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最后一课。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分解后,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分裂与动荡,至隋唐三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构与鼎盛,在这一过程中,秦汉时期基本形成的中华文化共同体非但没有崩解反而在农牧民族互动交融、中外交往不断扩大、南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增添了新的活力,从多元碰撞下的文化自觉走向了兼收并蓄的恢弘气象。
本课上承前面三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三课主要从政权变迁、制度变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对三国至隋唐时期进行介绍,恰为本课教师引领学生归纳分析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打下基础。
本课以专题形式介绍了从三国至隋唐七百年间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而这些文化成就正是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三国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教材内容上来讲,本课共分四个子目,主要内容通过下表呈现: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一目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第二目 文学艺术 第三目 科技 第四目 中外文化 交流
儒佛道的发展 冲突吸收融合 文学 书法 绘画 石窟 数学 农学 地理 建筑 天文 医学 佛教传播 空间媒介
贵儒、尊道 佛教本土化 三教合归儒 唐三教并行 禅宗 范缜无神论 三武灭佛 韩愈倡儒学 建安文学、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诗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宗教画、人物画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 祖冲之与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裴秀《禹贡地域图》 李春与赵州桥 雕版印刷、火药武器 僧一行与子午线 孙思邈《千金方》 《唐本草》 法显、玄奘、空海、鉴真 遣唐使、丝绸之路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材发现,本课内容初中已分三节课讲过,而且基本属于成果罗列型知识,高中新增的内容主要在第一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其思维含量高、探究价值大,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对高中的历史学习尚处于刚刚接触状态。
1.在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已经学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三节内容,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石窟雕塑等成就,隋唐时期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对此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了解较少。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略取舍,化繁为简,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将第一子目的内容作为讲授的重点。
2.在学习、接受能力方面,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以及高中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对高中历史的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学习方法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提取材料、分析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本课课程教授中,要注意借助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他们动手和自主分析的能力。
3.在认知和心理特点方面,高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更容易调动起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系统了解三国至隋唐七百年间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重大成就,明晰佛教在华传播、发展历程,认识儒学、道教与佛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道佛教对同时期中华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析佛教在华传播历程,初步总结出思想文化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历史原因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等多种类型的史料,理解佛教异军突起及佛教本土化的主要原因,掌握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总结分析佛教在华传播演化与时代背景的互动,思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三国至隋唐七百年间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重大成就,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文化现象与时代的辩证互动中透视历史的本质,感悟中国文化的多元灿烂与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品质。透过佛教的中国化感悟中华文明精神,培养家国情怀。透过中西文化交流,感悟交流借鉴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形成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2.难点:佛教的新发展
这节课跨度时间大、内容庞杂,很难驾驭,因此采取了化繁为简、重点突破的策略,通过对比初高中教材,对内容作出了详略取舍。因佛教的传入、内化和输出见证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华文明的嬗变,故以佛教为切口,以点带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佛教是三国至隋唐时期脱颖而出,产生重大影响,并最终内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具有代表性。
(2)佛教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关联紧密而明显,适合于课堂分析。
(3)佛教既是第一目的核心内容,又能辐射、联通、升华本课的其余内容。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合作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各抒己见,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4.史料分析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取总结史料相关信息,解读史料总结答案,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课前,教师让学生预习本课教材,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对本课形成初步了解。
梳理教材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时代 思想演变 文学 艺术 科技
儒学 道教 佛教 书法 绘画 雕塑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庞杂,除第一子目外,初中基本学过相关史实,通过课前预习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基本掌握从三国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二、课堂导入
首先教师出示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中国文化代表性成果:
并在此设疑:佛教本是印度文明的产物,却在中国大地上大放异彩。甚至有人认为“佛教征服了中国”,那么一个外来宗教为何能在三国至隋唐时期脱颖而出,并产生重大影响呢?
