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8: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和变化。北洋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大力提倡尊孔复古思潮,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1916年袁世凯败亡,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的专制统治、割据和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在这一时期,由于欧战时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提倡国货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方面,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思想影响深远。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这样规定的:“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迭、人民困苦不堪的现象有了初步印象,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投身民族工业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相对熟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北洋军阀的时代距离现在比较近,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影片较多,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接触的小说和影视剧有夸张的成分,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误区也较多,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对这一阶段有更加科学的解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设计理念】
关于本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当时的一些发表的漫画引导,吸引同学们兴趣,引发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讽刺性漫画,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概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及其特点,认识这一时期黑暗与光明并存的近代化道路。
3、了解民国建立初期在列强干涉和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岁月,体会民族实业家、爱国知识分子和一战华工等不同阶层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赤子之心。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
其实在20世纪初,漫画就出现在我国了。这一时期的漫画与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功能,又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心态,它虽然不像照片那样直观的定格历史,但他却用隐晦的曲笔手法反映了历史,它比照片更加凝练,深刻,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今天呢,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几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漫画背后的涵义。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概念。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大概分为两个阶段:1912——1916——1928年。(1912-1916年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下面我们就从一幅漫画走进这一时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的一系列为政举措下,出现了这样一幅漫画。
漫画1:《环游地球》
教师提问:
(1)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你能结合课本,说明为什么会认为袁世凯又走向了专制呢?举例说明从共和绕回专制的表现。
(3)针对袁世凯的这种做法,革命党人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漫画解读:图上是一只猴子拿着旗子环游地球。图中的猿喻示袁世凯,旗子是五色旗,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民国,实行立宪,然而绕了一圈,又绕回了专制。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便开始了独揽大权的活动。
①1913年3月,正当宋教仁春分得以马蹄急之时,乘北上的列车去北京筹划责任内阁的时候,被刺杀。②随后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③1914年5月《中华民族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大权在握。
1913年7月,李烈钧成立讨袁司令部,发起二次革命,各地纷纷响应,但是很快便以失败告终。
之后袁世凯变本加厉。
漫画2:《五月的账》
教师提问:
(1)这幅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漫画解读:从日本人手里接过了《二十一条》的同时,也把民众送到了日本人手里。 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向中国提出了把中国部分领土及政治、军事、财政等至于日本控制下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心切,最终于1915年5月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
1915年10月,袁世凯称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面对袁世凯的称帝行为,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过渡: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统领整个北洋派的人,于是内部纷争,很快就发展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漫画3:《面和心不和》
教师提问:
(1)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漫画解读:这幅漫画取名曰“面和心不和”,是
十分贴切的。它生动地刻画了军阀们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当面握手言欢,背后刀枪相见的权诈秉性和“变色龙”心态。
这幅漫画看似两幅,实是一幅的正反两面:看前面,两人共坐一椅,握手言欢,亲密无间;而看背面,却又持枪相向,“敌”相毕露。显然,这种“亲”如兄弟的合作是虚伪的、暂时的,他们随时可能反目成仇。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军阀的割据混战局面。
这一时期军阀混战的场面简单归纳如下图所示:
任职时间 姓名 职位 任次 派别 时事 北京政权实际控制者
1916.6.7-1917.7.1 黎元洪 大总统 继任 北洋政府进步党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皖系
1917.7.6—1918.10.10 冯国璋 大总统 代理 北洋政府(直系) 南北政府对峙
1918.10.10-1922.6.2 徐世昌 大总统 第二任 北洋政府(皖系) 直皖战争1920年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 直系
1923.10.10—1924.10.30 曹锟 大总统 第三任 北洋政府(直系)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
1924.11.24-1926.4.20 段祺瑞 临时执政 第一任 北洋政府(皖系) 国民政府北伐 奉系
1927.6.18-1928.6.3 张作霖 陆海军大元帅 第一任 北洋政府(奉系) 皇姑屯事件
教师补充:
总统任期的时间节点并不连续,这一时期,由于政局不稳,出现多位署任大总统,因任期很短,有的甚至只有几天,故此不做专门介绍。
府院之争:“府院之争“的“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府院之争”即是总统和总理之争。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政府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进展并不顺利。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府院之争”。黎元洪下台之后,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与总理段祺瑞之间有爆发了新的“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复辟仅上演12天就宣告失败。
南北政府对峙: 张勋复辟失败后,黎元洪辞去大总统职务,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揭起护法旗帜,并成立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次年5月桂系军阀排挤孙中山控制了南方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等国为了反对日本支持皖系独霸中国的企图,希望中国统一。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主张南北休战,举行议和。经过与广州军政府协商,双方同意停战并进行谈判。1919年2月北京政府徐世昌派朱启钤,广州军政府岑春煊派唐绍仪在上海举行和谈。当时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虽不再担任国务总理,仍任"参战督办",统率"参战军",继续支用日本提供的"参战借款",唆使亲信进攻陕西护法军等,引起南方代表的多次交涉和质问,和会因而中断。4月上旬双方改为秘密谈判,表面上就恢复国会等问题进行讨论,实际上为划分地盘、争夺权力而争吵,到五四运动发生后,南北和谈以毫无结果而破裂。
(注意这三个事件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联系,体现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内在逻辑)
漫画5:《抵制日货》
教师提问:
(1)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为了阻止日本势力在华发展,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
(3)“抵制日货”活动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漫画解读:作者把日本帝国主义比作一条张这大口的“贪食小犬”,妄图将“青岛”(鱼)一口吞下去;把“青岛”送到日本帝国主义之口的真实写有“政府”二字的一只手,然而,写有“抵制日货”的中国人民之手,则紧紧的捏住日本帝国主义的脖子,不准它把“青岛”吞下去。
(2)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3)“抵制日货”活动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哪些有利的因素,请你结合时代背景思考。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漫画4:《靠不住的》
教师提问:
(1)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幅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新气象?
漫画解读:画面中的女人孤独无依地靠着的那块刻有“三从四德”的破碑已经“靠不住”了,支撑他的木条已经快要断裂了。妇女坐在地球上,画面背景是一片风起云涌,很有气势。象征着在新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封建正统思想的石柱正摇摇欲坠,显示出新思潮的巨大影响。
这种新气象还表现在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除缠足、革除“老爷”、“大人”等清朝官场称呼等方方面面。
过渡:这种新思潮离不开社会政体的改变,更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努力,他们创办杂志,传播新思想,希望能解开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的国民的头脑,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要从一份杂志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主办人:陈独秀
时间:1915年
地点:上海
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宗旨:巩固共和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解开专制和愚昧对国民的束缚。
师:《新青年》第4卷封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编辑由陈独秀先生主撰变成了“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主要有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主要编辑部成员。
(1917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出版社仍然在上海)
展示材料:下图是摘取的《新青年》杂志的部分片段。
“中国二千余年尊孔之大秘密,既揭破无余,然后推论孔子,以何因缘被野心家所利用,甘作滑稽之傀儡,是不能不归咎孔子之自身矣。试分举之.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一、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一、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藉口。....一、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孔子评议》,《新青年》2卷1号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
教师提问:
(1)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新青年》杂志怎样的主张?
(2)从这两则材料你可以看出文体上何变化?
(3)从上述材料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破旧立新
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德先生)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赛先生)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2)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第一号开始,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胡适曾经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使用白话文,得到响应。
(3)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的倾向
摘录目录:
马克思学说
马克思学说批评
俄国革命之哲学基础(下)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马克思传略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老子的政治哲学
师:从上述目录可以发现什么?
生(预设):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总结+板书设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与光明并存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政治:巩固共和制度 政治:巩固共和制度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维护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