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8: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陈独秀的起落看革命道路的曲折
教学理念
凸显核心素养立意,将历史对象置于相应的历史时空中,运用包括教材资料在内的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独立思考、论从史出,建构对历史的解释。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运用知识分类教学思想,对本课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第一课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上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既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端时期,也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终结时期。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方案,使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并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这既是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更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国内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要理解本节内容,就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结合前一个单元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本节内容共3个子目,分别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依时序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国民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贯穿了一条明晰的线索,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理论与实践探索”。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完成了初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转换,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近代史晚清部分和民国初期历史状况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主要任务等概念性知识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
初中历史课程对这段历史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学生对有关历史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理性认识还有待加强。
所以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不是基本史实的梳理,而是在初中所学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关历史问题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要求为:“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确定本课在高一新授课中的目标为:
1、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概念的内涵。
2、解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
3、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体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4、了解中共一大、二大基本内容,比较中共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区别。
5、分析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国民革命的过程,评价其意义,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6、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不懈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国民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
难点: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理解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以陈独秀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活动为表线索,围绕陈独秀人生轨迹的三个变化展开探究,使学生在解释“陈独秀的人生为何如此转变”的过程中完成对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
第一个变化——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二个变化——从革命理论家到革命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初期探索;
第三个变化——从中共总书记到革命边缘人: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在表线索之下的深层次线索,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革命者在宣传革命理论、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艰辛。
两条线索交织,个人与历史舞台互动、微观与宏观联结,力争在形式上更加鲜活,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呈现陈独秀照片和材料1
材料1
陈独秀生平(局部)
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
1905年组织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1920年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当选中共中央书记。
教师讲述:照片上的人,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新文化运动领导者陈独秀。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和初期领导者。
呈现材料2
材料2
社会主义理想甚高,……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陈独秀《褚葆衡来信与答书》(1917年)
设问:
从材料2中可以看到,1917年时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如何?
预设参考回答:
肯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但认为中国缺少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
教师讲述:1917年时对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理想尚持怀疑态度的陈独秀,为什么到后来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人呢?让我们回到100年前的时空中探寻促使陈独秀转变态度的因素。
设计意图:
用上一节课的关键人物陈独秀导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态度的转变这一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习任务一:从倡导民主科学,到接受传播马列
布置小组讨论:
根据视频片段和材料3、4,结合教材前三段,分析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态度转变的原因。
播放视频片段“五四运动”(2分51秒)。
呈现材料3、材料4
材料3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 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陈独秀《两个和会都无用》(1919年5月)
材料4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预设参考回答: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使陈独秀对西方列强本质有了更深刻认识;
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华政策;
五四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设计意图:
五四运动的基本过程教材中叙述比较明确,学生可以在初中基础上通过独立阅读梳理习得。播放视频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五四运动的面貌,并且从视频中获取苏俄对华宣言等有效信息作为解释历史的依据。
通过这一探究任务,学生不再是为了“习得史实”而了解五四运动,而是从陈独秀等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关键节点为视角,赋予五四运动史实学习一定的意义,建构历史解释。
呈现材料5
材料5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设问:
1、根据材料4、材料5,认识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2、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的作用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预设参考回答:
1、材料体现了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
2、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教师总结: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就意味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幻灯片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解释)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材料,明确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从而习得本课关键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具体到抽象是概念习得的典型方法之一。
呈现材料6
材料6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学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设问:
在分析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个人思想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材料6,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预设参考回答:
十月革命后中国部分先进分子接受马列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找救国道路的必然结果。
设计意图:
推动学生的思考对象从陈独秀个体扩展到当时的先进分子群体,从五四运动前后的短时段扩展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中长阶段时空。并使本课学习向学习任务二过渡。
学习任务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开天辟地,探索党纲
呈现油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教师讲述:这幅油画名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则是李大钊。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受到十月革命影响,接受马列主义,并很快就从研读革命的理论,转向革命的实践,下面我们通过一段短片了解一下这幅油画背后的历史故事。
播放视频“中共早期组织的成立”(2分58秒)
布置小组讨论:
论题1、结合视频和教材有关内容,概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重要代表人。
论题2、综合本课已学知识和上一节课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提示:从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外部指导5方面】
预设参考回答:
论题1、方式:发表文章宣传;翻译著作;成立早期党组织。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李达、李汉俊等。
论题2、
经济条件: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条件: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建党活动。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呈现材料:教材129页“史料阅读”和130页“历史纵横”
布置讨论:
论题1、阅读教材129页“史料阅读”和130页“历史纵横”,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纲领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方面的认识有何区别?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何变化?