佛教征服中国————佛————中国征服佛教
设计意图:以呈现图片形式、朗读古诗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其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
三、课程讲述
目录:
(一)南朝四百八十寺——佛教异军突起
(二)好收吾骨瘴江边——佛教走向本土
(三)中以释教治其心——佛教深远影响
(一)南朝四百八十寺——佛教异军突起
探究一:佛教如何传入中国?何以异军突起?
教师出示中印时间轴,向学生讲述释迦摩尼、阿育王和汉明帝等相关人物故事,让学生在实时间线索下了解佛教的诞生、发展与传入中国的过程,并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背景条件——统治者的支持。接着出示佛教传播路线图与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从空间上了解佛教传播的路线,并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二个背景条件——丝绸之路为佛教传播提供了便利。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摩尼 阿育王 东汉明帝
印 BC600 BC500 BC400 BC300 BC200 BC100 1 100 200
中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立者,被尊称为释迦摩尼,顺应当时刹帝利与吠舍突破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诉求,倡导众生平等,深受欢迎。
阿育王: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他统一印度列国,定佛教为国教,在其积极推动下,佛教开始远播海外。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 ——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传》
佛教传播图 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接着教师出示相关史料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风靡大江南北和社会各阶层的盛况,让学生感受此时期佛教之盛。
材料一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 “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北魏/北齐)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都下(指建康)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民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南史·郭祖深传》
教师出示两汉至隋唐时间轴、董仲舒言论和佛教基本教义,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佛教在初入中国时默默无闻,何以在百余年间异军突起呢?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
时代特征 两汉(汉武帝以降) 三国两晋南北朝
国家统一 中央集权 皇权强大 积极有为 分裂割据 民族迁徙 战乱不休 皇权衰微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朝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释迦摩尼和众菩萨有大慈大悲、能救苦救难,信众可以祈福消灾;相信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多做好事,求福来生;破除因欲念引起的烦恼,净化心灵,达到永恒自在的涅槃境界。
——摘编自牟钟鉴《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佛教异军突起的原因:
(1)长期分裂与政权更迭对儒家大一统和尊卑秩序产生巨大冲击,少数民族的内迁与交融等因素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2)社会动荡不安,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生死无常引发对精神慰藉的追求。
(3)佛教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吸引力。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来世的幸福上。
(4)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如南梁武帝三次曾舍身出家。
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间的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决定了它的社会思想的发展情况,而思想发展则反映了这时期政治经济的状况,反映了时代的发展特征。
总结:
长期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冲击儒家秩序,独尊地位动摇
动荡战乱频发,追求精神慰藉——佛教迎合需要,填补思想空白
异族内迁定居,胡汉文化交融——异域文化流布,佛教传播危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授相关史实,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与时代背景;通过呈现材料、图片等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读史料、提炼总结的能力,形成历史思维。
(二)好收吾骨瘴江边——佛教走向本土
探究二:佛教传播受到哪些质疑?以及应对之道。
教师向学生讲述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的基本史实,让学生明白佛教在华传播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同时针对佛教的抨击和打压也不绝如缕,然后出示范缜神灭论和韩愈言论,请学生分析佛教遭受了哪些诟病?
