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内容】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通过明清时期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
【教学立意】
以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施润泽滩阙遇友》的小说故事串联本课主线,从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理解明清时期社会展现出的生机与危机。而在明清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个新因素和旧因素交织的多元结构。新因素表现为明清社会的生机,旧因素表现为明清社会的危机。在这一结构中,传统因素仍占据主流,这使得中国在这一时期未曾实现社会转型。
【设计理念】
本课以冯梦龙笔下的底层小人物观察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新现象:以史料分析为教学手段;以启发思考为引领目标;以学科素养为教学宗旨。通过讨论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对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上承第一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下启《两次鸦片战争》。教材呈现了宋代前后商业、城市的变化现象,但未深度分析。因此本课基于教材内容,结合高考导向,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体会明清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局限。
【学情分析】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中有所涉及。通过初中学习,学生对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新现象有所了解,但是缺乏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探究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照顾学情,在内容中穿插历史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行深度训练。
【学习目标】
※本节课重点完成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1.唯物史观:认识一定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通过这一规律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变迁的原因。
2.时空观念:通过对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方面出现的新现象进行梳理,理解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3.史料实证:了解文史互证的方法,能够从小说中提取一定的历史信息。
4.历史解释:能够运用不同的史料,对明清时期出现的生机与危机进行阐释。
5.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时代变局之中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不断反思的精神。
【教学重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领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从经济与文化层面深度认识明至清中叶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计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教师讲授:不知道各位同学在私底下放松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娱乐消遣呢?就我个人而言,阅读小说一类的文学作品会非常吸引我。小说作为一种通俗体裁,故事性强,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欢迎。而小说这种体裁在中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史上哪一个时期是小说发展的顶峰吗?
学生活动:明清
教师讲授:明清时期诞生了诸多的小说名家,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在这些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生活图景。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讲,“文”与“史”也能很好地印证。比如这一位小说家:
教师活动:出示冯梦龙的个人及作品简介。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茶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史料。所辑“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在他的作品中就十分生动地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赏析他的作品“三言”《醒世恒言》中的一个小说故事:《施润泽滩阙遇友》,来一起感受一下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通过小说家的简介引入本课,照顾本课明线的同时,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经济:生机与局限
1.明清经济的生机
活动探究一:【从小说的环境描写看历史: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
教师活动:出示《施润泽滩阙遇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大致故事简介。
教师讲述:《施润泽滩阙遇友》讲述了苏州府盛泽镇一个名叫施复的小织户,因拾银不昧,行善积德而逐步发家致富的故事。在小说的开篇,冯梦龙便对盛泽镇这个小镇展开了极为细腻的环境描写:
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抒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有几句口号为证: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
——冯梦龙:《施润泽滩阙遇友》,选自《醒世恒言》第18卷
思考:小说中所描写的盛泽镇具有什么功能?为什么明清时期出现了具备这一功能的乡镇?请结合教材及材料内容加以说明。(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角度思考)
【参考史料】
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镇……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清前期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分布图
学生活动:
·“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可得,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农产品的商品化,棉纺织业发达,靠近沿海说明交通便利;
·“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据手工业分布图及小说信息可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手工业发达有关。
·据环球贸易线路图可得,由于海外贸易大量白银流入,大额资本聚集,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1)农业、手工业:新发展提供其原动力
①农产品商品化
教师总结:随着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粮食总产量的提升,原本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江南地区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倾向以引人注目的态势发展着,植棉、纺纱、织布等副业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来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这些经济作物为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②手工业工场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一栏。
教师讲述:在小说中,冯梦龙将其描述为“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这一场景是否真实?小说中的描述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要判断其是否真实我们更需要使用一定的文献史料与其相互印证。在“文史互证”的方法之下,我们才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有文献史料对苏州地区的丝织业是这样描写的:
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中的自由雇佣劳动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教师设问:你从材料中读出明清手工业发展有何新表现?这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方式?
学生活动: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提升;新经营方式(工场)的出现,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教师总结:农业商品化后,江南若干手工业部门开始重大变革,与以往一般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有明显区别。他们规模大,分工细密,形成了大规模工场式生产的经营手段。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苏州丝织业已经出现了新的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在这里工人上百名,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得业则生,失业则死”。从另一角度来说,雇佣工人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的状况。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导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马克思:《资本论》
教师设问: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你如何理解此时明清时期手工业所呈现的新现象?
