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第19讲 《辛亥革命》
教学立意 教学主题:辛亥革命——感悟孙中山之“共进大同”理想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学情关注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总体来说历史理解能力,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提升,特别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比较欠缺。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对辛亥革命爆发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2、时空观念:指导学生以时间轴形式1894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段时空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对图片、文本等史料进行解读与分析,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进而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4、历史理解:引导学生解读教材中的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让学生观看辛亥革命视频,感受革命先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勇于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材料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1.5课时
板 书 第19讲 《辛亥革命》 一、自救与革命(背景) 二、共和与帝制(过程) 1、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遗恨与反思(出路)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的局限
教学活动设计
教数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展示培元中学校门照片,讲述“为国树人、共进大同”的由来。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的“共进大同”的涵义? 学生思考 2分钟 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导入,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并感受伟大人物的理想抱负。
解读课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新课导入: 播放《辛亥革命》视频 师问:观看视频,指出视频中所反映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新课讲授: 通过展示《辛丑条约》签订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分别梳理清政府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民族危机所做的努力,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合教材112页“问题探究”进而认识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 (过渡)师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爆发还具备了哪些历史背景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8-109页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教师通过提供答题模板,指导点评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最后由老师展示师生共同得出的结论。 师问: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含义? 学生回答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和内涵。 师问:阅读教材109页“学思之窗”分析三民主义的意义及局限。 (过渡)正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辛亥革命的先烈们抛家舍业,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身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革命事业中。请看下列一道选择题,请做出正确判断。 1.(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一期末试卷) 1911年,革命党人林觉民《与妻书》中写道:“我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汝体吾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随后,他投入的战斗是() 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保路运动 D.护国运动 (过渡)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却给予了高度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0-111页内容,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等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问:请同学们阅读《临时约法》的材料内容,概括其所体现了的民主原则或民主形式,并思考教材112页“学习拓展”:说明《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师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达到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的目的吗? 学生回答:不行,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断加强独裁统治,一步步走向复辟帝制。 (过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中华民国已无民主共和之实。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道选择题: 2.(2012·福建高考·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问:请同学们依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材112页思考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学生思考并书写于导学案中。 师问: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概括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思考并书写于导学案中。 (过渡)再次观看《辛亥革命》视频,感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理解孙中山先生的“共进大同”的理想。 师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这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坚信只要有移山填海之志,必能实现“天下为公,共进大同”的理想世界。只可惜孙中山奋斗毕生,终未能看到大同世界的实现。 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继承孙先生遗愿,不懈努力,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就是孙先生所期望的“大同世界”吧!因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共进大同”吧!加油!奥利给! 课后训练 1.(2014·福建高考·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2.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某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3.(2021·福建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撒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6分) 参考答案: 因素:时局影响;个人品格与爱国心;孙中山的影响。(6分) 功绩:建立早期革命组织,促进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 积极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首次反清武装起义,以自我牺牲精神鼓舞了后来者的革命斗志。(6分) 学生听讲 学生观看视频,梳理知识 学生自主梳理时空轴,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概括回答。 老师引导加点评。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认识三民主义的含义,并通过分析材料,评价三民主义。 学生读题、解题 学生梳理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的史实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并书写组织答案 学生听讲,了解民国共和与复辟的斗争。 真题演练,学生解题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组织和书写答案。 老师引导加点评。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时政,感悟孙中山先生“大同”思想。 师生共同梳理总结 1分钟 3分钟 5分钟 4分钟 5分钟 2分钟 2分钟 5分钟 1分钟 2分钟 5分钟 3分钟 4分钟 1分钟 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观看视频,直观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梳理时空轴,认识清政府自救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 将课本内容作为材料,进行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有效信息、概括信息,并学会答题模式。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三民主义的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培养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唯物史观。 培养学生抓关键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的解题能力。强调对教材史料的重视。 通过学自主学习梳理,掌握主干知识。 培养学生抓关键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的解题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知识讲解,认识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从而认识共和道路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通过小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材料探究,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运用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前后呼应,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反思: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