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19: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在百余年前的中国,有一群青年在社会动荡和不安下为国家和人民奔走着、奋斗着。以史通今,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青年的精神呼应今天“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以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立意所在。本课教学设计秉承的教学理念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前提下,通过设置问题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和逻辑。通过落实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真正落实好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进行了主题教学的设计,借鉴章先生《旧邦新造》一书,以大变革为切入点,对内容进行重组。分为以下三个子目:(一)旧邦新造共和难:民主与专制的拉锯——第一二子目: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割据(二)经济民俗焕新颜:夹缝生存下的迸发——第三子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三)德赛光芒谱新篇:激进与守旧的抗争——第四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本课内容既有北洋政府专制统治的“旧邦”一面,也有其民俗焕新颜,德赛光芒谱新篇的“新造”一面。新旧矛盾即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转型的意义与局限,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解读【内容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北洋军阀的统治包含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军事、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状况,按照课标的内容要求,只需要达到“了解”的程度,“了解”即“记忆”或“回忆”。要求学生能辨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军事、社会生活等相关历史信息,并在回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归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含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学三个方面,课标的内容要求是“概述”,在认知过程中,属于“组织”类,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能够辨认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能够说出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其次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把新文化运动放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这一整个历程中去看待,课标要求是“探讨”, 在认知过程中,属于“分析”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相关史实论述新文化运动如何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以及反思新文化运动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作用如何。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第一子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讲述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以及袁世凯破坏共和、恢复帝制,革命党人继续革命、捍卫共和,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亡,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相关史实。由此,学生能概括出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软弱无能的特点,也能得出国内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中日民族矛盾加深的特点。但教材并未对这一时期革命党人与反动势力进行新的抗争方式(政党政治和法律)进行解读,也未对二次革命和立宪派作出相关解释。教师如能补充相关材料,在课堂上突破这些个不足,学生则能认识到:⑴这一时期的斗争方式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⑵二次革命失去了民主国家与制度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反革命,引致兵祸连连;⑶立宪派是一种依附于反革命的势力。教材第二子目“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讲述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混战与割据的局面,护法运动的失败,和中国派遣劳工参加一战的史实。学生能概括出北洋军阀政府政治上混战割据、分崩离析;外交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又力争收回国家权益;军事上落后于世界的特点。也能领悟到资产阶级“依靠进行军阀革命”体现出其软弱性和妥协性,有必要进行国共合作。教材第三子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讲述了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以及民众日常生活中近代化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教材第四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但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尤其是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解读不足,教师如能补充相关材料,在课堂上突破这个不足,学生则能更加深刻领悟到: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能认识到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还能深入思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否持续。(二)教材对比分析三、学情分析(一)成长环境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北洋军阀时代距离现在比较近,学生能接触到的书籍、影片等也比较多,但这些资料良莠不齐,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误区认识也较多。(二)心理认知水平高一的学生已初具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史料去启发学生思考。(三)知识能力水平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迭、人民困苦不堪的现象有了初步印象,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民族工业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相对熟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但高中的历史学习区别于初中,更注重对历史表象下历史实质的探究。学生深入剖析历史问题能力不足,史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辩证历史思维还未形成,因此需要注重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一)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课堂导读和自主填表,能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进行时空梳理;理清政治事件发展时序,结合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能够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二)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多种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培育历史解释能力。