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时代新变中的融合与一体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解读: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很大地突破,根据课标要求主要是凸显这一时期相较于前代发展变化的“新”;“新变”一词出自《梁书·庾肩吾传》,意为“新奇变化、新近改变”。本课虽然主要讲述两宋的经济与社会,元朝涉及不多,辽西夏金则几乎没有提及,放在单元框架背景下,则突出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最终统一交融于元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都为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的时代发展作出贡献。
教学立意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单元背景来立意,在民族交融不断发展过程中,看这一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新变化。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领域(乃至下节课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相较于前朝,均可用“新变”来概括。一是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二是社会上门第观念、社会成员关系、国家控制等方面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同政权的并立与各政权间的经济文化交往的联系加强,使辽西夏金与宋的社会经济发展。元朝统一后融合与发展的新变化,最终呈现了由多元并立走向多元一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史料与实证,让学生体会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新变化表现以及带来的影响;
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和任务探究活动,生动地还原场景,让学生能切身感悟到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场景,能有新变化的感受,师生产生共情;
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这一时期相比前代的新变化、不同政权间的变化与融合,进而上升到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层次思维培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这一时期在经济与社会两方面新变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掌握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平板电脑和希沃白板电子设备进行国家博物馆线上博物馆云参观。重点让学生参观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商品的种类,在参观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分别选出一件宋朝和元朝的典型贸易展品。描述出它的特点,并对所选宋朝和元朝展品做个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时下比较热的VR技术和线上云参观博物馆的技术,既体现信息化手段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也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而对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展”这一主题的选择,是和本课涉及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知识点中“海外市场繁盛”的内容相契合。通过对宋元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的云参观,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时期以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技术高超,以瓷器为主要商品的对外贸易繁荣。而任务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还可以引出宋元时期展品的区别与相似,元代是在宋代等前代基础上继承发展的。
【讲授新课】
(一)经济——日常生活新变
活动探究一:经济方面辽宋夏金突破新变和元统一后继承发展的具体表现
商业繁荣
海外市场繁荣: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距离远、规模大、种类多;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元朝时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
边境市场频繁:榷场互市、民间贸易;
基层市场活跃:草市普遍;
货币市场剧增:商品规模扩大、铸币量激增、纸币出现(元朝时成为主币);
手工业进步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元代在此基础上烧制青花瓷和釉里红;
矿冶业:煤的大量开采和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如高温烧制瓷器)
印刷业:印刷技术发展、科举制的完善和书院的风靡,推动文化普及促进造纸业等行业发展;
农业发展
耕作制度之变:稻麦轮种,实现从一年一熟制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制;
种植作物之变:作物品种的传入与推广,使得种植单一粮食作物向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变化,某些地区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现象;(如元代棉花种植的推广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人口数量之变:相比前代,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还表现为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基本上在教材中能够找到对应知识点,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分辨哪些是前代没有的“新变化”,并且能区别宋与元时期经济方面表现的特征。按照“商业——手工业——农业”的顺序来设计主要是从“商品——产品——原料”这么一个溯源过程,从结果来推导到原因和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和导入部分进行衔接,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
活动探究二:这一时期城市的商业繁荣表现的具体特点
城市兴盛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活动
展示北宋汴京的商业地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下发的《北宋东京城街市商铺分布示意图》资料,进行分组讨论,一起来探究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感受北宋东京城的繁华。
繁华特征:人口众多、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坊市分离、娱乐丰富;
代表城市:除了北宋东京外,还有南宋临安,元朝大都和杭州,都是当时城市繁华兴盛的代表。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汴京商铺分布地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地图中的各要素并根据其分布规律概括出商铺分布特点,从而感受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繁华表现。
活动探究三: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及其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
(1)表现: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财赋税收集中在南方;江南成为粮仓南粮北运;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两幅图,对比两个时期运河的不同,思考元朝运河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师总结:相比隋朝,元朝运河截弯取直、增加海运,是为了缩短航程提高效率,原因是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提出问题:经济重心南移会带来文化上的哪些影响?
(2)影响:科举考试南北分卷,人才集中在南方。
设计意图:通过运河地图的对比,直观地感受元朝运河的变化及其原因,从而让学生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后对北方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仍属于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化,但也给文化上带来了重要影响。
衔接过渡: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盛,使城市之中专门从事工商业的一个群体壮大,并产生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对于这一时期尤其是两宋的市民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时代环境新变
活动探究四:这一时期以宋代为代表的社会发生哪些变化?
门第观念变化
原因:科举制的完善——参与人员更广泛和竞争原则更公平;
表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社会流动的加强;
成员关系变化
原因:贱民阶层数量减少
表现:家内服役来自雇佣,佃农租地通过契约;
社会控制变化
原因: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
表现:政府不干预土地交易,对百姓日常生活限制松弛;(土地交易开放、百姓日常相对自由)
【课堂小结】
这一时期经济的新变化主要体现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发展,城市兴盛具有的新现象、带来新阶层的产生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这时经济的变化体现。这些经济上的新变化必然会对旧有的社会意识和环境产生冲击乃至改变,政府为了适应经济上的新变化而采取的系列政策措施,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教师活动:展示辽宋西夏金元不同时期的葫芦形注壶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政权间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不断,各政权葫芦形注壶虽各有差异、但总体多元一体。
设计意图:作为本课的升华,从各政权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角度出发,通过不同政权瓷器葫芦形注壶的展示,凸显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大的时代背景特点。这一时期的新变化最终也落足于各民族融合一体的时代潮流趋势之中。
【课后任务】
通过课后进行江西省博物馆云参观的任务,让学生感受江西在这一时期历史的魅力,思考问题: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会孕育着什么样的思想文化?
设计意图:以云参观省博作为课后任务,既实现首尾的呼应,也让学生对家乡江西更进一步了解,衬以背景音乐《江西风景独好》,培养学生作为江西人的自豪和以江西人为傲的认同感与家国情怀。也为学习下一节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做预习准备。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