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宋元——第十一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程标准 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2班学生 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简单解除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通史知识,对该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初步印象,但是其认知处于掌握基础史实的水平,对其原因及知识点的关系理解不足,需要教师利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 学习能力:该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高,学生能够通过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本史实,但是对经济社会变化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合理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呈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及所学知识,理解该时期经济与社会产生新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该时期新变化原因的理解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课采用“流动性”作为主题,以物的流动和人的流动作为线索展开,采用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与兴趣。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上承隋唐两朝的江南开发与制度变革,下启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 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 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这四个子目以逻辑前后相承展现了两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关系,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2.通过解读《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史料,学生辨别史料价值,认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3.通过地图、表格等史料,学生阐释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及与同时期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互动发展的关系,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4.通过创设情境展现宋代社会的流动性,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认识到流动更能焕发社会发展的活力,落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难点:理解流动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材料】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丝绸、瓷器),各地出产的专业化,等等。 ——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今天我们从一则材料开始说起,它是一位海外汉学家谢和耐先生对中国11-13世纪历史的评价,他认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标志性特点?现代化,那么他所列举的现代化的特点都有着什么共同特征?经济方面,在市场中不断的流动,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流动性为主题,结合两宋时期的历史史实,走进一场流动的宋元盛宴,一起来学习第十一课 学生阅读材料,并注意到材料中的近代化因素在宋代已显著呈现,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文献导入,学生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宋朝社会,既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兴趣,又紧扣“流动化”的主线引出本课内容。
课前自主学习 以流动化为主题构建本课的思维导图: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前学习成果。 通过以流动化为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展现流动中展现了现代化的一些因素,为后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流动化的动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提问: 查阅课本,梳理农业和手工业出现了哪些成就? 填空: 思考:这些成就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农业、手工业又共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这三者的关系如下: 在小组中讨论结合教材,从农业、手工业的角度考虑,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按要求填空。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回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解释材料中的历史现象。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表现在农工商三方面,落实唯物史观素养。
二、流动化的高峰——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探究1:提取史料信息,说明其对于研究宋代商业活动的价值 材料1:正当荤毅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寮区之异味,悉在厄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2 泉(州)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 ——脱脱《宋史·杜纯传》 史料类型:文献史料(一手史料《东京梦华录》、二手史料《宋史》二十四史)、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清明上河图》,原始史料价值高。 价值:通过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互证,得出宋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海外贸易蓬勃发展,商业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提问: 之前我们一起梳理过商业发展的七要素,请你根据这几大要素结合课本知识,补充完善商业发展的表现。 填空: 探究2:读图说明宋元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和海陆交通情况。 教师引导分析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和海陆交通。 经济重心的南移引发文化重心的南移,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实唯物史观)。 提问: 当时南北方录取人数呈现了巨大差距,为此朝廷采用了南北分卷制度,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公平性,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提问: 经济格局、文化格局的变动,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的变化。由此从生产力进步推动农工商业的发展到最后推动社会走向流动的深入,这背后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那么宋朝的市民社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接下来穿越宋朝,来听听当时人的想法。 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说出史料类型和价值,并且结合宋代商业发展情况予以说明。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补充回答宋代商业城市繁荣发展的表现。阅读教材,按要求填空。 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影响;元朝运河和海运的路线及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引发交通运输的变化及文化重心的南移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辨别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价值,以图证史得出宋代商业发展情况,落实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回顾所学知识,学生自行查缺补漏,完成商业发展成就。 结合这一时期的政治情况,解释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再次认识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三、流动化的深入——社会流动 情境创设:穿越宋朝,选择一个角色,开启一段对话 材料一: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材料二:“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材料三: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富儿更替做。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两位同学随机选择一个角色,根据宋朝特定的时代背景,提取材料信息,组织开展一段对话,对话主题紧扣角色本身和时代的关系。 提问: 谢谢这几位同学的展示,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倾听了普通人的声音,这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蕴含着时人对于时代的看法。那么当时的宋朝社会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呢?请你阅读课本,梳理梳理。 1.士族地位的衰落,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使得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门第观念的淡化,平民社会的到来。 2.身份趋于平等,租佃经营更加普遍、雇佣关系、契约制,放松对于人身依附的限制。——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3.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不抑兼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交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构建坐标轴,体现纵向流动有通道、横向流动不受限的流动特点。 土地既是一种经济领域的财产,代表财富,也代表地位,土地能够买卖兼并,体现了贫富无定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机会。士农工商的地位可以流动,商人地位提高体现纵向的流动。而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体现横向流动。 因此从土地这样一个小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社会流动的深入和全面,也体现出流动化促进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新的发展,因此我们说社会流动更能焕发出社会的活力,这也是本节课我们探讨的核心主题。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取材料信息,根据宋朝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对话。 小组中讨论社会中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思考其背后的原因都有哪些。 通过设计角色扮演环节,学生深入历史情境,体会社会方方面面出现的革命性变化,有助于理解流动性的深入发展,落实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由经济角度过渡到从社会结构、政府管理等角度论证辽宋夏金元时期总体发展变化,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于历史进程演变趋势的解释水平。
结课 【材料】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 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 —— 法国汉学家白乐日 课后探究 通过解读白乐日的两层观点,学生加深对于宋代社会变化的认识,增强关于社会变化的解释能力,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