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7: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多,难以做到一一讲述基本的史实,且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对相关基本史实已有介绍。因此,本课在内容上的取舍,主要体现在选择关键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第一子目提及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伟大意义;同时说明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第二子目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主张。第三子目介绍了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共同推动了北伐的进行;介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最终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等知识点,能陈述相关的基本史实,但缺乏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和对事件背后意义的探索,如五四运动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革命意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等。教师应注重创设历史情境,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目标】
1. 唯物史观
通过本课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践检验真理的有关理论,评价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国民革命,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时空观念
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地图,认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
3. 史料实证
通过图片及文字史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过程及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在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4.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解读并分析本课教材及教师展示的相关史料,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人民的新觉醒;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培养学生解读教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深刻感悟五四爱国运动中所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无数革命先烈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事迹,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2. 难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日俄战争的一张照片及文字解释,设问:同学们,看着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感触?顺势引出当时国人的麻木,刺激了鲁迅从此弃医从文,走上唤醒国民觉悟的道路。
(课件展示本课标题)
十几年后,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学生运动,这场运动及随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为黑暗中的中国迎来了一个觉醒年代。今年我们就来学习,国民的觉悟是如何被唤醒的。
一、寻路——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展示第一个子目——寻路)
过渡:如何挽救国家,道路尚未明确,当时的中国人一直都在探索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探索了近80年。
(课件展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探索)
与学生互动,通过对这些运动的最终结局得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没有得到改变。进一步得出结论:这些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课件展示一战的爆发及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对一战的看法)
设问: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对一战产生了什么样的看法?
学生:怀疑。
教师总结:帝国主义战争显露出了“欧洲资本主义模式”的局限性,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
设问:除了欧洲资本主义模式,还有别的道路可供选择吗?(课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学生:社会主义。
教师过渡:在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主义名号下有许多的主义,这些主义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为中国社会寻求出路的人们来说,它们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救世真理。比如其中的青年毛泽东。(课件展示青年毛泽东的自述)
设问:同学们,这么多的主义,哪一种才是正确的道路呢?
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实践检验真理。
(课件展示工读互助团的基本情况,介绍当时青年为检验真理而做出的努力,并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工读互助团失败的根源)
教师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样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除了这些社会主义思想,还有别的选择吗?
(课件展示俄国十月革命)
教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代替空想社会主义,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而其中率先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是谁呢?
学生:李大钊。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李大钊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片段)
师生互动,文学革命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教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而这时,一战结束了。中国因为派出劳工参加一战而成为了战胜国。此时中国产业工人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这更加坚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正确的。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并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过渡:这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了列强的无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爆发了。
(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五四运动的片段)
师生互动,感悟五四爱国精神。
(展现五四运动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概况,并通过一些文字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伟大意义)
教师:五四运动的成果证明:中国的大多数只要团结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打倒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许多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这股力量,决心唤醒这些大多数。
(展现五四运动后的报刊材料)
教师:很多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创办白话文期刊的方式来宣传新知识、新文化,其中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更是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尊严。这篇文章被多家报纸登载,大大唤醒了国民的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说,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展现五四运动后的报刊材料)
教师: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李大钊在这一时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这些青年向工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出版,使更多的青年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员。
总结: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一个新的政党即将启航。(展示第二个子目——启航)
二、启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
教师:启航,中国共产党从哪里启航?
学生:上海,嘉兴南湖
(展现图片史料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
教师: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在这次大会中,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展现文字史料《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些从这个纲领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革命手段、奋斗目标)
教师:这些信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致的,可见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以阶级斗争为手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妥协不退让,成为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再是过去学习的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将中国从黑暗的深渊引向光明的前景。
过渡:这个纲领有提及中国吗?
学生:没有。
(展现文字史料陈独秀对一大纲领的评论)
教师:目标非常宏远,具体该如何行动还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它的优良传统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在1922年1月创刊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上,就已经要寻找符合中国实际的行动方案。
(展现文字史料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引导学生得出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形是什么)
教师:面对这样的一个中国,中国共产党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看教材P123《历史纵横》,得出答案)
教师: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成立后一直致力于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展现图片史料,引导学生获取图片信息)
教师:这是一幅关于共产党员林祥谦英勇就义的画作。从工人们的神情来看,他们眼神坚定,毫不畏惧,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但是这次罢工结果怎么样?
学生:失败了。
教师: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远不如敌人势力强大。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血腥镇压了罢工工人,林祥谦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牺牲的党员。此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面对强大的敌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4史料阅读)
学生: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教师: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情况,认识到单靠自己是不行的,需要建立统一战线,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壮大革命队伍。于是在中共三大上,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展现图片史料,引导学生获取图片信息)
教师: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了。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宣传画,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目标及革命队伍的组成)
学生:农工兵商学大联合,打倒军阀及帝国主义。
教师:这次国民革命的参与者就不只是工人阶级了,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国民党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改组成了一个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同学们看教材,归纳一下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学生:建立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教师:北伐战争从1926年5月开始,到1927年4月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孙中山过去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同学们看材料,为什么北伐战争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展示文字史料,民众在北伐战争中的贡献)
学生:因为有当地民众的支持。
教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地民众、工人、农民纷纷起来支援北伐。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推动了国民政府于1927年2月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足以可见人民群众的觉悟在不断提高。为什么人民群众拥有这么高的革命热情和觉悟呢?
(展示图片史料及音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民革命的宣传教育如何启蒙人民群众)
教师:这首朗朗上口的旋律,配上国民革命的歌词,使国民革命的目标在群众中广泛传播。除此之外,农民阶级也表现了强大的力量和热情,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看到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通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唤醒农民阶级的觉醒。
(展示文字史料,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评价)
教师:反对农民运动的人就会站到反革命的立场上,那么最终谁背叛了革命?
