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一、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基础。通过初中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高中阶段再次学习类似的内容,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史料,补充相关历史细节,加大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于国家出路探索的努力以及探索失败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2课,教材设置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相继而起,为寻找国家出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农民领导阵营内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致力于“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单纯引进西方技术,没有触动落后的封建制度,未能达到目的。同时,列强加紧侵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整体上,本课处于民族危机继续深化时期,挽救民族危亡越来越成为紧迫的时代主题。
四、单元主旨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围绕“屈辱”、“抗争”、“探索”这三条基本线索,主要突出了“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个阶段特征。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系列运动。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同时中国社会也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
五、单课主旨
近代以来,中国迎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巨变,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农民阶级的“下层民变”;清朝统治阶级求变图存的洋务运动体现了地主阶级的“上层应变”;甲午战役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侵略加剧的“局势异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应对挑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折射出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不断探索的精神。
六、教学目标
学天国运动、田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等内容,厘清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探索和努力,认识到其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了解我国西北、西南、东南等方位出现的边疆危机,培养时空观念;掌握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史实,体会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从民族振兴的角度增强家国情怀。
七、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2、难点:认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洪秀全和曾国藩二人的人生轨迹对比的表格,学生结合表格提示对猜测二人的身份。随后教师指出:“两人均是农民出身,为何会出现这样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太平天国起义中,洪秀全曾一度割据半壁江山,而曾国藩最终也因平定太平天国和发起洋务运动而功成名就,成为了晚清中兴名臣。他们二人此后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那么哪一派能够承担起革新中国社会的使命呢?我们一起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去找寻答案。”
展示晚清从鸦片战争后的时间轴,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轴,对本课讲授内容留有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利用洪秀全与曾国藩的人生轨迹的对比,引出本课所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并指出两人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为后面学习和认识不同阶级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阶级性质作铺垫。通过时间轴回顾所学与了解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新课讲授】
环节一:下层民变:农民阶级揭竿而起——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传统民变的旧因素与中西碰撞的新因素
师生活动:引用学者秦晖的观点“太平天国运动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思考“传统民变的旧因素”和“中西碰撞的新因素”分别有哪些。教师点拨并进行总结。
1、传统民变的旧因素:(1)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脂民膏;(2)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3)自然灾害与战乱;(4)宗教组织引发官民冲突等。
2、中西碰撞的新因素:(1)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银贵钱贱;(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破产;(3)战争赔款加重人民税负;(4)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二)过程:天国的兴衰——农民阶级企图建立新朝
师生活动:借助时间轴,教师带领学生浏览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学生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并简单识记相关基础史实。
(三)反思:太平天国为何失败?
1、内部:农民阶级的领导力量
材料:
(1)“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图谋不轨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中外历史纲要(上)》
(2)图示:
(3)地图: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示、地图和材料,思考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呈现出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和领导力量内部图示,思考这一问题,指明农民阶级通过北伐、西征,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顶峰,已经占据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大部分地方。因此,其领导阶层内部论功行赏,但是却逐渐暴露问题——①“天王”、“万岁”等称呼带有着明显的宗法等级制的封建色彩;②领导集团内讧,使得天国实力大损。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阶级这一领导力量不先进、不团结的特点,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并最终消亡埋下伏笔。
2、农民阶级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材料:
(1)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页
(2)《资政新篇》:
仿效西方国家,“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政新篇》书影
教师提问:<1>文字材料反映了什么内容?<2>这些主张能够实现吗?分别体现了两个纲领的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并作答。
参考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的两则文字材料反映了其人人平等与平均主义的主张,体现了其具有①进步性: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②落后性:仍然追求小农经济,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范畴;③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其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其有一定①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但具有②局限性:超越历史阶段,未反映农民的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3、外部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
外国人当时画的太平军在九江湖口与清军作战图
教师提问: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主要依靠什么力量?(湘军、淮军和外国势力)
小结:为应对太平天国运动,清廷派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训练湘军、淮军,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力量。太平天国运动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探索失败,但是其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反封建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反侵略的责任;也使得曾、李等汉族大臣受到重用,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与此同时,这些湘淮系的儒生们在外来侵略势力的冲击下,观念发生变化,为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1)引用学者秦晖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相较于传统农民运动的特殊性,并借此带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与原因。(2)根据教材文本内容,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学生对这一运动过程有一个简单、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牢固时空观念。(3)利用文字材料、图示、地图与照片等教学材料,帮助学生从内外两种角度思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从农民阶级的领导力量、《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纲领性文件与清政府—列强联合镇压三个方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4)简要介绍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其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观与时空观,为接下来讲解洋务运动作铺垫。
环节二:上层应变:地主阶级求变图存——洋务运动
(一)过程:“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材料:
(1)图片: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之一——金陵机器制造局内部
(2)表格: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工业
教师讲述:根据图片和表格,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内容,解释“洋务”泛指与西方的一切事务,如外交、通商、传教、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等。“洋务运动”则指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起了一场以兴办近代企业,和建立新式军队为主要内容,以“求富”、“求强”为主要目的改良运动,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二)评价:“洋务运动”——同治中兴 or 回光返照?
材料:
(1)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2)图示:
“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试着分析洋务新政实施的条件与目的。(参考答案: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想改变封建统治,而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小结:甲午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标志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失败。
设计意图:(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工业一览表,结合教师关于洋务运动的讲解,有利于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与目的。(2)通过“中体西用”的图示和洋务派代表曾国藩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的行为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无法解决当时中国的危机与困境,并最终探索失败。
环节三:局势异变:边疆危机,侵略加剧——甲午战败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一)边疆危机
图片:
表格: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组合作完成表格填空。
教师总结:
(二)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背景:(1)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国力;(2)蓄谋侵略中国(大陆政策)。
导火线:朝鲜发生农民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结果:兵败,签订《马关条约》。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和思考《马关条约》的影响。
小结:
(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材料:
(1)关于“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有割让辽东半岛的内容。消息公布,俄国认为条约损害了俄国的利益,于是联合德国、法国向日本提出抗议,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英美不愿意日本在华势力过分膨胀,劝日本接受三国要求。1895年8月5日,日本向三国表示接受“劝告”,但需要中国拿出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的“赏金”。11月8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清政府交出白银 3000万两作为“报酬”。这就是所谓“三国干涉还辽”。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时局图: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配诗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引导学生观察时局图,结合教材注释的提示了解图中的动物分别代表了哪些国家,深刻认识晚清中国遭受列强瓜分的困局。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和表格梳理晚清的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始末,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同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亦是不断加剧,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农民阶级和洋务派探索失败意味着中国需要另寻出路,为下一课内容作铺垫。
【本课小结】
设计意图: 用时间轴的形式带领学生梳理第16课和第17课的所学内容,从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不断探索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两个线索串联起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印象,并形成对第五单元知识的整体框架认知。
九、结构板书
十、作业设计
课后思考题:阅读下列材料(教材的“探究与拓展”部分),谈谈对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变”为线索,从农民阶级的“下层民变”、地主阶级的“上层应变”到边疆危机与列强掀瓜分狂潮的“局势异变”,了解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感悟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教学思路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但是本课我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讲解占比更大,相较而言,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讲解因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挖掘程度有限而显得较为简单、浅薄,需要继续拓展和延伸。此外,本课因自己知识、想法有限未能形成一个更好的作业设计,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