学生活动:存在着社会转型的可能。
教师总结: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我们会发现,明清时期手工业的繁荣并不局限于表象,它反映了一种变革,而这一划时代的变革在同时期的西欧国家中也正在上演着。
(2)商业:新现象促进其繁荣
1.区域间长途贩运、商帮、市镇
教师总结: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大量流通,密切了与市场的联系。而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全国新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形成。在这其中,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因此在经商发达的地区或交通要冲,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的核心。
2.对外贸易:白银流入
教师过渡:所以在小说中关于盛泽镇就有了这样的描写,“四方商贾来收买”,盛泽镇就此成为一个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这种商业繁荣是一种超越前代的繁荣。有学者对明清之际的这种繁荣的景象进行了总结性的概况:
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教师设问:结合教材及白银贸易图,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商业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
学生活动:
·商业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全国,与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联系。
·大量白银的流入给国内的市场带来了大额商业资本的聚集
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欧洲商人带着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来到亚洲经商。明隆庆年间,朝廷改变了长期实行的海禁政策,部分开海,大批中国商品出口。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对外的贸易需求较少,因此数目惊人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市场。在明代白银大量流入的背景下,万历年间张居正主导的一条鞭法赋税改革,推广至全国,大大推动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明后期白银取代纸币,最终成为社会各阶层各地区普遍通用的货币。白银大量流入使明清商品经济进入到了新的繁荣期。
设计意图: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角度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为主;手工业中的新现象与商业的重大突破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主,集中突破难点。
2.明清经济的局限
教师总结:从冯梦龙笔下的小说与一些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们在明清经济中可以看到:固有的小农经济正朝着商品化的趋势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农产品、手工业品又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品。似乎看起来,明清的经济充满生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来看看,作为一名生活在明清的底层小人物手里赚了钱后,他会如何选择?
施复拾银后的第一个想法:“(好好经营丝织业后)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买多少田产。”
——冯梦龙:《施润泽滩阙遇友》,选自《醒世恒言》第18卷
教师设问:施复的发家致富后他的选择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买地,资本归于土地,这说明了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小农经济占据主流。
教师总结:一方面,明清经济中的新因素正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因素带来的阻力仍然非常强大,经济上明清时期呈现出既发展又迟滞的一面,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教师过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明清的经济基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时,这一时期的思想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也折射在了小说的人物之中,让我们继续来透过施复的故事,看看当时的人们有着什么思想上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小说故事情节,折射出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凸显本课主旨。
二、思想:萌新与承古
1.明清思想的萌新
活动探究二:【从小说的人物身份看历史:施复其人】
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
——冯梦龙:《施润泽滩阙遇友》,选自《醒世恒言》第18卷
思考:施复是何身份?为什么冯梦龙要选择这一身份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活动:施复的身份是一名小户(小工商业者)。
政治: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直藏着重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便借用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现实小人物来批判现实的黑暗。
经济:明清时期的小说看重描述了商人、工匠等原来受歧视人物,这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表现
文学:明清时期文学发展世俗化的倾向。
观念:同时这一选择透露出了这一时期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传统经商观念逐渐淡化。
教师总结:实际上不光是冯梦龙的小说作品中涉及到底层人民,在明清的文艺作品中都显示出了这一共性。请同学们拿出学案中的预习作业。
学生预习活动:梳理小说、戏曲的成就。
时间 作者 代表作品 历史地位/意义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明 汤显祖 《牡丹亭》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明清 昆曲 长期流行
道光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明中叶以后,世情小说出现,新的主人公--市民以其不同于旧人物的姿态粉墨登场。这里出现了新兴的手工工场主……形形色色的商贩……市井游民、歹徒、无赖……可谓市井中人,应有尽有。
——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
【板书:市民文化发展】
教师过渡:伴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明代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空前膨胀,传统的封建礼俗崩坏,进入了人性大解放时代。作为官方思想的程朱理学已不再适应人心的需要。明中叶后,假道学、伪君子不绝于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仅是文学,思想上也出现了变化。新思想抨击程朱理学禁锢思想、压抑人性。这些促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急剧变化,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那当时有哪些思想体现了这一点呢?我们来看看思想家怎么说。
教师引导:明中期,王阳明首先在南宋陆九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儒学。
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传习录》
思考:在王阳明看来什么是良知?理应该从何处寻找?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圣人?
学生活动:理就是良知。里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通过反省自己的内心,寻找良知,最终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成为圣人。
教师设问:与程朱理学相比,王阳明的思想更加强调什么?属于何种哲学范畴?