三武灭佛:446年北魏太武帝灭佛
574年北周武帝灭佛
845年唐朝武宗灭佛
材料一
“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 (d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不事生产的人),货殚于泥木(指修建寺庙)。
——范缜《神灭论》
材料二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论佛骨表》
三武灭佛灭佛的主要原因,虽各帝王动机不一,情况各不相同,但如出一辙。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
学生从史料中可分析出佛教因吸纳社会资源造成国力空耗,以及佛教违背伦理纲常,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等问题而受到时人所诟病。接着教师出示视频加以验证,并继续追问:佛教在面对政治压力与本土思想竞争之下,该如何生存呢?并出示澄观大师附会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禅宗经典融合儒家思想等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总结答案。
材料一
据《华严经》记载,文殊菩萨的道场位于东北方的“清凉山”。唐代高僧澄观曾在《华严经疏》中将此山指为山西五台山。此说法流传广泛,五台山遂称佛教圣地。 ——摘编自徐湘霖《净城奇葩:佛教艺术》
材料二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唐)六祖慧能《坛经·疑问品》
[禅宗:中国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佛教宗派,六祖慧能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从其意图中可分析:佛教融合儒家思想、迎合本土习惯、淡化文化差异使佛教渐趋中国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借以让学生自己明了佛教本土化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历史解读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对历史的完整认识。
(三)中以释教治其心——佛教深远影响
探究三: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化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首先以佛塔艺术、石窟艺术、人物画、雕版印刷术为例,介绍佛教在艺术创作、科技发明上的独特作用,并出示相关代表性图片。
建筑:塔在梵语本意为坟墓,孔雀王朝演变为佛教标志和纪念建筑,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经典本土形式。
例:大雁塔
雕塑:石窟为印度佛教教徒遁世隐修的场所。随着佛教传入,集雕塑、壁画和建筑于一身的石窟艺术蓬勃发展。
例:敦煌莫高窟
绘画:印度佛教绘画在造型和技法上深刻启发了北齐曹仲达、唐代吴道子等画家,形成“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美誉。
例:吴道子的《宋子天王图》
科技:佛教徒拜佛像、诵经文的需求是推动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的重要诱因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即为《金刚经》。
例:雕版印刷《金刚经》
接着教师列举佛教派生的常用词汇、王维的诗《过香积寺》和白居易的墓志铭,引导学生思考:佛教对中国人语言思维、精神追求的影响。
材料一
佛教派生的常用概念词汇:
智慧、烦恼、执着、浩劫、刹那、当下、觉悟、究竟、绝对、缘分、妄想、障碍、不可思议、皆大欢喜、醍醐灌顶、三生有幸……
材料二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材料三
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
——(唐)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
[注:“醉吟先生”乃白居易别号]
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述鉴真东渡与空海来华的故事,以此透视佛教在隋唐中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
鉴真东渡: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十四岁时出家为僧。于唐天宝元年,应日本普照和尚邀请,东渡日本。历经十二载,五渡未成。当时虽已失明,但矢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终至日本。后在日本讲授佛法。
空海来华:公元804年7月,日本空海大师随第十六次遣唐使船来华求法,就住在青龙寺跟随中国密教大师惠果学习真言密教。回国后,空海大师广传金刚果、胎藏界两部法门,在日本高野山创立日本真言宗,深受日本朝野信众的广泛喜爱。
佛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
接下来教师借用牟钟鉴《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中的一段话,让学生进一步明晰儒学、道教和佛教三者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人文理性提升了道家、佛家内在的宗教理性……形成济世为善的传统……道家、佛家的出世信仰和彼岸向往,弥补了儒家世俗主义的不足……用以解答百姓对善福相悖的困惑与死后问题的关切。
——牟钟鉴《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综上,总结:
佛教:为中国文明创新注入灵魂,
为中国人文精神拓展内涵,
为中国文化辐射增添魅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呈现文字材料训练学生史料解读、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基本史实,让学生认识到佛教在艺术创作、科技发明上的独特作用、对中国人语言思维、精神追求的影响、以及在隋唐中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
针对上述所学知识,回到新课开始,就“佛教征服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佛教”,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生逐渐认识到两者并非单项的征服关系,而是二元互动的辩证关系,趁此抛出第二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征服呢?
学生经讨论感受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特质,进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让学生明白交流互鉴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
“中华文明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设计意图: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解决课堂之初产生的疑惑,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前后联系的整体感,深化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大家畅所欲言,培养历史思维的深刻性,深化课程主旨。
三、课堂小结
借由佛教在华的发展历程点出本课的教学主旨,并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出示参考书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五、六章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重申主要内容,增强学生记忆,并使学生明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重点、难点,及时巩固新知识;参考书目的出示,让学生基于本节课的理解,自主进行拓展延伸,增大知识面,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思考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