学生:蒋介石。
(展示图片史料,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教师:1927年4月12日,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打死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集团也对共产党人实行大屠杀,由国共合作发起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课堂小结:
过渡:在如此危机的时刻,许多的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片段)
教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似风华正茂,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以五四青年为榜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板书设计】
觉醒年代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寻路
五四运动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启航
一大 → 二大 → 三大 → 国民革命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继续前行 不忘初心
【课后反思】
一、设计思路
新教材的内容多到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作为《纲要》,明明是很简练的文字,可汇集起来,却有28万字之多。也正是因为这是纲要,每段文字重要得不知该如何侧重。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做出取舍。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如何彰显它的伟大?那必然要从其历史意义上着手。而本课的课标也是如此要求的:“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如此,我基本锁定了这节课的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中国革命做出努力。其他的基本史实,都在初中提及过,如五四运动的背景及过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国共双方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等等都可一笔带过,关键在于把教材的内容挑选出来为我的主线服务。
那我的主线是什么呢?
自从使用新教材后,我一直都通过观看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实录来思考这些老师是如何组织教学语言、把控课堂节奏、紧扣课程标准、凸显核心素养的,越来越发现这些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线突出,紧紧围绕主线展开,甚至打破教材的叙述框架。有了主线,这堂课就不会显得凌乱,学生也很难分心了,因为把握了核心,整堂课在思想上有一定深度,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现了一部讲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于是当我看到这个课文标题时,很自然地就联系到《觉醒年代》,而人民的“觉醒”,又完美地阐述了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努力整合教材,让它们为人民如何“觉醒”这条主线服务。
二、寻找史料
确定好目标和主线,我就开始寻找史料。史料的寻找,耗去了大半时间。优先考虑的是教材和教师用书上的史料和解读。新教材虽说是史纲,但是正文以外的史料补充可毫不吝啬,这给了我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必拘泥于教材正文的叙述,关键是如何利用它们。
史料的运用主要体现了两个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课标的要求都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实现。比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此处强调“历史意义”,那就是要站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全局上来考量,这种纵向的对比,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后对比。五四运动突出的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是过去不曾有的。这些历史意义在教材中已经说明,关键是如何去理解它们,所以我选取的史料侧重于历史解释。这些史料的来源可以是学术专著(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周纵策《五四运动史》),可以是纪实文学(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可以是期刊论文(张伟军《“五四”运动的社会革命逻辑及其百年实践》,载《创造》2019年第9期),可以是当时的历史文献(毛泽东1919年《民众的大联合》,载《湘江评论》)……力争从多角度来认识五四运动的伟大。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我看到教材P125“问题探究”的史料及问题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革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只有解决了这一点,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也正是从这则史料中,我看到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开始思考这些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之间的联系,然后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接着对于党在这一时期的成长,我也优先选择党的二大、三大的原始文献;对国民革命的理解侧重于史料实证,用国民革命时期的宣传画来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自己对“国民革命”的历史认识。此外,所有文献,尽可能点出它的时间,以增加史料的可信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三、上课反思
真正的考验是上课,可是上课状态不是很理想。
首先是语言组织有得加强,“那么”“也就是说”这样的口头禅使用过多。根本上还是不太熟练,上课还是有些紧张,心理素质没过关,导致一些语言重复啰嗦,没必要,且有错误,但当时就是没控制好说漏嘴了,后面虽然马上改正,却显得不够专业。在备课过程中,对语言的组织作了一些努力,方法记录如下:
1. 选择史料时,对史料的解读也可以一并记录下来。比如不同社会主义思想的流行,选自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20章,他说:“在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主义名号之下统括着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主义与主义之间往往相去甚远。但对于为中国社会寻求出路的人们来说,它们曾经都同样是富有吸引力的救世真义。”
2. 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可以摘抄官方定性的文字。比如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几乎全文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李大钊写作一系列文章的介绍,可以翻阅《中国共产党简史》、大学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也可以从人民日报、共产党网等官方网站去找相关文章。
3. 学习优秀教师的语言组织。比如通过讲解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引出国共合作,这里我学习借鉴了郑婷婷老师的教学实录(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视频实录·郑婷婷: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19-06-24),我这一页的课件设计也是学习了郑老师课件的第12页。
4. 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课下多思考如何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稍纵即逝的想法一定要记下来。比如“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师用书上说教师“首先把握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背景,其次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确立的奋斗目标,此外还可结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进行把握”。具体的语言组织还是得靠自己,直接根据课文给出的答案,学生也还是不理解。于是我就寻找党的一大纲领与党成立之间的关系,看了一些解读一大纲领的文章,自己在脑海里构思,突然有了想法,最终敲定了下列文字:“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以阶级斗争为手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妥协不退让,成为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再是过去学习的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将中国从黑暗的深渊引向光明的前景。”
其次是设问过于简单。与学生的互动是课堂推进的必要环节,可是我的问题大都没有深度,导致学生缺乏探究热情,整个课堂以我讲述为主,比较沉闷。也正是课堂气氛没有调动起来,自己变得有些紧张,语无伦次。课下找学生了解原因,学生说后面老师太多了,不敢像平时那样放得开。
再次是板书。自从用课件上课后,粉笔基本上没用过。但是作为公开课,板书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自己记住写板书呢?我总结了两条经验:第一是在上课前就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第二是把粉笔留在手里。
最后是没有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感。可能和桌子的布置有关系,我不好加入学生的中间,只能在外围停留。如果走到学生中间去,没准能调动课堂的气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