(三)家国情怀:通过认识北洋时期军阀混战割据、政治分崩离析的特点,能够理解政党政治和法律斗争方式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增强珍爱民主和和平的意识;通过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增强承担民族复兴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并能结合现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反思疏忽,认识到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发展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史料 视频资源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桌面推演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旧邦 新造1.政治上:专制独裁 → 民主共和2.经济上:内外艰阻 → 工业发展3.外交上:被迫接受 → 主动抗争4.风俗上:陈规陋习 → 文明开化5.文化上:专制愚昧 → 民主科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到历史,才能读懂历史——三个历史数字1911→(间隔10年)1921→(间隔100年)2021 今年是一个很有时代意味的一年,既是辛亥革命第110周年,是我们建党百年,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这三个数字的间隔从十年到 百年,中间经过了无数艰难的求索。今天就要探索这第一个变革的十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请学生感悟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都需要无数革命志士的艰难求索,需要青年人的不断努力。
(一)旧邦新造共和难:民主与专制的拉锯——第一二子目: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割据 【新课教学】北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孙文创制,始建民主共和。(对比)袁氏当国,项城不做虚君。“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 鲁迅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陈钦《北洋大时代》【导读环节】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览课文,勾画关键历史信息,并试析以下问题: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有哪些?革命党人进行了怎样的抗争?2.北洋军阀的统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3.民国初年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4.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和内容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环节一】旧邦新造共和难:民主与专制的拉锯1、活动:民初政潮桌面推演:请同学们分2组,按时间线索开火车推演民国初年民主与专制的拉锯。2、分组问答PK面对北洋时期政治上民主与专制的拉锯,请同学们分为两个大组分组进行问答PK。同时教师做好备用问题:(1)袁世凯为什么要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2)孙中山领导的为什么不叫“反袁革命”而叫“二次革命”?(3)袁世凯皇帝闹剧83天,张勋复辟仅12天,这说明了什么?3、材料解析问题:你从中能得到北洋时期政治上有什么特点?材料一:从1912年至1928年的16年间,国家元首变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每人每次平均在位不到16个月;内阁改组45次,有29人担任过政府首脑(总理),任期最长的为17个月,最短的仅有5天。 ——杨大辛∶《北洋政府总统与总理》结论:北洋时期政治特点——专制传统浓厚、政治分崩离析4、填表活动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军阀割据示意图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和填表。材料二:既已裂土成"侯",则彼此间的利益之争不可免,而战制则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方式。据统计,1916-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果把小规模武装冲突也计算在内,则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余次"内战",遑论全国!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问题:从材料和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出北洋时期在军事上有什么特点? 【2分钟课前导读】【民初政潮桌面推演】【分组问答PK】【史料解读】【时空定位/史料解读-学生填表】 设计用意:导入呼应上节课辛亥革命的内容,以专制独裁,项城不做虚君开头,以“北洋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设问,起到了激发兴趣,设问引导的作用,并通过两段材料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客观看待历史的认知。设计用意:采用课前导读3分钟的模式,有2处优点:一是能够迅速浏览北洋军阀统治的全貌,学生快速构建初步认知,为接下来的游戏环节做准备。第二,能够保证课堂学习的延续性,更利于对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挖掘。设计用意:分组进行桌面推演的游戏模式也较为新奇,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建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在互动中梳理课文第一二子目,也就是北洋时期最为混乱的政治演变史实。设计意图:延续桌面推演活动的分组,通过【问答PK】的模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用问题启发思考,并使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为同学解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要做好备用问题作为学生思维漏洞的补充,通过问题引导法,使学生得出北洋政治上分崩离析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材料和图片的解读,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北洋时期的统治特点和外交上的转变,引导学生深化弱国无外交,中华民族必须抗争自救的家国情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填表,落实时空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北洋军阀引帝国主义为奥援,国内外矛盾纠葛下其政治和军事局面复杂的状态。
(二)经济民俗焕新颜:夹缝生存下的迸发——第三子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 1、讨论完成:材料和图片解析教材学思之窗: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图片:问题1: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同桌讨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答案1:(1)辛亥革命扫除政治上的束缚(2)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3)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战(4)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5)爱国实业家推动与思想解放问题2:此时的民族工业呈现出怎样的问题?答案2:①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沿路等交通发达地区②产业结构畸形: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缓慢③依赖世界市场过渡:作为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人数迅速上升,社会风尚也迅速变迁。2、图片讨论加深认知图片:人们由“陈规陋习”大步走向“文明开化”(出示8幅图片)材料:材料四:南京临时政府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讨论:人们由“陈规陋习”大步走向“文明开化”认识:①采用颁布法律和法令的方式,表现了南京临时政府除旧布新的决心和勇气;②文明开化的新习俗和新风尚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礼教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过渡:人们头上的辫子剪了,心中的辫子还在。 【同桌讨论,解析图片和材料】【图片讨论加深认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选择深度挖掘教材上的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对两个难点问题进行四人探究,在构建基础知识之上,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知识对学生较为简单,因此用图片加深认知,引发学生产生深度讨论和认知。
