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从民族交融背景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并出现隋唐盛世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该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据此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从草原、中原、江南的三重联动到盛世文明的新辉煌。依据单元教学主题,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主题。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隋唐大一统的辉煌再现与盛世危局
魏晋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明认同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
课时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上承先秦秦汉,下启宋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学、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据此,笔者将本课的主题定为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并将本课整合为四个子目,如下:
世道治乱与思想多元——重树信仰
民族交融与情感宣泄——文艺自觉
成果涌现与世界领先——科技自强
中外交流与广博情怀——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本课的相关知识,理解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规律。
【时空观念】掌握三国至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与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史实。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概念,对三国至隋唐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能够解释的清楚。
【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在思考中了解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在欣赏中领略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探究中分享文化的视野和价值,以此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儒学、佛教、道教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
难点:1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佛道思想的兴起背景,理解唐诗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2 探究隋唐文化达到高峰的缘由,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左图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右图是三教合一图,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一。汉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是如何发展的?这一时期文化成就还有哪些其它表现?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世道治乱与思想多元——重树信仰
老师:重树信仰是重树哪家学派的信仰?(学生答:儒家学派)重树信仰指的是重树儒家信仰,重树儒学的权威,说明此时儒学的发展受到了冲击,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这段材料。
魏: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
晋: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南北朝: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政权
隋:604年,杨广弑兄夺嫡,是为隋炀帝
唐:690年,武则天代唐称帝,国号为周。
某同学起立,老师追问:前四个人物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学生答:大臣),而现在成了君;武则天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学生答:皇后),而现在也成了君。这说明什么历史现象呢?(学生答:谋权篡位)。
老师:上述人物行为反映了弑君篡位,纲常败坏的现象,儒学已不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了,佛道由此兴起,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谈论回答佛道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 《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佛教致力于解决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这是因为佛教具有麻醉人民的作用,是支持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后发言)
学生:材料一说到苦难的人民,说明当时战乱不已,社会动荡,老百姓颠沛流离,需要借助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材料二说的是佛教、道教致力于解决人生归宿问题,淡化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求得精神上的满足;材料三提到佛教具有麻醉人民的作用,统治者保护佛教来支持统治。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而且充分贯彻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紧扣材料回答问题。那么三国至隋唐,儒学、佛教、道教如何发展的?(同学们根据书本罗列,教师呈现PPT,并逐次讲解)
儒学 道教 佛教
汉朝 汉武帝时正统地位 东汉末兴起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 贵儒与尊道,民间传播 在中国盛行,渐趋本土化
隋朝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一”,以儒为主。
唐朝 三教并行,韩愈复兴儒学 道教最受推崇 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
老师:魏晋南北朝时,三教在相互融合中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上还产生了一个哲学思想流派——魏晋玄学。同学们阅读书本的历史纵横,了解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主张。
学生:魏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一些士大夫文人对现实政治失望,产生了逃避现实的心理。玄学家主张无为、自然、清谈。
老师:随着佛教的发展,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于是有人出来反佛灭佛。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主张反佛灭佛呢?原因何在?
(学生们一时无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就是形容南北朝时修建了很多寺庙,建一座寺庙需要什么?(学生答:钱财)南北朝广修寺庙,耗费很多的钱财。寺庙修建好后,成千上百万的百姓出家当了和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答:没人种田了)而且寺庙的田地有免税特权,也出现了一批农民依附寺庙,耕种寺庙的土地,这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会减少国家的收入)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广修寺庙,耗费钱财;影响政府财政收入是反佛灭佛的原因。
老师:反佛灭佛运动主要有民间反佛和统治者灭佛,民间反佛的代表人物是南朝范缜,其针对佛教宣传的人死精神不灭,提出了精神与肉体是统一的,身存则神存,身亡则神灭。统治者反佛主要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北周世宗,捣毁寺庙,焚烧佛经,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但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老师:三国至隋朝,儒学虽然受到冲击,但仍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唐朝,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儒家的正统思想开始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当然,韩愈是首先提出复兴儒学,并做了努力,但真正完成儒学复兴的是宋明理学。
老师:三国至隋唐时期,在思想领域呈现了多元融合的趋势,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璀璨夺目的成就。
二、民族交融与情感宣泄——文艺自觉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节选自曹操《短歌行》
