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8: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课 题】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处于第六单元第20课,上承第19课辛亥革命,下启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窃取。由此进入到本课的内容,本课第一和第二子目主要描述了从袁世凯上台到去世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专制与反专制斗争、直皖奉的派系纷争与中国参与一战的基本史实;第三和第四子目介绍了在黑暗时代的光明景象,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反帝爱国斗争的兴起、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等重要内容。据此可将本课整合为两个主题版块:“黑暗”与“光明”,而第二子目的“中国参与一战成为战胜国”可以划入“光明”这一板块,由此使得教材内容更加清晰。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本课相关史实,本课的内容在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当中被分为两课讲授,初中历史课本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更加注重史实的陈述,并且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描述比较详细。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陈述。而本课结合初中历史教材,有所取舍,并且更加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根源及其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增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和中国参与一战成为战胜国的内容。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史实,但是难以掌握和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初中学过的基本史实可以进行加强学习,同时侧重于知识点的升华,补充相关史料和信息,探究学习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北洋军阀混乱、中国参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基本史实,客观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与光明同在,同时学生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中梳理史实。
2.通过对史料的探究和解读理解北洋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史料中寻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依据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重大影响。
3.通过对一战中的华工、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感悟国人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各个阶层为挽救危亡和救国救民所作出的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专制与反专制的基本史实、北洋时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参与一战的事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难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光明与黑暗并存、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对课本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后将课本内容整合为“黑暗”和“光明”两大部分进行授课,从而更好地理解北洋军阀时代是黑暗和光明共存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导入新课
【知识呈现】
材料一: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自选集·自序》
材料二:由此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球的世界。
——1918年 李大钊《新青年》第5卷第5号
【教师活动】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鲁迅和李大钊这两个民国人物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经历过乱世,也造就过辉煌,这两则材料分别是鲁迅和李大钊对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部分看法和描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度混乱黑暗,所以鲁迅的文章中写道:怀疑、失望和颓唐,而1918年李大钊的文章中却写道:自由的曙光现了,可以看出李大钊对于这一时期是充满希望的,认为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这两位民国著名的人物对这一时期的评价截然相反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板书写上课题)
【设计意图】
选取著名人物鲁迅和李大钊对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不同观点,利用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知识呈现】
一、黑暗的北洋时代
(概念解析)北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奉系军阀张学良在东北易帜,遵从三民主义,这一段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政权混乱,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北京政权实际上频繁变动,北京政权由直、皖、奉三个实力较强的军阀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较弱,形成了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教师活动】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通过名词解释的介绍可以知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即1912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一段时间,而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以直皖奉为代表的军阀派系明争暗斗,割据混战,中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军阀割据、政权混乱的时代。历史图片能给我们带来直观感受和强烈共鸣,课本113页右上角的图片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百姓为躲避兵灾四处逃亡的情景。
【过渡衔接】
无疑,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一个让鲁迅感到失望和颓唐的时代,接下来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具体是哪些事件让这个时代黑暗了?并自主完成课件上的时间轴。(翻页到时间轴)
【预设学生活动】
找出了复辟帝制、“二十一条”、“中日民四条约”、“宋教仁案”、军阀割据等关键信息。
【知识呈现】
1912.3.10袁世凯任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1912.3.11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3.20宋教仁遇刺 1913.7二次革命爆发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4.7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5.5“中日民四条约”签订
1915.12袁世凯称帝 护国运动爆发
1916.3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去世
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破坏约法 1917.8护法运动
材料一: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教师活动】
噢,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非常认真,找出了复辟帝制、“二十一条”、“中日民四条约”、“宋教仁案”和军阀割据等关键信息。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党人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其进行约束;1913年宋教仁遇刺,革命党人发起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爆发;1917年段祺瑞公然破坏约法,护法运动爆发。我们可以看到从1912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到1916年去世,民国陷入直皖奉军阀割据时期,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为保住革命成果与军阀开展了激烈的斗争。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到: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复辟帝制、“民四条约”
【知识呈现】
材料一:1912年12月开始举行的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同盟会及其他政党组成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初选和复选中获得巨大胜利。接替孙中山代理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准备筹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被刺杀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案”是在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致的结果,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3页
