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2
1
本节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化学
方程式
化学家用化学式等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前面我们知道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和”
“生成”
“反应条件”
太麻烦
反应物
生成物
C + O2 CO2
点燃
化学方程式
定义:
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点燃
4P + 5O2 2P2O5
点燃
“质”
“量”
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
把“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微观上,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C + O2 ═══ CO2
点燃
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2 : 32 : 44
如: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表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如:每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化学方程式
意义:
【例1】根据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2 ︰ 32 ︰ 64
56 ︰ 160 ︰ 152 ︰ 64
80 ︰ 2 ︰ 64 ︰ 18
S + O2 SO2
Fe + CuSO4 FeSO4 + Cu
CuO + H2 Cu + HO
点燃
化学方程式能直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其读法有异于数学中的方程式。
“+”读成“和”;
“═══”读成“生成”,
以红磷燃烧为例:
4P + 5O2 2P2O5
点燃
宏观读法: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微观读法:
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不能读成“等于”。
化学方程式
读法:
你的镁偷走了我的锌
“什么化学方程式 ”
“Mg十ZnSO4==MgSO4+Zn”
“什么意思”
“你的镁偷走了我的锌”
谐音:“你的美偷走了我的心”
“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一个化学方程式”
1.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D
点燃
2.化学方程式C+O2 CO2的正确读法是( )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点燃
3.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D
点燃
4.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物的质量是( )
A.等于(a+b) g B.小于(a+b) g
C.大于(a+b) g D.不大于(a+b) g
D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B
③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④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② 表示反应条件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
THANKS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