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求“公”---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 学 设 计
【选题缘由】
钱穆先生主张,对本国历史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他认为,“我们应该正视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加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立意】
本课立意:有别于过分强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课以挖掘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隋唐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是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课明线:隋唐制度的整合、创新与辐射。
本课暗线: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公平公正”的理念。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是,“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
2.教材内容及地位:
教材内容:包含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和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
教学内容的地位:
(1)回答了上一课“隋唐出现盛世的原因”这一问题,有利于构建完整的隋唐史知识体系;
(2)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体现,在中国制度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内容的缺陷及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缺陷:历史概念多且难以理解,知识逻辑结构不够完善;
教学对策:应精选史料、设置情境,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未分文理科且没有接触过部编版新教材的学生。
知识储备: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有一定了解。
思维能力:初步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学情问题: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知识联系性不够。
应对策略:
1.借助史料,构建完整的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培养学生历时性思维。
2.借助史料和情境,探究隋唐三大制度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共时性思维。
3.借助史料和问题,感悟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史料阅读的对比,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的作用,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解读史料,认识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设置情境和问题解读,分析隋唐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等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这段历史,让学生明白隋唐时期制度的创新性,培养学生民族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感悟到践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评价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
确定依据:教学立意、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分析
2.教学难点:认识隋唐制度创新中体现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
突破策略:
(1)精选史料、创设情境,通过历史比较,构建知识体系。
(2)通过多元评价认识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
【教学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自主预习,任务如下:
1.回忆隋唐以前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动脑),通过教材了解隋唐选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分析其影响(动手)。
2.回忆秦汉以来中枢机构的变化过程(动脑),结合教材了解隋唐中枢机构的构成、特点及影响(动手)。
3.根据教材内容,梳理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实行的背景、主要内容(动手)。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唐制度的渊源;通过学生自主梳理新课内容,初步了解隋唐三大制度的概况;让学生养成课前“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践行“不预习、无学习”的理念,为高效学习打下前置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北大教授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一书中提到:隋唐时期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在创新之后显示了空前的辐射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隋唐制度的整合、创新与辐射的过程。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借用学者对隋唐历史特征的经典评述,告知学生本课的学习线索,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带着清晰的思路完成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内容
1.隋唐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1)选官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过渡)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的确如此,一种制度的产生需要量变的积累,是对以往的制度进行广泛整合的结果。隋唐制度既是前此数百年建置的条贯和折中,也是南北朝以来国内不同民族互相交流、不同文化融会整合而产生的某些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材料一 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
时期 主要选官制度
汉代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方今选举……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二曰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
魏晋 “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
教师设问:①材料一反映了汉至魏晋中国推行了哪些选官制度?
②这些制度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参考答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拔范围主要集中在士或世家大族;选拔权力主要集中在地方。)
(过渡)选贤举能是中华民族亘古的追求,为了选拔有用之才,历代统治者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材料二: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③请根据材料二,分析魏晋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统治者做了哪些调整?(参考答案:增加文化考试)
教师总结:通过文化考试选取人才,这种方法为隋唐统治者所整合继承,从而够成了科举制的渊源。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科举制度的产生来源于魏晋时期的历史反思,理解制度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地突然发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材料三 隋唐科举制度的演进历程
教师设问:①结合材料三及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权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材范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三信息的提取,从选官权、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材范围四个方面梳理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用表格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②根据表格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引导学生感悟科举制体现的公平、公正的理念,达成教学目标2。
(过渡)有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四 教材39页学思之窗
材料五 《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教师设问: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材料四、五,你如何看待“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观点。
(学法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关于历史评价类问题的学法指导:
(1)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
(2)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视角;
(3)把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评价。
答题思路:
(1)赞同观点,从科举制历史进步性角度思考;
(2)反对观点,从科举制的局限性角度思考;
(3)总结环节:一分为二看待科举制度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史料的深度挖掘,运用开放性问题驱动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全方位评价科举制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达成教学目标3。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设计意图)总结梳理,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可视化,帮助学生知识建构,感悟制度创新推动历史发展。
(过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公平公正,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国家的全面繁荣。唐朝很多著名的宰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都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在隋唐时期,宰相由哪些人构成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隋唐的中枢机构。
(2)中央官制的整合与创新