材料二: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等许诺。
2、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
——《中日民四条约》
【教师活动】1912年袁世凯上台后,便抓紧了复辟帝制的道路,1913年3月20日,革命党人宋教仁原计划北上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幸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教仁的牺牲是专制与反专制势力激烈斗争而导致的悲惨结果。革命党人由此发动“二次革命”,但最终因寡不敌众革命失败,孙中山和黄兴流亡海外。革命党人继续探寻着救国的道路,而此时的袁世凯却以牺牲国民利益为代价,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部分条约,在反复拖延和周旋之下,民国四年中日签订“民四条约”。材料当中出示的是“中日民四条约”的部分内容,课本113页右下角是由袁世凯签字的民四条约批准书,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企图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侵略东北地区。尽管日本的野心如此强烈,袁世凯为了争取日本支持自己称帝,还是签订了民四条约。那袁世凯最终能成功称帝吗?我听到同学们说不能,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称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护国战争随之爆发,共同讨伐称帝的袁世凯,袁世凯为国人指骂,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并于1916年6月抑郁而终。从秦代以来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是封建帝制,为什么袁世凯却失败了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思考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原因。
【知识呈现】
材料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二:1915年8月20日,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在《大中华》杂志上发表。由于帝制不得人心和梁启超在社会上已有的威望,遂使此文传诵一时,产生广泛影响。
——来辛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的观念终究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圣明天子”治下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袁世当国几年间……国家的境遇和民众的生活都没有改善,同清政府时期没有多少区别。现在这个并无尺寸功绩的袁世凯忽然要做起皇帝来,更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在护国战争兴起地区的人民,或积极投军,走上护国战争前线;或筹饷担粮支援前线;或自发武装,配合作战。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人民则抗捐抗税,反对清丈地亩,形成一次次的民变。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预设学生活动】思考并相互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好,时间到,我们请举手最高的那位同学来回答吧。(停顿5秒)请坐,这位同学认真地阅读了材料,总结得很准确。第一则材料中孙中山说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表明了孙中山带领革命党人进行斗争的决心,从第二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持立宪观点的梁启超等人也在为声讨袁世凯进行努力,第三则材料中我们可知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第四则材料可知,在护国战争地区的人民都在积极地支持护国军声讨袁世凯,说明人民也反对帝制。由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的斗争和努力;二、民主共观念深入人心;三、袁世凯不得民心,众叛亲离。
【设计意图】提供四则材料供学生分析和思考,从史料中寻找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坚持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
【过渡衔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中国也并没有安宁,袁世凯旗下的直皖奉三个势力较强大的派系军阀开启了逐鹿中原,争夺背景政权的斗争,当时的中国又陷入了另一个混乱的时代: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军阀混战、护法失败
1.军阀混战
【知识呈现】军阀割据图
派系 代表人物 支持国 占领区域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教师活动】
护国战争胜利后,北洋政府仍然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反袁斗争的胜利果实被大小军阀窃取,势力较强的直、皖、奉三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
2.护法运动失败
【知识呈现】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际上是美日矛盾的激化。
材料一:“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辞大元帅职通电》1918
【教师活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与继任黎元洪之间出现利益冲突,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张勋以调解的名义率领辫子军进京,拥立废帝溥仪,企图复辟,段祺瑞率领讨逆军组织复辟,最终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再次充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联合西南军阀发起了护法运动,但护法运动最终在西南军阀的背叛下失败。孙中山最终发出了“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愤慨,说明这时孙中山看清了军阀本质,认识到了依靠一半军阀打倒另一半军阀是行不通的。
【知识呈现】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特点
材料一: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预设学生活动】对外卖国、对内专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
【教师活动】我听到同学们已经说出了特点,老师再帮大家补充以下。根据材料可知,从1916年到1928年仅四川地区就发生了武装冲突400余次,说明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局动荡,军阀混战;从第二则材料可知,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负担反而比清政府时期还要重,各派军阀背后的支持力量是不同的西方国家,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
【过渡衔接】这样的时代当然会让鲁迅感到失望和颓唐了;可是与鲁迅同时代的李大钊却觉得充满希望,这又是为什么呢?学习历史要用唯物史观的眼光来看,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两面性,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孕育着曙光。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教师活动】虽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政局上黑暗,但是不可否认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生活、思想和外交上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图片我们可知在1913年到1919年间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这一段时期正好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时也是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地图,同时认真阅读教材116页左上角的学思之窗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知识呈现】
材料一:
1.表现
(1)注册工厂和资本投资额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3)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4)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荣氏兄弟、张謇、周学熙
【预设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观察所给地图,积极思考,自主总结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设计意图】给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设厂地图,结合学思之窗的史料,学生根据地图和史料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教师活动】通过学思之窗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厂注册数和资本投资都在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同时在第一幅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并且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这一时期民族企业家也在不断涌现,譬如我们熟悉的张謇及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和福新面粉厂,还有周学熙。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那为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能出现短暂春天呢?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
