,推行郡国并行制是为了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但给汉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叛乱被平定后,王国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二、巩固大一统 武帝更张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渐强。
自主探究1:汉武帝即位后,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材料一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 平准书》
材料三 (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1)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地方豪强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3)西汉初年对外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匈奴势力威胁西汉政权。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组合作探究:针对以上问题,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治理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概括)
以4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探究。
好,感谢各组的汇报。
通过刚刚大家的汇报,我们了解到。
均输平准:
进贡的贡品是土特产,贡品在本地属珍品,但运抵京师后与其他地区同类贡品相比,可能属下品,这样既不能供皇室享用,又造成贡品的积压浪费,使朝廷得不偿失。
均输法就是为了克服以上弊端而推行的。其具体做法是:各郡置均输官,其贡品除品质特优者仍须运送京师外,一般贡品不再运送,或由当地均输官运往邻近高价地区售卖,或将贡品按当地售价折成现金,再另购丰产而廉价的商品运往高价地区发售。
为防止私商操纵市场,牟取暴利,平准官总管由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按照市场情况“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起到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的作用。
为什么要推行“尊崇儒术“?
董仲舒对此做过解释。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除了春秋大一统思想外,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还包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君权神授明确了皇权来源,天人感应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统治者,三纲五常约束了臣民。思想大一统促进了政治大一统。西汉之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经过汉武帝大规模的开疆拓土,西汉疆域较秦朝疆域更为辽阔,初步奠定了中国版图的格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正如《汉武大帝》开篇序幕词中写到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变大。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公元9年,外戚王莽(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王莽掌权以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针对时弊的部分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而无法实施,社会弊端未能得到解决。改革中许多措施是完全的托古改制,没有任何必要,劳民伤财。
——整理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三、延续大一统,东汉兴衰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随后,平定各方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
东汉初年,刘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中期以后,上层下层同时大分裂。中央动荡的体现是什么?
上层: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执政
外戚集团易于接近皇帝,往往利用皇帝幼弱,掌握朝中大权。而宦官集团则利用皇帝逐渐成年而亟欲亲政的条件,取外戚的地位而代之。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轮番执政,相互间排斥异己,无所不用其极。
——王子今《秦汉史》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实质:皇权的旁落(而非衰落)
下层: 地方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东汉豪强势力:指拥有大田庄、大宗族、大量依附民与私人武装的豪强世家。
豪强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后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曾经约束地方的监察刺史变成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权力高度分散,民生无人负责,东汉最终走向灭亡。
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过了西汉到东汉的400余年,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
王朝初创,统治集团有较高才能,空余土地与自耕农较多,统治政策相对温和。
王朝中期,地兼并逐渐加重,自耕农逐渐沦为佃农,财政税收严重受阻。
王朝末期,赋税徭役更为严苛,内外部环境更加恶化,农民起义,王朝覆灭。
封建王朝能否跳出这个“循环”?请说明原因。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探究。
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个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接下来我们走进两汉时期的文化。
四、大一统的乐章 两汉的文化
自主探究2:梳理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回顾第一单元,秦汉多民族大一统帝国确立了此后两千余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以其巨大的奠基性成就,成为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不朽高峰。这个阶段:
单元小结:
开创大一统:在广阔的疆域内和众多的民族间第一次真正实现了统一。
确立政治体制:通过皇帝制度、郡县体制、官僚政治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正式形成。中华文明真正从早期国家步入到成熟国家。
确立经济形态:中国古代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被确立和推广。
确立主流思想:为适应大一统需要,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外交流发端:以海陆丝绸之路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对域外的文化交流发端于此。
最后,让我们用一段老师原创的话结束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带着感情朗读。
两千年后,我们回望历史。
漫天风尘中,我们看到秦皇汉武的功绩熠熠生辉;
我们听到华夏族穿越历史的低沉而强劲的呐喊;
我们感受到这片疆域正为我们输送着绵延不绝的力量。
两千年前的文化依旧灿烂,
两千年前的民族精神仍在传承。
中华,是我们不变的名称;
中国,是我们永远的挚爱。
本节课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