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主要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两方面。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本课的重点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是“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石器时代和夏商周皆是围绕文明起源问题的,其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由物质财富造就精神财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将围绕生产力的发展来解读文明的起源。学生情况分析本课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内容,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长期兴趣和效果,又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应的知识有一定基础,因此如何衔接与创新是极其主要的。因此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本课不仅承担着对历史学习认识的奠基之重还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程要兼具趣味并回归基础,为学生之后的历史学习奠定清晰简明的历史源头。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唯物史观:关注经济,即生产力的变化,导致了生产关系流域的连锁反应。通过对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的逻辑分析、认识国家产生的条件,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和历史地图等材料,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历史情境终,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认识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演变形成清晰的认识。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展示图片及其他文献记载,分析早期国家的特征,认识早期家国礼法合一、家国同构的特点。历史解释:研究发现表明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具有多源性,从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的材料中,让学生认识其文明发展的多元,后来逐渐融合到以中原王朝为代表的文明之中,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让爱国主义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文明起源是如何从多元到一体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明何解?——满天星斗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特征: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会取火 仰韶文化石器时代 北京人 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特征: 磨制石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使用陶器 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青铜时代 良渚文化夏朝:禹建立奴隶制国家 禅让制 世袭制商朝:分封制与朝贡 内外服制 甲骨文周朝:分封制 宗法制 礼制——立法合一 家国同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以弗洛伊德的一段话开始本课教学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弗洛伊德这句话有何含义?(文化是集体认同的符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带着疑问,我们先来看看“文明”是什么意思。 思考问题并回答 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文明何解——漫天星斗 我们来看一下两位历史学者是如何解释的葛剑雄教授: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没有早期的物质财富,就无法产生后来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首先要看看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在哪里。”晁福林教授:“结合中国考古学的实践,学者们一般认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等,应当作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文明时代的标志,则是氏族制度解体,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国家。在大量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明起源模式。”两位学者认为“文明”是什么意思?文明的标志又是什么?(葛剑雄教授认为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就是说文明要探究文明源起就要去寻找物质载体。晁福林教授说文明的标志应当是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出现)3、苏秉琦(苏秉琦先生是(1909-1997),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专家,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漫天星斗”说,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直至夏商时期,都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他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六个地区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炉的作用。 分别是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山东及邻居省一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陕豫晋邻境地区。这六个地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在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那儿,我们还会详细的讲述。 4、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重要的时间线,看老师PPT上所划分的时间线。我们将按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时间主线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解读两则材料,认识文明的含义。2、认识苏秉琦学生提出的“漫天星斗”说通过教师展示时间轴认识本课主线内容的主要时序。 解读材料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时空观,进入历史情境。
二、旧石器时代 1、我们先看一下这副地图,书上第二页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人类遗址发布有何特点?(空间上,北到辽河流域、南至珠江三家洲、东到大海、西到青海的广大区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之多,星罗棋布。)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来归纳一下旧石器时代的特点:旧石器时代:由于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他们既能制作各类工具、又能控制使用火。而猎取鹿、野马等大型动物,采集植物的果实和块茎等谋生行为,在北京人遗址中最为突出。 回忆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图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认识旧石器时代的进步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来认识一下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存,同学们看一下书上那个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我们一起来走进新石器时代,看看各文化遗存的生活特点。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的文化遗存分别是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是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我们主要来看一下新石器时代各文化遗存所出土的的主要东西。分别是仰韶的石器,马家窑出土磨制石器,旁边的陶盆是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大汶口文化分别是白陶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另一个是蚌刀,一种骨器。