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导学案
一、课程标准
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时空定位
三、学习聚焦
(一)户盈粮棉:宋元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
(二)市列珠玑:宋元时期商业发达,大城市空前繁荣。
(三)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
(四)四民流通: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四、概念解读
(一)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的经济形式,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等为特点。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强调一家一户的小规模。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自给自足的封闭性。
(二)榷场:指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境的作用。
(三)坊市制度: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
(四)租佃关系:租佃关系指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自宋代开始,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五、知识梳理
(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变化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部门 成就 备注
农业 粮食 种植 宋代南方普及① 复种制,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是农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经济 作物 出现固定种植② 作物的农户,宋朝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元代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手工业 制瓷业 宋代五大名窑为代表;景德镇别称 “瓷都”。 元代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③ 。 宋元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的发展为城市人口增加提供了基础,进而推动了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
矿冶业 北宋用④ 冶铁;都城东京居民普遍用煤作燃料;
印刷业 雕版印刷发达,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推动文化普及。
纺织业 元代⑤ 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⑥ 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2.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市场 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① 制度被打破,夜市、晓市、草市繁荣; 官府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宋与辽夏金官方设置② 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基层市场蓬勃发展。
货币 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③ 发行。
外贸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官府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是该时期主要港口。
城市 城市④ 功能大大增强。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娱乐丰富多彩;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⑤ 和⑥ 。
3.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安定。
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⑤南方统治者较重视发展经济。
(2)过程
阶段 时期 概况
江南初步开发 孙吴、东晋、南朝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① 南移打下了基础。
南移 开始 中唐以后 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南移 继续 北宋 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② 的格局定型。
南移 完成 南宋 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③ ”。
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元朝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元朝为将南方财赋北运,④ 大运河,缩短了航程; 元朝为运输江南的粮食,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3)影响
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④ 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⑤ 尤其成为人才密布区。
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变化
项目 变化内容 备注
平民社会到来 夏商周是贵族社会; 汉唐是① 社会即贵族社会的回潮; 宋朝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宋朝⑥ 制度的发展完善。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
人身自由增强 宋朝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② 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③ 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经济发展是基础,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不限制土地兼并,⑦ 制发展。
国家放松控制 基本④ 土地买卖、典当,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⑤ 。 金元时期,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⑧ 。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六、史料归档
(一)史料归档
1.文:北宋学者沈括转述的唐诗及其研读
2.图: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3.文:“历史纵横:北宋的人口”
4.图: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5.图:元朝青花瓷
6.文:《苏轼诗集》卷17《石炭》诗(选段)
7.图:元朝纸币
8.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9.图: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10.文: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评论(选段)
11.图: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12.文: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选段)
13.文: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选段)
(二)史料分类
1.仅从史料本身出发,上述史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有: 。
2.上述史料中属于二手史料的有: 。
3.上述史料中属于无意史料的有: 。
七、思考提示
(一)(教材P63)思考点
1.利:可从解决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明显优势地位,笼络北方知识分子,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等角度分析。
2.弊:可从造成区域不公平,压制南方知识分子等角度分析。
(二)(教材P64)学思之窗
1.理解:“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指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在国家制度、商品经济、科举选官、文官政治、儒学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宋朝的历史地位: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阶段的开端,该阶段直至明朝尚未结束,明朝制度、习俗、观念等方面深受宋朝影响。
(三)(教材P64)问题探究
唐朝科举制在公平性方面尚有明显欠缺,考生的个人背景可能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宋朝科举制则力图杜绝这种影响,保证单纯凭试卷决定成绩。这方面的变化,与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流动加强的历史线索互为因果,存在密切联系。
八、教材结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