学生活动: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教师总结: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教师过渡:王阳明的思想也融入到了民间的思想观念之中,就如冯梦龙笔下的施复:
施复拾银后反复琢磨的想法:“我虽是拾得的,不十分罪过,但日常动念,使得也不安稳。就是有了这银子,未必真个便营运发积起来。一向没这东西,依原将就过了日子。不如原往那所在,等失主来寻,还了他去,到得安乐。”
冯梦龙总结道: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
——摘编自冯梦龙:《施润泽滩阙遇友》,选自《醒世恒言》第18卷
教师设问:你认为冯梦龙在施复的身上投射出了何种价值观念?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学生活动:施复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了儒家的仁义、诚信的观念,融入了普通民众所推崇的品德,这与致良知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教师总结:这便是冯梦龙与王阳明思想的共鸣之处。阳明心学将儒家的至善之性通过道德本心,落实于主体的是非知觉之间,它也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冲破道德藩篱的勇气。即便是像施复这样的底层普通小人物也易于践行。因此冯梦龙的笔下塑造了施复这样拥有优良品质的人物形象,鼓励当时的民众行善行,以求圣人之境。
教师过渡:虽然在小说中施复充满了“良知”色彩,但施复一开始也并不是一个圣人。他的想法并不是立即将银子还给失主,而是企图霸占。这一描写凸显了施复的一己私利,同时也表露出了自己真实情感和欲望。这种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提倡个性解放的文学创作理念与李贽的想法“不谋而合”,李贽认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焚书》
教师设问:对比主流观点,你如何解读李贽的思想?
学生活动: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提倡个性自由
教师总结:李贽更加强调个性的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尤其是敢于否定孔子的权威。李贽等人深受王阳明心学影响,他们不断发挥“良知”的主观性,大大发展了心学的思想解放和平等、叛逆倾向,以至于对儒家经典和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多所否定。自李贽之后,这一潮流更甚。
教师活动:展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教师设问:这些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学生活动:都曾抨击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等。
教师设问:为什么他们都共同体现了这些思想?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教师总结:体现了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强化,与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板书:批判专制的思想】
教师过渡:这些思想成为了近代的先声。成为了明清思想界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一时代的思想主张也进一步印证在了文学作品之中。正如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施复”这一形象,作为一个商人,他可以说有着如下的品质:
施复养蚕、抽丝、织绸、辛勤劳作,“竭力为之”,“夫妻俩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最终“把个家业收拾的十分完美”。小说中塑造了这样的一大批“工商勤苦挣家园”的商人形象,一反传统意识中商人“不劳而获”的定型。
——刘晓林:《“三言”、“二拍”中的重商思想》
教师总结:在他的形象上体现了明清社会对商人看法的改变,不再是曾经的负面形象,体现了社会中反对抑商的思想。
设计意图:从小说情境中突破这一时期思想、文学上的新变化,贯穿主线,凸显情境化的教学主线。
2.明清思想的承古
(1)思想:未脱离时代及阶级的局限
教师过渡:似乎无论是此时的思想主张还是文学创作,都体现出了个性自由、人性解放甚至是抨击专制的新浪潮,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冯梦龙小说的创作理念)并未跳出传统教化观的圈子。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仍然是冯梦龙的指导思想,其教化内容的实质还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他只是为传统教化观换了一件让人易于接受的“新衣”而已。
——殷双煜:《冯梦龙的小说情教观研究》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思考冯梦龙的小说创作理念存在何种问题
学生活动:仍未脱离本身阶级的局限,仍然在传播儒家的传统道德思想。
教师总结:在思想层面,当时的思想家并未脱离儒家与阶级立场的局限。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提出了一些看似“叛逆”的新思想,但是他们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仍然占据主流,很多有进步色彩的思想难以生根。如李贽,他有许多石破天惊的言论,如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比如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是他最后也因言获罪、被捕入狱,在狱中自杀。这些进步的思想家他们在伦理的桎梏下带着镣铐跳舞。
(2)科技:未实现突破性的革新
教师讲述:而同时在科技方面,明清时期在农学、医学方面有着不少的成就,但当西方学者仔细研究时却发现:
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 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教师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科技上未出现突破性的革新。
教师总结:思想文化方面既体现了其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萌新”,也体现了其总结、继承的“承古”。
设计意图:从小说本身出发,同时补充科技方面的内容,加深对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局限的理解。
三、社会:发展与迟滞
教师过渡:我们实际上看到了一个双面的明清中国社会,既有其发展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但是不管怎么说,明清时期确实出现了新的因素,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甚至有人认为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将在这一时期步入近代社会。但是也有学者持反对的观点。
小组辩论:结合本课已学,思考明清时期是否能成为近代的起点?(要求:论述准确,史论结合)
社会近代化:近代化是指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世俗化进程。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社会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万明:《晚清社会变迁的研究》
