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主要问题: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制度建设领域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对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何意义? 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出发,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重要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置于具体时空背景下,优化情境设计,在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上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认识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政治制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大概念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的重要史实变迁,教材架构主要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选官之变、中枢之变、赋税之变,分属国家治理在选官方式、中央官制、财政赋税三大领域,聚焦于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本课课文篇幅较短、呈现史料较少、对于各项制度论证过程不充分、结论性文字居多,对于诸多历史名词概念缺乏解释,各项制度变迁的线索亦不甚完整,教师可以适当援引相关史料以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归纳表达技巧,运用时间轴、示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史实脉络、掌握要点知识。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早已接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基础史实,但其认识大多止步于“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的表象,对于制度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设计缘由与对后世中国所产生的巨深影响未形成系统而理论化的认知,更缺乏对当下创新者胜的感悟,故教师应多方搜集筛选资料,注重学生基础史实、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志趣,并结合习题演练巩固学生新知。另一方面,学生对赋税制度尤其是租庸调制、两税法接触甚少,对相关历史概念一知半解,需要教师的补充说明。
四、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历史环境的变迁,运用时间轴、图像、地图、文献史料、思维导图等材料,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在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方面的演变详情,认识制度因时而生、适时而变的特点,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阅读分析多则史料、提取归纳重要信息,能够描述科举制的利弊、解读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流程、论证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强化论从史出、凝练文字的能力。 3、家国情怀:认识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感悟隋唐制度创新之于隋唐盛世与后世的深远意义,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的意义与利弊,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两税法的内容及影响。(必备的基础史实) 2、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所涉及的历史概念较多)
六、教法学法
1.教法:史料教学法,讲演法。 2.学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设问:回顾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学习,大唐盛世的特征有哪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全面繁盛) 过渡:制度创新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今天通过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学习,进一步完善对隋唐盛世局面的理解认识。
导入新课 材料一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阅读材料,领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有因时而生、适时而变的特点。
一、选官制度 材料二 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与哪些人,这是第一义。至于政府内部各项职权之究应如何分配,这已属第二义。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业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至于政府内部职权之怎样分配,这是政府的组织法,却并非产生政府的根本大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设问:国家机构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优秀的官吏队伍,自先秦以来,统治者先后采取了哪些选官制度来选拔人才?分别对应什么样的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 回顾先秦、秦朝、汉朝的选官方式、选官标准。 1、汉朝:察举制 以贤良、孝廉为主要名称,由中央及地方官员进行推举,并经过考核,最后任以官职。 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他建立了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一为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朝廷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家世门第。初期选拔了不少人才,后期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材料四 九品中正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中正属于兼职,但也设属员,负责访问与编订士人等级。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品的分类,受班固评议古代人物分类的影响,将人物等级分为九个等级。中正所评等级越高,所受官职往往在比较清要的位置,以后升迁就快。——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材料五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 材料六 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专司品评人才,向朝廷推荐。由于中正官均由本州郡的世家大族、贵族官僚担任,九品中正制遂成了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工具。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七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杜佑《通典》 3、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1)背景:①经济: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 ②阶级:士族逐渐衰弱,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③政治: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需要打击门阀世族势力,扩大统治基础。 材料八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2)演变历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唐代诗人孟郊及第后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思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什么意思? ⑶意义、影响 材料九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十 凭事实讲,科举制显然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十一 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实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十二 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情境体验:若生活在唐代,你会支持科举制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予以论证。 积极:①使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③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形成重学风气,推动教育发展。⑤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消极:标准单一,后来演变为八股取士严重禁锢思想,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⑷选官制度及变化趋势 总结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的变化趋势 选官方式:趋向公平、公开。 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真题感悟:(2021江苏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 加强了君主集权 B 促进了阶级流动 C 消除了门第观念 D 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
二、中央官制 材料十三 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是“制”与“治”,即制度与治理。完整的国家治理由 “制”与“治” 共同构成。……国家治理体系根据国家制度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建立好的制度,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理。同时,治理的好坏直接关乎制度的存亡与兴废。没有有效治理,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不能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等同起来,并非国家制度健全了,国家治理水平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只有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制度效能,彰显制度优越性。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会使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 ——丰子义《制度与治理是什么关系?》 回顾秦至隋唐先后采取了哪些中央官制?如何体现了皇权、相权之间的关系? 秦朝、西汉、东汉的中央官制分别为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设尚书台。汉朝通过中外朝架空相权以加强皇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制。 1、演变:魏晋南北朝,三省雏形出现,隋朝正式确立,唐朝完备,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通过示意图,解释三省六部制的机构组成,梳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以及政事堂(中书门下)成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的史实。 2、特点:①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三省通过难以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以防止君主独裁专断。 材料十四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十五 唐中宗李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勅”字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勅”。