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1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木炭烤肉
根据生活常识我们知道,木炭燃烧剩下灰烬的质量相对于木炭的质量,其质量是减少的,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大于
等于
小于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现象:
(2)气球先变 后变 。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
白烟
大
小
表达式:
称量结果:
m前 m后
=
反应前
反应后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P + O2 P2O5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红磷
氧气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氮气
红磷
稀有气体等
氧气
氮气
五氧化二磷
稀有气体等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结论:参加反应的______和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_____的质量。
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实验分析
调节气压;玻璃管:引燃红磷;
防止红磷燃烧时容器底受热不均,导致仪器炸裂;
燃烧放热气球体积膨胀,存在向上的浮力。
红磷燃烧装置中“玻璃管+气球”装置作用是什么?
瓶底细沙的作用?
需要冷却到室温后再称量的原因?
请思考以下问题,在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现象:
表达式:
称量结果:
(1)溶液由 色变为 色。
蓝
浅绿
(2)铁钉表面有____色物质生成。
红
=
m前 m后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197.5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Fe + CuSO4 → Cu + FeSO4
硫酸铜
硫酸亚铁
锥形瓶
橡皮塞
水等
铁
结论:参加反应的___和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_和___的质量。
铁
硫酸铜
铜
硫酸亚铁
铜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水等
锥形瓶
橡皮塞
硫酸铜
铁
硫酸亚铁
铜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实验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这两个方案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这一规律呢?有没有例外呢?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m前_________ m后
有大量 产生;
现象:
气泡
表达式:
>
称量结果: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HCl + Na2CO3 NaCl + CO2 + H2O
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测定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请思考以下问题,在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中,
问题1
问题2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m前_________ m后
现象:
表达式:
称量结果:
镁条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__;
耀眼的白光
白色固体
热量
<
镁 +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Mg + O2 MgO
点燃
镁燃烧后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
氧气参与了反应。
若镁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逸散到空气中的氧化镁白烟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请思考以下问题,在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中,
问题1
问题2
如果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m前 m后
=
反应前
反应后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反应前
>
m前_________ m后
反应前
密闭体系
开放体系
总结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方面的守恒关系,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物理变化不适用此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化学变化;
如: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这就是错误的。
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注意事项
以水电解反应为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分解
重组
从微观看: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从宏观看:
元素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发展简史
1756年,将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
1774年,将45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罗蒙诺索夫
拉瓦锡
1.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3)锥形瓶底部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大量白烟
先胀大后变瘪
在分度盘中央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
防止瓶底受热不均匀,使瓶底炸裂
2. 如图,它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
(1)称取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
(2)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5)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___ (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该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内容
微观解释
THANKS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