论题2、综合中共一大、二大,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初期探索的巨大意义。
预设参考回答:
论题1、中共一大规定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中共二大规定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是民主革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加深,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论题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运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革命理论方面的探索成果,使学生能论从史出,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革命历程中的划时代意义。
学习任务三:国民革命联两党,右倾错误陷彷徨
呈现材料7
材料7 陈独秀生平(增补)
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
1905年组织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
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动新文化运动;
1920年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当选中共中央书记;
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7年7月中旬,离开中共领导岗位;
教师讲述:经过五四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影响,陈独秀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但为什么他在接下来几年,先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又在1927年离开了中共领导岗位呢?为了解开这两个谜,我们需要看看接下来中国那段激荡人心而又悲壮曲折的历史——国民革命运动。
设计意图:
呼应导入环节。用陈独秀的加入国民党、离开中共领导岗位两个活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完成向国民革命阶段教学的过渡。
呈现材料8、材料9
材料8 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主要活动
材料9
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日惟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
——孙中山《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1922年)
布置小组讨论:
结合材料8、9以及教材“史料阅读”《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和有关正文,说明国共合作的原因。
预设参考回答:
中国共产党方面: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弱小,需要同盟军;认为国民党具有革命性;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
孙中山(国民党)方面: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孙中山转向以俄为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史料,论从史出,从时代背景出发,认识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潮流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革命者在国际革命力量帮助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产物。
依次呈现材料10、材料11、材料12.
材料10 北伐战争进程大事记
1926年7月誓师北伐
1926年10月攻占武汉三镇
1926年11月攻占南昌
1927年3月攻占上海、南京
材料11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基本上是团结的,能够集中力量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北伐战争的辉煌战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12
在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中,第四军的共产党员最多,叶挺独立团又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攻打武昌时,叶挺……亲自指挥全团攻城,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率先攻入武昌城。……
北伐军克复汉阳后,中共湖北党组织又在汉口发动群众罢工、罢市,断绝交通,使北伐军没费一枪一弹即收复汉口。……北伐军进占杭州前,中共杭州地委组织铁路工人武装赶赴前线,并发动数千民工为北伐军运输武器弹药。
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对北伐军迅速取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设问:(每呈现一则材料配合一个问题)
1、结合教材地图和材料10,概述北伐态势。
2、结合材料11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伐顺利进军的原因。
3、根据材料12,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北伐顺利进军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预设参考回答:
1、进军顺利,半年多的时间中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攻占武汉、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2、战争的革命性、正义性;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
3、党员团员在北伐军中表现突出;发动民众支持北伐军;领导北伐军政治工作,提升部队革命意志。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地图与年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通过后两个问题使学生理解国共合作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虽然力量不如国民党,但是在国民革命当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巨大贡献,体现了其先进性。
呈现材料13
材料13
1927年1月,由于英国水兵在汉口和九江登陆打死打伤中国人,武汉工人和其他市民在共产党员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冲入并占领了汉口英租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也接管了九江英租界。2月19日和2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同英国方面签署协定,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反对帝国主义的群众性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设问: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原因有哪些?
2、简要评价中国收回这两个英租界的意义。
预设参考回答: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斗争;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行动。
2、是国民革命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设计意图
结合课后学习拓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1927 年2 月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史实,并思考其意义。)的要求,提升学生阅读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国共合作对国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在中国近代的革命斗争中,发动人民群众对革命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播放视频片段“从‘四一二’到‘七一五’”(2分46秒)。
教师讲述: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包括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在内的大批中国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党的力量遭受到巨大损失,中国革命遇到空前挫折。作为党的领导人而负有领导责任的陈独秀,于1927年7月中旬离开了党的领导岗位。
呈现材料4、材料15
材料14
(1927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
材料15
大革命是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指导下进行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它们决定后在中国实施的,……陈独秀的许多正确主张并未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采纳。……面对极其复杂的大革命形势和共产国际提出的错误主张,他虽然有时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最终还是接受和执行了右倾路线。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所犯的右倾错误,是中共在幼年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
——罗平汉等《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2013年出版)
布置讨论:
论题1、两则诞生于不同时代的材料,对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和陈独秀的责任评判有何异同?