)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领域多元融合,文艺方面也涌现出一批自觉创作的文人,使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请某同学起立朗读这两首诗的节选。
老师:这位同学朗读的很有感情,那你朗读完之后,对这两首诗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曹操的《短歌行》比较豪迈,有气势,但也有一点苦闷埋冤,去日苦多。陶渊明的《饮酒》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风景秀丽,生活美好的场景,悠然自在。
老师:汉末出现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其内容充实,风格苍劲有力,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自然恬淡。到了南北朝时期,骈文、民歌盛行,骈文特别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民歌南北朝风格各异,请看下面这段材料。
北朝民歌“月明光光星欲堕, 欲来不来早语我” 《地驱乐歌》, 直接指斥情人。
南朝民歌 “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是不来已” 《华山畿》,独自失落彷徨
老师:同样是等待一个不能来的情人,北方豪迈奔放,南方婉约清新。说明南北方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老师:唐朝是诗的天下,唐朝的诗歌非常高产,而且质量很高。(展示李白,杜甫,杜牧的诗歌节选)。
老师:这些都是唐诗,同学们读完三首诗后,有什么感受?三首诗的风格是否一样?(学生答:不一样,李白的诗豪放,杜甫的诗批评社会现实,杜牧的诗也是讽刺现实政治。)
老师:这三首诗风格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这三位作者身处唐朝的不同时期,所见所闻不一样,作的诗歌风格自然也不一样。这就是社会变迁对唐诗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国力强盛,文化开放,诗风开朗奔放;杜甫身处中唐,经历过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诗风平实渐浅进。杜牧身处晚唐,社会矛盾尖锐,通过咏史来谴责当时的统治者。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的,这是唯物史观的观点。以后我们在思考某一思想文化背景时要从政治经济的层面去分析。
老师:文学方面异彩纷呈,艺术领域的成就也硕果累累。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了表格)
时期 主要成就
书法 东汉末年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 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王羲之“书圣”
隋唐 颜体、柳体
绘画 东晋 专职画家出现;以形写神、顾恺之《洛神赋图》
隋唐 吴道子“画圣”
雕塑 魏晋至隋唐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老师:根据这组图片,提取信息,加以说明。(展示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佛像)
学生:孝文帝迁都前后佛像的风格不一样,龙门石窟的佛像更贴近中原汉人的特点,可以看到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的中国化。
老师:北魏前期,石窟佛像唇厚、鼻高、肩宽,有雄健的气概,着异域服饰,少数民族气息浓厚;而北魏后期以后佛像,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服饰宽松肥大,充满汉文化色彩。体现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佛教在传播中不断的本土化。佛像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变迁。
老师:这一子目,我们知道了诗圣、书圣、画圣,为什么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达到如此高峰?请同学们先读材料,然后相互讨论,举手发言。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宋) 杨万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学生一:材料一说的是开元盛世,粮食特别多,仓库的粮食都是满满的。(老师:文艺成就和粮食很多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产的发展为文化奠定物质基础。(老师:很好,说明你懂得了唯物史观,知道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知道了思想文化的背景要从经济方面思考)材料二说的是……(老师:最后一句,士人竭尽心思而为之,士人为什么要作诗呢?)设科取士,科举制的推行。(老师:很好,科举制的推行,提供了人才基础,而且科举考试考作诗,推动了诗歌的发展,那么材料三呢?)……(老师:看不懂了吗?好的,你先请坐,学生二来说说)
学生二:材料三说的是唐朝的兴起是因为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带来了新鲜血液。
老师:理解的很对,请坐。文艺领域蓬勃发展之时,科学技术领域也涌现出一批科技工作者,使得当时中国科技全面繁荣,领先世界。
成果涌现与世界领先——科技自强
(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罗列三国至隋唐的科技成就)
时期 人物 成就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地理 两晋 裴秀 《禹贡地域图》
建筑 隋朝 李春 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印刷术 唐朝 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火药 唐朝 唐末用于战争
天文学 唐朝 僧一行 测速出地球最初子午长度
医药 唐朝 孙思邈唐高宗 《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医药学成果 《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老师: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老师:古文中的“本”“末”一般是指农业和商业,贾思勰的这句话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学生:重农抑商)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之下,科技发明与著作要为什么服务?(学生:农业)对,就是为小农经济服务。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学生:科技成果的类别多样,项数很多,说明这一时期的发明成果丰富。
老师:中国在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不是我国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得益于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中外交流与广博情怀——文化自信
老师:中外文化交流首先集中在佛教领域,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到中国,有不少高僧前往中原译经,中土也有不少高僧去求取真经。(学生答:东晋法显,唐朝玄奘)。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外传。(学生答:鉴真东渡),日本还派遣了很多学问僧到长安求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的空海和尚,在中国深研佛经,回国后创建日本佛教真言宗。
老师:其他方面的交往也很频繁。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老师:隋唐时期的儒家思想和中国化佛教、中原地区的律令制度、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传播于邻近的日本、朝鲜、越南,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隋唐时期的文化璀璨夺目,传统文化兴盛如此,我们怎能忘却这些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展示习近平主席关于文化自信的评语)。
老师:依据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成就显著的社会原因,思考新时期如何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提示:可以从对古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国家层面来思考。
学生:对待古代文化要继承、吸收、融合、创新;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
老师:回答的很好,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教学反思
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不好理解,本课所需要记的知识点也较多。笔者在课堂讲授时突出重难点,重点放在第一子目和第四子目,教学过程中结合了相关的图片材料和文字史料进行解读,注重对知识的讲解,注意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多,整体课堂氛围较好。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本课内容较多,教学时要取舍有度,精炼的语言便于理解,节省时间以突破重难点;史料运用存在不足,部分史料是否切合题目,有待商榷,讲解史料时不够准确;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参与程度都还有待加强。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