思考: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材料一: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二: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为绝对的关系,明达者当自知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次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发起趣旨》,《民声日报》1912年2月28日
1. 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2. 北京政府颁布条例保护实业发展
3.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4.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及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预设学生活动】阅读史料和教材,仔细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分析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设计意图】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放到1913-1919年这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思考,从材料中获知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实业发展的法律,同时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寻找答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意识。图片的选取能有效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下,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活动】1913-1919这段时间中间正好穿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西方列强此时并没有时间侵略中国,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取了短暂的时间;从材料一可知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这些条例有效地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中工业建设会也在倡导实业救国,作为工业的集体组织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呢,这一时期由于民众意识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意图,我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到社会群体掀起了一系列抵制日货,倡导国货的斗争,这一系列都是1913-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过渡衔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生活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二)社会: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
材料一:
杨之华沈剑龙启示: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示: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示: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
总结: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改称谓、婚恋自由
【教师活动】处于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虽然混乱,但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空前解放的大时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纷纷剪去长辫,社会更加追求自由和平等,吃西餐穿西服,自由恋爱风行一时。1924年《民国日报》发布的这样三则消息,正是对当时思想大解放的反映。
【过渡衔接】
史料阅读: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实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说到思想大解放,那就不得不提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课本上史料阅读栏目所出示的是陈独秀1916年在《青年杂志》上的登文,他在文中提到,要解决政治根本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觉悟也就是在思想世界打开新大门,新文化运动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自主填写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信息。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预设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自主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本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寻找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改为《新青年》)
主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教师活动】
1.文学革命
材料一: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1日
2.打孔家店
材料一: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主要内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教师活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知的四个提倡,四个反对,而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则是文学革命和反对孔教。那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接下来进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认真讨论。
【预设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材料二: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
1.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各地拥立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全国报刊为之一新
3.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局限: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教师活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人们,纷纷反对包办婚姻,主张恋爱自由,溥仪成了“被”离婚的皇帝;同时业出现了大批新式报刊,如《国民公报》、《晨报》、《时事新报》等;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激励着中国青年人探索救国的真理。
【过渡衔接】以上所学的都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内部的曙光,那这一时期对外有没有新的进步呢?当然有,1917年中国派华工参与一战并取得新胜利是这一时期外交上的新成就。
(四)外交:参与一战成为战胜国
材料一:
法国海军还专门声明:外籍劳工,他们只要华工。…存放在威海档案馆里的一份英国陆军1918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
——张玮《历史的温度》
材料二:
一战期间,14万华工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
3.影响:收回来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的领事裁判权;为协约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活动】正如材料中所示,1917年中国向德、奥宣战,派出华工“以工代兵”,华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协助协约国在一战中取得胜利,中国由此成为战胜国,14万华工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后小结与作业
【小结】
最好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参与一战获得胜利
最坏的时代:民四条约、复辟帝制、军阀混战
【教师活动】那学到这里本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所学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极富争议的时代,它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袁世凯复辟、“中日民四条约”、军阀混战使它成为了最坏的时代;但是黑暗之中孕育着新的曙光,民族资本主义出现新的发展,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思想界兴起新文化运动,同时在外交上中国派出华工参与一战,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洋时代是一个空前混乱的时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同时也是一个说真话的时代,出大师的时代。课后请同学们完成小论文,写出你心中的北洋时代。
【作业】写出你心中的北洋时代,提交500字小论文。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基本史实后,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给出开放性的作业,并推荐了与本课相关的阅读书籍《北洋大时代》;学生可以在课后自我思考北洋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辩证地看待这一时代,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