(明清时期)这些与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有相似之处的新的因素,并未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中国建立。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实际上,明清难以成为中国近代的起点。近代代表的是社会的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型到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之中。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清的社会发展之下,多元的经济结构中蕴含着充满活力的新因素,如资本主义萌芽;而多元的思想文化中也出现了异于主流的观点。但是当我们的视角放置于中西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在“内卷”的大浪潮之下,明清社会已是落后状态。相比之下,我们缺乏经济、政治、思想多方面的基础,导致我们无法实现转型。
教师活动:展示同时代的中西对比。
中国:资本归于土地
西方:此时西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在机器工厂中,生产一匹布大约需要7个工作日,2个工作日来整理棉花,4-5个工作日来纺纱。在桑蚕业,家庭劳动力需要付出32.2个工作日。佣工平均一年工作210天,收入2-5两白银。
中国:虽提出“君主乃天下之大害”,却仍然寄希望于贤明君主。
西方:提出“自然状态”与国家起源学说,社会需要有契约。
教师总结:东西方都在16世纪前后出现过相似的新因素,但却殊途异路,走上了不同的结局。
(1)在经济层面,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大幅度提升,这本是一次发展工商业飞跃的时机,但清政府始终没有意识到其实工商业也可以提供比农业更丰厚的财政收入。它依然把财政建立在农业之上。但欧洲却已逐渐过渡到了强调资本、强调工业的轨道中,全球性的开发也让欧洲人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威胁。
(2)在思想层面,虽然黄宗羲等人抨击君主专制,反对抑商,可他却仍然希望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对比西方,同时此时卢梭已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等启蒙思想,向世界阐明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观念。
综上,在中国多元化社会结构之下,强大的传统因素仍然占据主流。而在西方,这一切都在不断生根发芽,因此西方实现社会转型,走向工业文明,中国则继续在农业文明中沉沦。历史在此刻出现了大分流。
教师过渡:那么中国是否有机会和西方接触呢?在明清时期曾出现过一次“西学东渐”的热潮。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借助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到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传教士利玛窦。近代西方的科学和技术第一次在中国得到稍具规模的传播,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学等,尽管这并非利玛窦等人的初衷,但客观上为中国人打开了窥视西方的窗户。似乎在这一时期,中国是有机会与西方进行接触的,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清初,与西方传教士的科技交往仅限于朝廷,拥有技艺的西方传教士成为天朝大国太平盛世的装饰品。例如……《数理精蕴》,虽然介绍了自晚明以来传入中国的几何学、三角学、代数和算数知识,却宣称,这些西学“询所自,皆云本中土所流传”,也就是说,西学源于中学。“西学中源”说,颇可使“天朝大国”的骄矜心理得到满足,但它却导致故步自封,以及对新事物的蔑视和拒斥。
——摘编自毛佩琦《明清易代与中国近代化的迟滞》
教师设问:结合教材及材料,面对这一潮流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活动:中国的态度是满足于天朝上国的状态,导致了自身的故步自封。
教师总结:故步自封难以实现最终的转型。虽然明清时期有着封建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发展、批判思想的出现,但是此时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小农经济仍占主导,闭关锁国政策的执行……这些强大的传统因素仍然占据主流。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中叶的社会和文化是阶段性汇总,是积聚而非迸发,是回溯而非突进,是修饰而非更新。中央集权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不曾突破性变化,传统的思想、学术、风俗、心态趋于烂熟。至此,内向、非竞争性的国民性完全定型,“阔大、精巧”与“空疏、呆滞”逐渐演化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氛围。
四、课堂小结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师设问:通过今天的授课,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不断反思,开创未来。
【板书设计】
农产品商品化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手工业发达 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商品经济繁荣 发展 迟滞 思想禁锢
市民文化发展 科技落后
批判思想的出现 闭关锁国
【作业设计】
1.(2022·湖南岳阳湘阴县高一下期末·4)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正确答案:D
2.(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2)明代市镇贸易多经牙行,盛泽镇丝绸牙行约有千余家,“机户鬻绸,由领头间接,每扣佣钱二三角不等,收绸之地曰庄面,领户列屋而居,鳞次栉比,密若蜂窠。”据此可知,明代此类牙行的大量出现(  )
A.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转型 B.抑制了商人群体的壮大
C.推动了工商市镇的发展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正确答案:C
3.(2022·山东学业水平·8)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是由于(  )
A.程朱理学衰弱 B.商品经济发展
C.农耕经济的强化 D.西学的传播
正确答案:B
4.(2022·北京高考·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正确答案:C
5.(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上期末·12)李贽在教育他朋友的孩子时不用传统死背“四书五经”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随意读书游戏,充分发挥孩童天真活泼、自由奔放的天性。这体现出李贽(  )
A.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B.反对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
C.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
D.崇尚“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
正确答案: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