材料六 秦王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权力中枢……从此,这一政治基本模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格局。秦汉时中央政府机构主体,是这一体系下的“三府九寺”,到魏晋南北朝时这一制度已名存实亡,官员多是“闲职”。三国曹丕设置中书省负责为皇帝草诏谋议,加上由服务于皇帝的部门侍中寺改来的“门下省”,权力中枢出现了“三省”制度。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整理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六,思考:
①秦汉到魏晋权力中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由三公九卿到三府九寺再到“三省”制度。)
②这些变化对隋唐权力中枢的构建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隋唐在“三省”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省六部制)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让学生知道三省六部制的产生来源于魏晋时期的三省制,让学生学会梳理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材料七 秦、唐中央官制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① 唐太宗让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其和亲过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参考答案:基本程序:皇帝——政事堂(合议)——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户部(拨款)——礼部(和亲礼仪)——兵部(护送入藏)
(设计意图)利用结构图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三省六部制概念,落实三省六部制的基础知识。
材料八 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而非职责的分工,……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来。
——易中天《隋唐定局》
②与秦朝中央官制相比,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有哪些新的发展 (参考答案: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达成教学目标2。
教师讲解:唐朝政事堂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议政机构,其决议过程体现了公开性,高效率及权力的制衡,其决策交由尚书省实施,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与制衡,标志封建政治体制的成熟,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政治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感悟三省六部制运作过程中体现的公开性原则,感悟这一制度对大唐盛世出现的重大意义。
(过渡)大一统的隋唐,从决策与执行,到官员的选拔与任用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合理完善的制度,互相协作,互相制约,使之正常运转。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保证了国家的发展。由于此前经过长期分列和战争的困扰,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国穷民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不需要制度的保障呢?答案是肯定的,接着我们就来了解隋唐经济制度的创新如何保证国家的发展。
(3)赋税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材料九 北魏孝文帝……在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的新的租调制,以解决税收负担不均的矛盾。
——王建平《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及对营改增的启示》
问题:①材料九表明魏晋实施的什么经济制度?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参考答案:均田制、租调制;均田制是租调制实施的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隋唐赋税制度的产生来源于魏晋时期,了解税制演变的内在逻辑,为两税法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教师讲解: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的土地制度,其性质是封建土地为国有制。
(设计意图)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前提,必须突破这一概念,才能理解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而学生缺乏这一基础,因此教师采取讲述法介绍。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渗透家国情怀。
②观看视频《两税法》,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③结合视频内容和下列表格,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对视频及教材史料的辨析,把握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并用表格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2。
④结合教材P41“拓展与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参考答案:利:土地的自由买卖,“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在征收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的特点,是帝国制度成熟的标志。弊:吏治腐败,导致税外加征,百姓的负担逐渐。)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史料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形成对两税法的完整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赋税制度体现的公平公正的特点,并通过两税法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差异性的分析,感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达成教学目标3。
2.隋唐制度之拓展与辐射
材料十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十一 三省六部制,其影响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现在我国中央政府的部门仍然叫部,日本的则仍然叫省。
——易中天《隋唐定局》
材料十二 两税法树立了中国税制演进之路之上的新的里程碑。两税法确立的“资产为宗”的计税原则,以后各代基本没有改变。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三条脉络、四个节点、五个阶段》
教师设问:有学者评价,隋唐时期的政治文明是“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典范”,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学法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论证观点类学法指导:
(1)提出观点;
(2)运用所学史实围绕观点进行阐述,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三)本课小结及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史料研读,总结唐代三大制度的发展历程,构建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史料实证能力;再次让学生感悟隋唐三大制度蕴含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感悟伟大的制度创新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四)课后作业
围绕本课学习内容,利用网络、书籍都相关资源,收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相关史料,谈谈这些制度对我们当前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的史料收集和解读,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再次强化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史料分析、信息概括和历史解释等学科能力的落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是“以史为鉴”。
【学生反馈】
对隋唐制度的缘起和创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材料有点多,解读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学反思】
1.以高远的立意统领教学,是着力突破统编教材“面面俱到”内容安排的重要着力点。教学立意表达本课的核心认知,起到思想引领作用,是应对统编教材,避免知识碎片化的重要举措。本课以“变中求公”赋予课堂“灵魂”和“纲领”,作为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典型特征统摄整节课,在此基础上设定学科素养目标。聚焦主干知识,变焦相关知识,从整合、创新和辐射三个方面拼成隋唐制度变化的全景,并“溯流探源”,深度探究。
2.新课标历史教学的核心诉求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而不是指向具体知识的。本课从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运用教材中科举制的史料,展开学习探究,意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增强史由证来、言必有据的实证意识。使用文字、图片等多样化的细节史料,展现隋唐制度的渊源与变化,则是期望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
3.以情境为基础,以问题为引领,以多维度的对话建构学习的意义。教师的所有教学意图都离不开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本课中,笔者创设的教学情境追求结构化、系统化,以三个关键词“整合”、“创新”、“辐射”完成教学情境的构建。问题设计除了思维含量上的考量外,还着意从逻辑的角度勾勒一种思维脉络,也就是从分析史料,到重组信息,再到结合知识,最后生成观点,如赋税问题的设计,就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在清晰的逻辑演进中提升认知,习得方法,优化思维。本课对话活动的展开以交谈式为主,只是在最后部分的探究中运用了小组讨论式。师生交谈式对话中,教师刻意注重了五个要点:倾听、引导、追问、辩难、评价,尤其是问题回答中的引导。
4.立德树人是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要善于挖掘相关切入点。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步形成期,结合历史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历史课堂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地方,还应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阵地,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适合思想教育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涵养家国情怀,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如在“隋唐制度的拓展与辐射环节”,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史料,让学生通过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深远影响,感悟伟大的制度创新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