斜封墨勅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宰相刘祎之:“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改称中书省称凤阁,改门下省称鸾台) 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分割相权,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材料十六 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十七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运用宰相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唐玄宗时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材料十八 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尚书省共分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制度,自唐代以至清代末年,推行了一千多年……唐代有名巨著《唐六典》一书,即因记载此尚书省中六部之组织,用人,职务分配等而名。此书对当时政府各部门各组织之各项职极及人事分配,均有详细规定。此书遂成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此后宋明清各代,均重视此宝贵法典,无多变更。此后中央政府之变动,只在中书门下发命令的一部分,至于执行命令的尚书省六部制度,则从未有大变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小结: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趋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真题感悟:(2022广东卷)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且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2018全国Ⅱ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 (2021北京高考)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与示意图可知,它是由三省长官共同负责,故①错误;告身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由尚书省,故②错误;告身最后是由尚书省官员签名,说明其最终要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故③正确;一个告身需要三省长官同意并签名,体现出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故④正确。
三、赋税制度 材料十九 税收和财政对于国家治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的税收能力是衡量该国政府其他各种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 :一方面因为税收能够为其他治理能力提供财力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建立强大的征税能力这一制度建设过程会对其他治理能力产生很强的溢出效应。 ——张长东、冯维《税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经济手段则是赋税制度。 材料二十 中国的赋税,合几千年的历史观之,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以最大多数的农民所负担的田税、军赋、力役为基本,随时代变化,而成为种种形式……其二自此以外的税,最初无有,后来逐渐发生,逐渐扩张,直至最近,才成为最重要部分。——吕思勉《中国通史》 重要概念突破:赋、税、役 古代民众 赋:古代王朝依据其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粮食布帛等)。 的义务 税:古代王朝依据其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货币(包括丁税、地税、杂税)。 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包括徭役和兵役等。 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赋税制度的变迁。 魏晋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授田于民,承担定额租和调,丁负担徭役。 材料二十一 (初唐)拓跋魏所开始的均田制重新颁布,原则上耕地继续归于国有。按照唐律令,凡成年男子给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年老时退还政府;二十亩为世业,可由家人继承,每三年编造一次户籍。随着均田制也有整齐划一的税收制度,纳税义务包含租、庸、调三项,租为每丁粟二石,调为绫绢二丈,庸则岁役二旬。以一百亩的田土为基数,以上赋役的比重算是很轻的,所以在最初一百年内,人户的登记不断增长,国家仓廪库藏也愈为充实,上下之间呈现一征和谐融洽的景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业生产时间。 材料二十二 国朝著令,赋役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思考: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意义? 积极影响:改变混乱的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 局限性:租是配给人民耕种的土地,年老、身死仍缴还政府,故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就无法维持。 2、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材料二十三 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 ——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材料二十四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背景: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乱、账籍数据错乱,均田制被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以为继。 材料二十五 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刘昫等撰《旧唐书》 阅读以上材料,归纲两税制内容:①量出制入,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不区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登入户籍,缴纳赋税,③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④分夏秋两次纳税,⑤取消租庸调、杂税徭役,⑥按田亩缴纳地税。 材料二十六 两税之从现有的土地持有人手上征收,而放弃了有名无实的均田人户。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十七 两税之立,则异于斯(租庸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贽《陆宣公奏议》 材料二十八 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两税制特征: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积极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材料二十九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重赋》 材料三十 在两税法推行过程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沉重的苛捐杂税,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 ——《中国通史》 消极影响:由于土地兼并严重、长期不调整户、官吏腐败等原因,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负担。 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⑴以中唐实行两税法为转折点,从人丁税为主,逐步转变为土地税为主,直至人丁税被废除;⑵代役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⑶从实物税转变为货币税等。 启示:赋税制度的变化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是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相关联。 习题演练:(2021河南省濮阳市高一上期末)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据此可知唐代 A 没有严格的实行纳绢布代替徭役 B 岭南地区已经实现了赋役的征银 C 开元时岭南地区已出现以银代赋 D 国家财赋的供应已仰仗东南地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怀集的庸调用银缴纳,故选C项;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地区,不能说明唐代整个国家的纳绢代役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地区,不能反映整个岭南地区的赋役银问题,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国家财赋的供应才仰仗东南地区,排除D项。 (2022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一上月考)表2为唐开元九年(721年)敦煌地区部分农户实际授田情况表,这说明当时 农户实际授田(亩)应授田(亩)占应授田比例赵玄义115221 .2%于善意2816117.4%杜克生4020119.9%
A 土地兼并情形严重 B 边疆商贸经济兴盛 C 经济格局出现变动 D 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实际授田远远不及应授田,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保证农民授田,故选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均田制下授田的情况,不能体现出商贸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从五代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均田制遭到破坏,但这一时期租庸调制仍在推行,排除D项。 (2022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业质量调考试)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施两税法,规定: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每年夏、秋两季纳税。其最主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增加国家支配土地的数量 C 促进以庸代役广泛推行 D 抑制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 【答案】A 【解析】两税法的实施意味着之前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变为了以财产为主要标准,这意味着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减轻,故选A项;两税法是在均田制遭破坏和租庸调制无法实施的背景下采取的赋税制度改革,所以意味着国家支配土地的数量大为减少,排除B项;以庸代役广泛推行的做法是租庸调制的表现,而两税法是租庸调制被被废除的背景下实施的,排除C项;两税法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盛行的背景下的应对之策,所以并不能抑制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排除D项。
总结提升 选官之变: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确立。 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三大制度之间互为关联,反映的是国家在中央官制、选贤任才、经济民生方面的变化与创新,为隋唐盛世奠基,体现了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过渡:这些变化与创新又给当今我们国家治理提供哪些历史借鉴和历史智慧呢? 材料三十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九、板书设计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十、教学评价设计
原创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穆先生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不仅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然而,科举制不断演变却无法改变八股取士遏制思想;中央官僚体制调整后皇权专制达到巅峰、官场却堕落腐败;财税制度不断改革无法阻止巧立税目压榨百姓……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就其创立原因与背景、发展与变迁、影响与流弊,说说你的看法,并予以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