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览繁华姑苏,忆盛世滋生
2017年版课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教学立意
主线:一幅画,一座城,一个“繁华”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主题:览繁华姑苏,忆盛世滋生。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素养目标】
认识明清时期经济转型与思想启蒙、文化新变之间的联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水平3/4】)
认识《姑苏繁华图》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并激活图画信息,对明清经济、文化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解释。(史料实证【水平3/4】)
以多元史料为依托,对繁华苏州陷入社会转型困局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进而理解明清中国社会逐渐停滞不前的原因。(历史解释【水平4】)
【重点】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转型特征。
【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空前强化的专制体制、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牢固的传统经济结构。
三、教学过程
明线——《姑苏繁华图》中的新变化
暗线——明清时期的社会进步与危机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以《姑苏繁华图》与《清明上河图》开启本课。 思考:苏州既非国家都城、又偏处江南,为何能够成为盛世繁华的象征? 在两幅画卷之间形成认知冲突,感悟时代的进步。 创设历史情境,呼应立意。提升学生兴趣,培养时空观念。
一、览繁华姑苏,品画卷创作背景 1.播放《姑苏繁华图》的视频,思考:画家徐扬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这幅宏伟长卷的? 提取信息,跟随视频大致浏览画卷内容,感知繁华姑苏背后的乾隆盛世。 回归画作本身,初步了解画家人生经历,及其所处乾隆盛世的时代背景。
过渡: 在大体浏览了画卷内容后,接下来细细欣赏其中的繁华盛景,领悟时代进步的曙光。
二、赏繁华盛景,悟时代进步曙光 【经济视角下的苏州】 1.山前村一户人家从事家庭棉布生产的场景。 思考:苏州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苏州城中的一处染坊 思考:染坊的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苏州城中集中的布行 思考:苏州城中集中的布行是由谁在经营?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思考:苏州棉布跟随徽商足迹遍行天下,如何理解“天下”这一范围? 苏州棉布远销海外的材料 小结:棉纺织业作为纽带,连接农村和城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深入剖析画卷细节,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 通过山前村一户人家从事家庭棉纺织劳作的场景,认识家庭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传统的自然经济趋于松弛。 通过解读染坊的经营方式,认识新兴经营方式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力市场的出现。 认识明清时期商帮和棉纺织品成为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的推动力。
过渡:有点钱、有点闲的苏州人在茶余饭后如何进行娱乐文化消遣?加深对于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
【文化视角下的苏州】 画卷场景:广大民众围看戏曲 文字材料: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形式的转变 思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视频材料: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思考:《牡丹亭》为何长盛不衰?它传递出怎样的精神打动了老百姓的内心? 深挖图画细节,解读材料,分析对比。 感悟明清时期大众通俗文化异彩纷呈的现象,领悟广大民众追求自由、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诉求。
过渡:在时代逆行者的杜丽娘身后,是明清时期竞相萌发的思想启蒙浪潮。
【思想视角下的苏州】 回归教材子目,落实基础知识。 思考: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从哪些方面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顾炎武:苏州进步思想家代表。 提取教材信息,概括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引导学生感知明清思想 在伦理观、经济观、政治观方面反叛传统的特征。提升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小结 梳理明清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旧嬗变的表现。 出示学术观点,引入“社会转型”这一专业术语。 感悟苏州社会新旧嬗变的时代特征。 对苏州经济、思想和文化领域孕育的新因素进行小结,强化本课重点。
过渡 《姑苏繁华图》对于苏州社会面貌的描绘固然真实,但是否全面? 【探究】苏州的繁华可能会是“梦境”和“错觉”吗?
三、探繁华梦境,析社会转型困局 【空前强化的专制体制】 1. 《姑苏繁华图》画卷的题跋; 思考:画家为何要花长达24年的时间来绘制这幅画卷?为何满城尽是繁华? 2.大众娱乐戏台上空飘扬的旗帜“恭谢皇恩” 思考:【恭谢皇恩】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局限? 深入剖析画卷信息,形成认知冲突 强化理性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姑苏繁华图》。 再次回归画作本身,透过画家人生经历窥探时代局限。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苏州城内科举兴盛的场景 徽商“贾而好儒”的材料 思考:为何在经济空前繁盛的苏州,传统科举的生命力依旧旺盛? 同一时期英国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 以矛盾情境冲击既有认知,理解传统儒家思想阻碍明清社会转型。 东西方对比强化学生对于时代危机的理解。
【牢固坚韧的小农经济】 再次出示山前村棉纺织劳作场景 画卷中多次出现的乡间粮田耕作 思考:苏州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究竟怎样? 与本课第一环节前后呼应,个体农耕与个体小商品生产的牢固结合使得农村商品经济基础薄弱,传统自然经济结构依旧占据主导。
本课小结 以唯物史观作为引领,再现知识结构 学生总结、回顾、体悟 深化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
结尾 古代的苏州,近代的上海,两座城市地位上的反转,与国运、历史相互交织。苏州从繁华走向落寞的那个时代虽已过去,但社会转型的挑战至今依旧存在。 学生体悟,情感升华。 为下节课讲解晚清中国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作铺垫。追史思今,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
困惑反思
1. 图像史料与文字史料相比在证史方面还存在诸多局限,如何实现图文史料最佳相互印证?
2. 如何实现“用好教材”、“专业阅读”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
“阅读的边界影响教学的边界,教师的视野影响学生的视野。”
——陕西省特级教师郭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