论题2、推断:可能有哪些因素导致这两则材料的历史解释有所不同。
论题3、你认为材料14到材料15的历史解释总体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预设参考回答:
论题1、同:都认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
不同:14:认为共产国际领导是对的,陈独秀是错误主要责任人;
15:区分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个人的不同责任,指出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
论题2、提示方向: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历史解释者所处立场,历史学研究的深入等。
论题3、认识逐渐深化、全面、实事求是。(学生也可以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两者都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查找研读后才能确定哪则材料的历史解释更加完善。)
设计意图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初期探索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国民革命后他虽然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仍然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不失爱国者的初心。在本课最后一个论题中引入对陈独秀的评价问题,意在向学生交代一下这位重要历史人物在革命主舞台中的退场,促使学生对历史中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这有利于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学科素养,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解释形成更加辩证全面的认识。
结尾
配合教师讲述,依次呈现南昌起义油画、八七会议会址照片、毛泽东照片。
教师讲述:痛定思痛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就在国共合作破裂半个月后,八一南昌起义爆发。随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在这次会上,有人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人,将在接下来的革命道路探索中做出独特的贡献,他就是毛泽东。
教学评价设计(常规作业与课后探究)
一、常规课后作业
01.以下是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以罢课示威为主要斗争形式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抗争
C.从北京发展到全国大中城市
D.配合了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斗争
02.辛亥革命后,“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鲁迅语);五四运动发生后,理发店贴出了“国事至此,无心整容”的告示。二者的影响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反帝要求更明确
B.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更具有号召力
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领导革命
D.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03.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0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05.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0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07.“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是农民)最大的痛苦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段话最早可能出自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民报》发刊词 D.国民党一大
08.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国民革命开始
09.1924年—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据是
A.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B.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群众基础广泛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10.毛泽东说:“国民党是一架空房子等着人去住”,共产党人“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空房子主人的决心”。在这里毛泽东批评:
A.国民党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B.共产党拒绝和国民党进行合作
C.中共领导人的右倾错误 D.国共合作过程中两党矛盾尖锐
11.《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12.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5 BDCCB 6-10 BBCCC 11-12 BD
13.(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2分)
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1分)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分)
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1分)
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1分)
(2)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分)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分)
二、课后探究
探究1、分组收集有关图文、视频资料,了解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团体,撰写文章或者制作幻灯片介绍,在课堂上交流汇报。
探究2、运用知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撰写读书报告,谈谈“红船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体现及其对今日中国的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在感性上很熟悉,但是在理性上认识又不深刻。如何在熟悉之中寻找新意,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难点。所以本课主要环节以陈独秀个人的历史活动与境遇为连接点,在陈独秀个人与历史大舞台之间建立联系,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的互动。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合理之同情”神入历史,进而更好地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不断探索、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也更能辩证分析“时势”和“英雄”之间的关系,体会个人在面对种种历史局限时的无奈,从而更加宽容地看待前人的不足。
2、本节课在使用史料方面,除了注意使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当事人的作品外,在运用二手史料时,特别注意了所引用著作的权威性、正规性,以确保党史学习的严肃性。
3、本节课所使用的视频纪录片资料,均剪辑自央视2016年播放的纪录片《重生》,在纪录片内容的史料性、呈现方式的鲜活性方面达到较好的统一。
4、本课结尾没有拘泥于“小结”、“升华”,而是引出八七会议和毛泽东的发言,意在借鉴电视剧中“下集预告”的手法,为本课知识和下一课知识之间架设桥梁。因为我们的教学是一个前后连续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既是站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又是下一节的基础。所以在结尾部分,除了“营造高潮”,也可以用“下集预告”的手法,为下一节铺垫,以提升单元、阶段的历史教学整体性,更符合通史教学的要求。
5、本节课在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
(1)一手史料中的很多表述带有较深的理论内涵和特定的时代色彩,对高一学生来说仍然认知负担过重,需要寻找一些帮助学生理解的桥梁式手段。
(2)本节课的不少关键史论认识,因为必须要守住政治底线,强调严肃性,所以在问题设置方面的开放性有所不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莫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