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本课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发展和新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每一领域的发展和出现的变化是有着联系性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在了解该时期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外,能够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优势:高一学生已经学过了宋元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基本概况,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一定基础,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基础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高一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敢质疑,善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
劣势:高一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的知识有限,知识碎片化,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较少,甚至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重点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误差。
【教学理念及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各领域的新发展,体会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认识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3.分析辽宋夏金元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30秒百事可乐广告导入新课。广告大家耳熟能详,古代有广告吗?它们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多媒体显示《清明上河图》标出明显的招牌,大家谈谈对这些招牌的理解;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直接展示自己产品,图中有明显体现,通过自己产品优势打广告。清明上河图大量广告说明当时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今天我们来了解辽宋夏金元经济与社会。
新课讲授: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检测
学生展示自己做的本课思维导图,学生相互点评,老师总结归纳。
第二环节: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在前代基础上有何新变化?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第一大变化:(一)经济发展:繁荣发达
多媒体上显示表格,学生归纳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老师点评
※一:阅读课文60—61页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成就,完成以下表格。
部门 成就
农业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
经济作物 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边疆开发 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显著进步
手工业 制瓷业 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矿冶业 北宋煤的开采和使用日益普遍
印刷业 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活字印刷术发明
棉纺织业 南方棉植普遍,带动棉纺织的发展
※二:阅读课本P61-P62,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市场 基层市场、榷场市场涌现
货币 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增加,北宋钱币铸造量大增,出现纸币。
外贸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城市 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超过百万,元朝杭州、
多媒体显示《清明上河图》街景,图片反映了汴河两岸商业的繁荣。重点分析商业。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代文人刘迎这首诗的最大史学价值在于
A.印证了榷场互市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的作用
B.反映了榷场的出于通过边境贸易挟制对方的意图
C.证实了政治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
D.体现经济交往具有促进边境的和平与安定的功能
A
澶渊之盟后,辽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北宋用丝织品、粮食、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多媒体显示纸币图片;
材料: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百度百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出现并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1、是铁钱价值低但量重,民众进行商品买卖交换时携带不甚方便,铁钱的运输困难。
2、商品经济发达,有纸币的需求。
3、是纸币材料的进步和印刷术发达。
多媒体显示图片: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寻找唐宋城市变动,说明宋朝商业的繁荣。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第二大变化:(二)经济格局:重心南移
材料1:当时全国20万户以上的大洲,北方仅有11处,南方则达到44处。
——《宋史·地理志》
材料2:象犀珠玉之富,俱出于二广,江东西则茶桑之陆海也,淮东西则铜鹾之薮泽也。浙西十四郡尔,苏湖熟天下足,元帅之所知也。而况生齿日繁,增垦者众,荑萧岁辟,圩围浸广,虽不熟亦足以支数年矣,浙东鱼盐之富,海藏山积,食之虽众,生之无穷,闽自为东南一大都会,其支郡有六,又且兼江淮之所入。
—— (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材料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思考材料反映出什么信息,结合材料说明?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历史趣闻】两宋时期的全国Ⅰ、Ⅱ、Ⅲ卷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①从南方考生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公平。
②从国家全局角度来看,南北分卷解决了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平衡南北利益。
③当今高考制度各高校按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也可以看到这项制度的影子。
拓展深化: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影响?
城市交通运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变化:社会变化
材料: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材料: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宋会要稿·选举》
材料:“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材料: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为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南宋)叶适
从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宋代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婚姻中重财不重身份;科举选士不重家世;人身束缚减少;官府对土地买卖等限制松弛
原因: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思想观念的变化;政府政策宽松
第三环节 鉴往知来
多媒体图片显示宋代的临街摆摊和现今地摊经济图片
李克强总理:“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社会人的活力该如何激发?
学生归纳,老师总结
繁荣富足:经济发展,人民富庶,物质丰富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
经济与社会 公正平等:门第观念淡化,贱民阶层减少,科举制改革
宽松和谐:人身束缚减少,国家控制松懈,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谢和耐:“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特别强调“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首尾呼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