(三)德赛光芒谱新篇:激进与守旧的抗争——第四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观看视频,进行讨论问题:为何说“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谁来反思?用什么途径反思?填表:请学生填表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2、史料探究材料五: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六: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问题1:结合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内容?问题2:结合材料六,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3、创设故事情境《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阿毛:“爸爸呀,你当真看着我饿死吗?”……
王举人:“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
死后第二天,县太爷派人送来“贞烈可风”四个字的一方匾额。 ——《新青年》连载短篇小说4、根据图片梳理重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①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和解放(民主科学);②推动近代社会转型;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白话文利于文化普及5、游戏环节游戏:假如你穿越回到民国6年,成为一名:北洋军阀/传统文人/青年学生/下层群众,小组四人讨论,你将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从中引导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①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看待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②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观看视频】【史料探究】【创设故事情境】【根据图片梳理重难点】【创设游戏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觉醒年代》节选视频,请学生以表格形式梳理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并随着学生填表的内容,给出图片以加深认知。设计意图:由于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新文化运动内容上的表述有所差异,我选择通过史料阅读来帮助学生归纳知识。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故事创设情境,令学生直观认识到旧思想、旧道德对人性和社会的束缚,体会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同时通过《狂人日记》的木刻黑白画风加深对中吃人礼教情境的氛围渲染,从中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设计意图:加入一个时空穿梭的游戏环节来调动课堂活力,大家学历史最喜欢说的就是假如,借助游戏突破难点,在课堂疲惫期调动学生思考的活力。
课堂小结 【本课总结】重申主题,理清线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外交、风俗和文化上的进步,与导入环节“北洋,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相呼应,北洋时代是一位新旧碰撞,缓慢前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青年因黑暗而挣扎,因挣扎而希望,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觉醒的时代。【升华主题】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反思历史与现实,特别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A-基础巩固:完成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部分。B-能力拔高:请同学们完成《红对勾》主观题1-6题和客观题第1题。C-拓展自选:请同学们任选一则下列作业,完成在作业纸上,下周一交。【自选作业1】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林语堂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其中反映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动的历史风貌,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的时代主题更是鲜明凸显。请就材料中某一个历史事件或时代主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就其结果说明其历史影响及其启示。【自选作业二】觉醒年代人物群像。请选择一名新文化运动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历史人物,描述他的思想和人生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本课作业设计分AB两层,符合双减政策下分层作业的要求。A层为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力的课后探究作业。B层为自选作业,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帮助知识内化的长效作业。这里选用了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和庆祝建党百年的优秀展博历史正剧《觉醒年代》。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1、来新夏《北洋军阀史》2、章永乐《旧邦新造》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参考文献:1、崔雨风.对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几点思考[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3):59-60.2、胡军哲,田奎,贺新.由课标差异看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衔接——以“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1):24-29.
教学反思
1、设计说明:本课以大单元视域下的主题教学法为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因内容较多,对部分历史史实作出了详略处理。2、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1)本课的着眼点应放在让学生体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北洋政府黑暗的统治上,要通过课堂正向导引学生对北洋军阀时期时代进步和近代化进程进行全面评价。(2)本课课堂活动设置较多,并着眼于令学生获得完整的游戏情境和课堂体验,需严格把控时间。尽量做到提前三分钟结束新课,进行练习册中典型习题讲解。(3)在互动环节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爱学、乐学的学习氛围。
PAGE
同课章节目录