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三课时,主要涉及明清之际的经济与文化。明至清中叶指明朝建立至1840年以前这段时间,中国处于传统社会的末期,本课在古代史向近代史的过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商业经济繁荣,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同时存在抑制其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期,随着新航路开辟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开始逐渐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对明清经济与文化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此体现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此部分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世界史内容有所涉及,不过都只是大致有所涉猎,并没有深入研究。高一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教师既要突出明清时期经济文化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又要分析和烘托出隐藏的社会危机,加深学生对转型期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变化;
难点:理解世界大势下明清社会所隐含的社会危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明清时期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科技发展繁荣的表现,了解明清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和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出现的差异,了解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根源是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时空观念、家国情还、史料解释、史料实证)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史料研习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明朝仇英的《清明上河图》
设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图的名字吗?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接着展示清朝陈枚等人所作的《清明上河图》
这些都叫清明上河图,只是所绘的时代不同。明清时期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苏州的繁荣景象。
意图:以明清时期的清导入,展示明清时期城市繁荣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题:明确明至清中叶指的是明朝建立至1840年。
一、经济
(一)农耕经济的繁荣
展示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及课本第83页的材料及相关材料。
设问:阅读图片及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的变化。
学生回答:新作物的引进、粮食产量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合理利用地力、农时。
农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农业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分析原因。
学:人多地少
师:由于新品种的引进以及耕地的开垦,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人口也不断增长。但是除了这一原因之外,还在于清朝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
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人头税废除。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再到取消人头税,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因此人口迅速增长。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示图片及材料,图片及材料一反映出对外贸易有哪些新变化。
学:形成市场网络、白银大量流入并实现货币化
展示图片《盛世滋生图》,反映清中期商业的繁荣。结合材料三、四反映工商业的新变化是什么。
学:出现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商人群体
师: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是四民社会,商人地位较低,但材料五中提到的“士商相混”的现象,结合材料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
学生回答: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人群体。
教师总结,士商之间的交融反映出此时四民社会被打破。
(三)手工工场的出现
明朝后期手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私营手工业,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属于四民之士农工商中的工。从元朝开始,为了便于征调工匠服劳役,将工匠编入了专门的“匠籍”。明朝,沿袭了制度,工匠世代承袭。明朝中后期匠户制度有所松弛,出现了大量的私营手工业工场。此时,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阅读课本84页的“历史纵横”,回答材料中概括“类似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期形态”的具体表现。
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自由雇佣劳动
师: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他学者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中国没有制度基础,所以只能称之为资本主义因素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现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还在进行讨论研究。
师: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中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师总结,手工工场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是作为商品进行买卖。
接着我们来看一个商人的小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故事中反映出明清时期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学: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官营手工业的压制;实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教师总结,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二、文化
(一)进步思潮的出现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潮,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结合相关材料,分析思想特点。
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强调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程朱理学将“理”作为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逐渐僵化,王守仁将“理”转变为“心”认为“心即理”,其本质并没有变化。
李贽的思想适应时代要求,但过于极端。
根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生活的时代,明确他们是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思想是进步的,但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
(二)世俗文化的发展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逐渐涌现出一批精神上较为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酣畅雄健,浸透忧患意识,如水浒三国等。
明中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文学创作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更加面向现实。突出个性和人欲表露,如西游记。
清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于小说深刻的影响,以清初到乾隆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时期,代表民主倾向的、真实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层出不穷。如儒林外史、红楼梦。
明朝中后期商业相对发达,社会生活逐渐奢靡腐化。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的思潮兴起,戏曲获得了空前便利发展的条件。
介绍明传奇、昆曲、京剧的发展。
带领学生总结古代各阶段主流文学及特点,体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1.科技著作
列举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分析科技著作的特点。
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科技并无创新成就。重总结。
2.东学西渐
解释“西学东渐”
展示坤舆万国全图,明朝后期,西学东渐传教士采取的有力策略,迎合了中国士大夫阶层并得到皇帝赏识,姑西学在中国蔚然成风。但部分人对进步的外来科技成果持排斥态度
展示法国画家布歇的画《中国皇帝上朝》,体现当时也存在东学西渐,东西方之间交流频繁。
三、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观点进行论证。(可作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