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区分,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及其区分。本节课是建立在溶液的概念和物质的溶解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因此,这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为溶解度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③了解物质溶解与结晶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创设情境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蔗糖不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
我们泡糖水的经验:
蔗糖固体
糖水
蔗糖
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它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呢?
探究实践
活动
按图 1-43 所示装配好仪器。在烧杯里加 20 毫升水,用酒精灯加热至约 40℃。往烧杯里加入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匙,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硫酸铜晶体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硫酸铜的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的温度下)下,溶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结论:
现象:
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探究实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能继续溶解硫酸铜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
1.饱和溶液概念的关键词有哪些?
①一定温度;
②一定量的溶剂;
③不能继续溶解;
④某种溶质。
问题:
2.为什么要指定”某种溶质“、”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对一种溶质是饱和的,对另一种溶质可能是不饱和的。
3.一杯饱和的蔗糖溶液,能否继续溶解食盐呢
饱和溶液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对蔗糖是饱和的,对食盐是不饱和的,能继续溶解食盐。
探究实践
①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则是饱和溶液;
②加少量的物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与讨论
1.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2.为什么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概念中要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条件?
当条件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探究实践
活动
将饱和硫酸铜溶液进行如图操作,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加热升温
加少量硫酸铜晶体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水
加少量硫酸铜晶体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探究实践
如何将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转化成饱和的硫酸铜溶液?
加热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水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降温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探究实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质、
降温、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加热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会变浑浊,
升温会变成饱和溶液。
图中的五种糖水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 ④
② ⑤
升温
蔗糖固体
蔗糖
水
糖水①
糖水②
糖水③
加蔗糖
降温
糖水④
升温
糖水⑤
加水
蒸发水
探究实践
我们泡糖水的经验,哪种情况更甜?
加1勺蔗糖
加3勺蔗糖
更甜
更淡
含溶质多
更浓
含溶质少
更稀
在溶液中,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在 2 支装有 10 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1 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活动
振荡
加入约10克蔗糖
加入约0.2克熟石灰
振荡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解的量极少,稀溶液
溶解的量较多,浓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结论: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Ⅰ Ⅱ
Ⅲ Ⅳ
探究实践
1.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浓度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加水
充分溶解
加热
蔗糖
① ② ③
B
迁移应用
3.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能力相同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2.能证明一杯t℃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少量水,有部分晶体析出
B. 降低温度,杯底有蔗糖析出
C. 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不溶解
D. 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溶解
C
迁移应用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 D
D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
是否饱和
浓度的大小
浓溶液:含溶质多
稀溶液:含溶质少
“能继续溶解”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饱和溶液
角度1:饱和溶液的概述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角度2:根据实验、图示判断饱和溶液
2.如图为小明在实验室中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图中液体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角度3:饱和溶液的证明方法
3.能证实20℃时原硝酸钾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时,向上述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角度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4.室温下,向2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20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题型二 浓溶液和稀溶液
5.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阴影B、D的分
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填A、B、C、D)。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题型三 学科综合
6.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
题型四 拓展创新
7.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
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
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
能力提升训练
1.如图所示为蔗糖的溶解过程,不考虑加热时水分的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判断的依据是 。
(2)②中溶液所含的溶质质量③中溶液所含的溶质质量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3)②中溶液的浓度 ③中溶液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能力相同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小华配制了一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杯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钾),
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好能悬浮在溶液中,在某一温度条件下放置—段时间后(溶液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慢慢上浮,则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
A.溶液放置在了冰箱中,杯底固体逐渐减少
B.溶液放置在了冰箱中,杯底固体逐渐增加
C.溶液放置在了酒精灯上加热,杯底固体逐渐减少
D.溶液放置在了酒精灯上加热,杯底固体逐渐增加
4.在一定温度下,向—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则( )
A.晶体质量减小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液质量增加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D 2.C 3.D 4.B 5.(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C 蒸发溶剂 加氯化钠 6. B
7.(1)食盐易溶于水 (2)食盐饱和溶液
能力提升训练
1.(1)② 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2)小于 (3)小于 D 2.C 3.C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