河姆渡文化,黑陶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BB%91%E9%99%B6 / 328868"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2%B3%E5%A7%86%E6%B8%A1%E6%96%87%E5%8C%96 / _blank )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B9%B2%E6%A0%8F%E5%BC%8F%E6%88%BF%E5%B1%8B"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2%B3%E5%A7%86%E6%B8%A1%E6%96%87%E5%8C%96 / _blank )"的遗迹。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龙山文化分别是玉钺和陶器。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F%8D%E7%B3%BB%E6%B0%8F%E6%97%8F%E7%A4%BE%E4%BC%9A"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BA%A2%E5%B1%B1%E6%96%87%E5%8C%96 / _blank )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A4%BE%E4%BC%9A%E7%BB%93%E6%9E%84"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BA%A2%E5%B1%B1%E6%96%87%E5%8C%96 / _blank )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8%B6%E7%B3%BB%E6%B0%8F%E6%97%8F"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BA%A2%E5%B1%B1%E6%96%87%E5%8C%96 / _blank )过渡。器物分别是龙山文化的玉龙。良渚文化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分别石犁、石钺和张陵山兽面纹镯式琮。4、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材料等分析归纳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新石器时代的生产以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为主要特征,原始农业已取得长足发展。黄河流域主要种植耐旱作物黍和粟,长江流域则以稻作农业为主,生产工具和耕种方式不断进步。制陶工业发达,由手制过度到了轮制。山东龙山文化所处的黑陶,出现了很多精美的玉器。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了解相关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生产工具及相关出土器物阅读思考理解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认识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四、新石器时代 1、只要你手里拿着的还是石头的工具,翻地翻不了,砍树砍不动,守着老臭的房屋。远不如换个地方烧荒,搭建新房子舒服。所以没有青铜的工具,人类是连定居的愿望都不会产生的。有了青铜的铲子,锄头,祖先才可以翻地,砍树,搭建房屋。是生存能力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青铜不仅仅是王室器具,还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代金属工具。全球范围的铜器考古发掘确定,年代最早的青铜器大约是8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这儿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我们还不能证明人类的青铜文明是如何传递交流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古代人类文明存在大范围的交流。看一下PPT上主要的青铜器具,有兵器、农具和钱币。钱币:在中国早期的货币是非常多元的,只要是便于携带,便于出手的商品都可以当作货币。在商朝的后期标准的青铜农具、刀具同样因为价值稳定、便于交易都成了各类贸易的计价媒介和交易媒介。如果没有青铜的工具,人类是连定居的愿望都不会产生的。有了青铜的铲子,锄头,祖先才可以翻地,砍树,搭建房屋。是生存能力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青铜不仅仅是王室器具,还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代金属工具。祖先有了永久的居所而不是永远在迁徙之后,土地和村落才成为不同部落拼死保护和争夺的对象,城墙才值得用巨大的投入修筑成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所以汉字中的国字 ,意味着祖先开垦的耕地修建的房舍,具有了用城墙去包围的财产价值,意味着中原社会进入了永久定居的城邦时代。它的前提就是青铜工具普及。不用在不断的迁徙,获得食物和良好的环境。并提高耕作技术,获得更大的产出。那么固定居所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固定居所带来的是财富的聚集与增量,进而为此我们会保护财产,为此修固城墙。)殷商王室掌握着最先进的青铜冶金和制造技术,拥有最发达的陶制品生产能力,在土壤最优质,地势最安全的区域,拥有最大体量的农耕规模和收益,并且以超大规模部落最终实现了都城的永久化。王字,其实是古代斧钺的构成简化而成。斧钺代表暴力象征权力。其实就是王者借助暴力占有利益行为的规则化,透明化和利益分配公平化的。那么私有制与国家产生有何关系?(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分化——国家产生)分封与朝贡的结合有何意义?(单纯的分封可能只是统治驾驭的权术,分封加上了朝贡,就好像下属公司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的创新了,正是朝贡赋税制度的发明和完善为后世的私家王朝提供了占有天下最大份财富的方式。让王位具有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致命诱惑力)10、结合材料与图上信息,分析周的分封有何特点,对周的治理产生了什么影响?(特点: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分封对象比较多元,同姓亲族是主体。意义:为周初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整合商周文化的过程中,周人可刻意强调自己夏后裔的身份,用有夏的概念统合商周文化的差异,遂使周文化捞上来深深的夏的的印记。也使得周人商人以及周边各个民族的民族认同在“诸夏”那里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称谓。1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是如何相互构造周的一统格局?(周代的分封始于武王克商,直至康王时还在继续分封。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分封时会授予礼器作为凭证。与分封制相适应,周王朝还宗法制等一系列礼乐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等级隶属。井然有序的统治网络,法理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保证周天子与各地诸侯之间君臣关系的存在及稳定。大范围的分封不仅别保证了周天子在群国范围内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而且导致了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权力的普遍建立和各民族的逐渐融合,从而扩大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12、如何理解青铜在中国的礼器地位?以张光直先生的一句话回答“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和灌溉.相反主要制造成各种造型的礼器和兵器,用于祭祀和战争,即与维护王权的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祭祀与战争作为王权不可分离的两大因素,是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关键所在。”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解读材料,归纳私有制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周的分封特点及其对周的治理产生的影响。思考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 认识青铜器的起源。阅读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私有制与国家产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史料解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读信息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
五、总结 总结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不够完善,许多想法和设计没有得以实施。在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环节不够充分,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相关的理论及其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详备,设计较为初略。对教材解读不够细致全面,缺少思辨性。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